陈国强
摘 要: 大学通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对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高校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江苏 大学通识教育 改进对策
大学通识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展开探索实践以来,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重视。其注重人格养成、提升文化素养、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江苏省内不少高校自21世纪初陆续开展大学通识教育的尝试,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已初具成效,但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其应有的意义价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与阻力。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困难与阻力,让大学通识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大学通识教育在西方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通识教育体系已经基本成熟,但在我国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展开探索实践。江苏省作为最早开展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实践的省份之一,省内许多高校开始了形式多样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如南京大学2006年提出了一种“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加上后两年的专业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7个国家级理科基地和2个校内理科基地的新生,以及中文、历史(不包括考古专业)、哲学专业新生共约500人进校后将不分系别,全部进入匡亚明学院学习。有一些本科院校虽然没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按年划分,但建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取得一定的通识教育学分。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因为专业学科不全,没有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但也开设了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江苏省教育厅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省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目前江苏省有高校130余所,多数高校均已建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或开设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大学通识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郁。
二、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与教材配备不足
在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上,不少高校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学校、教务处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下达和一定数量课程的开出,学院和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勉强开课。没有经费和人员保障,没有人愿意去管,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通识教育的管理和改革,课程管理缺乏统筹与创新。对于教师而言,个人晋升职称靠的是科研成果、论文和著作,通识教育教学对个人升迁帮助不大,没有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改良教学方法,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勉强应付。由于师资的缺乏,不少通识教育教师是由专业课程教师兼任的,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把握不准确。很多通识教育课程实行大班制,100多人挤在一个教室里听课,限制了教师的发挥。此外,不少课程没有配套教材,或教材与课程关联性不高,给学生复习、理解带来不便。这些都使得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尽管各个高校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提出了通识教育学分要求,但在实际上不是把通识教育看成是本科生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把它看成是仅仅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以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在体制上缺乏保障,通识教育在实际实施方面也面临着尴尬境地。目前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到大学阶段总课程的30%,而且通识教育课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等技术类应用性课程,提升学生素质修养的人文艺术类的课程往往只有10多个学分,还多为选修课;部分艺术性课程以欣赏性、娱乐性为主,体现人文精神的课程偏少。在课程内容方面,以“概论”类课程居多,研读类课程少,课程缺乏深度;分科课程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课程缺乏广度。学生选课缺少必要的指导,盲目选课,往往避重就轻,凭兴趣、凭感觉选课。结果必然造成学生仍然以专业课程为主,对通识课程不重视,上课也只是为了凑足学分。也有不少学生很少认真上课,上课缺勤率较高,“选而不修”,多数学生上通识课的同时又忙于其他专业课程。这使得现行的通识教育对真正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帮助不大。
3.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缺失
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人数没有进行科学规划,一般仅以教室容量或其他教学成本考虑班学生数。往往造成学生期望值较高的课程修读人数过多,从而影响教学形式的合理选择。很多课程大班授课,教师只能以讲授为主,客观上造成学生展示的机会少,仅有的机会也总是让少数学生分享。因为不需要参与,课前就不需要做准备,让学生形成通识教育课程并不重要的误解。同时由于教学方式沿袭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全程灌输,把很多本来应该是学生的责任无形中消解了。单就阅读量来说,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差距就悬殊。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阅读量大约在500—800页,而中国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究其原因,往往都是上大课,听听就行,不要求课后读很多书。没有大量的阅读和研讨,学生就不会静下心来理解、剖析书中的观点,也就很难有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改进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1.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配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覆盖。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通识教育的投入。一方面,由各高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管理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的前沿动态,制订科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方案,对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引进专业的通识教育师资,组建通识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增强师资配备,让小班教学成为可能,每班15—30个学生的书院式教学,可以为深度阅读和互动讨论创造施展空间。此外,还可以设立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并为通识教育师资创造专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以此调动教师积极参与通识教育教材编撰及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升通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覆盖。
2.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不断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高校要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合理规划,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进行质量把关。一方面,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尤其需要加大人文艺术类课程的比重,在课程性质上提高必修课程的比重,把人文艺术类课程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继承中发展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要综合性强、可深度研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通识教育的魅力和效果,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可度,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对于学科领域并不齐全的高校,还可以将部分人文类科目融入专业课程,组织通识教师与专业教师联合备课,重点利用通识理念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融会贯通。另外,还应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一切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推荐适合的课程,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增强通识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吸收。
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是必要的手段。在教学环节上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应有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我们需要通过深度阅读,让学生静下心来理解、剖析书中的观点,在体会与领悟中汲取名著的正能量。此外,还应增加课堂讨论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留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的通识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把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开展一些科学研究、参加一些综合性的比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江苏省通识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在途中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只有学校上心、教师用心、学生入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罗三桂.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2]魏传光.大学通识教育的异化及其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3]胡涛.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4]邱文汇.地方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课题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立项课题“江苏省大学通识教育实施难以深化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2013/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