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面貌调查研究

2016-01-04 08:58:37孙钦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年人

常州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面貌调查研究

孙钦荣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20统计分析软件对常州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面貌进行了分样本类别分析,尤其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及其参与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样本类别各方面的特征及行为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心灵生活状态和老龄化社会认知及其参与状况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分类别样本

收稿日期:2014-09-18

作者简介:孙钦荣(1970—),女,讲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14SWC-053)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3-0098-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和优化,作为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年人口亦享受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及完善,使老年人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是由于低生育率和人口流动,独居、空巢老年人家庭已近50%,有些大城市更是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老年抑郁症病人比例不断升高,自杀现象不断出现。所以,对老年人不只是物质赡养,需更加注重精神赡养。而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心理健康与保健[1]。对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还只停留在初步对老年人心理卫生的研究,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更宽泛的内容[2],心理卫生仅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已有的研究将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相互混淆,把精神生活等同于亲情慰藉和文化娱乐活动等。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价值上。江苏是全国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区域,常州又是江苏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苏南地区之一。从2010年至2012年,“爱老助老工程”连续3年被列为常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考察高级知识分子对于老龄社会及其老年群体的社会角色定位的了解,希望进一步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一些对策。

二、调查说明、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本调查于2013年5月至9月进行,共发放问卷222份,回收202份。调查对象主要选择的是常州市X大学退休教师(26人)、Y中学的退休教师(36人)、常州市老科协理事(27人)、老年大学学员(57人)及社区老年居民(55人)。调查对象的这种选择主要考虑两点,一是普遍性关注,二是重点考察这些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性情况,目的是考察该群体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探索基层老年人自主管理的可行性。就问卷回答质量而言,除宗教信仰、目前社会能否满足精神需求和需要介护有谁来照料无回答人数在55~91人外,其余回答率都在85%以上。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0.0进行频次分析和交叉分析。除了被访者背景资料中的 “月可支配收入”是定距数据外,其他数据都是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男102人,女100人;55~60岁、61~70岁、71~80岁和80岁以上各占25%、50%、24%和1%。

类别样本,是指不同抽样单位性质的调查对象,主要有某大学和某中学退休教师、市老科协理事、老年大学学员及社区随遇老年居民。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精神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分样本类别精神生活满意度,老年大学学员比例最高,达93.3%,中学退休教师认可度也较高,达90.9%,高校的调查对象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最低,为76.5%,但回答率仅为50%。回答率在80%以上的是市老科协与社区随遇老年居民,持肯定答案的比例为90.5%和81.6%,二者的均值正好与整体肯定率85%相吻合,能反映老年人的真实感受。

在进一步追溯精神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时,占比从高到低的排序都是经济有保障、子女孝顺、生活自由及文化娱乐丰富。但是差异还是非常明显,同因素比例差异很大,比如经济有保障因素,最高的是X大学退休教师,为95.7%,最低的是社区随遇老人,为67.3%。其他因素差异也比较大,尤其社区随遇老人对社区服务周到的认可度最高,为市老科协理事成员的7倍多。对于不能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原因,各因素不同样本类型间差异也很大,缺乏家人间的沟通占比非常明显,而且知识水平越高,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缺乏朋友因素方面,除Y中学退休教师比例为0外,其余4组调查对象比例相近(30%多)。对于没有归属感因素,市老科协理事成员比例最高,为30%,而Y中学退休教师为0,老年大学学员和X大学退休教师此感受也比较明显,社区随遇老年人认可此因素的比例较低。

(二)退休后的生活目标选择

休闲健身和安度晚年比例很突出,各样本类别间差异也不小,从63%到80%不等。选做家务和带孙辈的,市老科协理事成员、退休教师比例明显较高,也许是原来工作较忙,退休后想补偿一下家人。继续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市老科协理事成员,为20%,相反教师退休后休闲旅游计划的比例最高,为20%多。市老科协理事成员、X大学退休教师在老年大学学习比例较高,有34%以上。Y中学退休教师继续工作比例最低,仅有4.5%。

(三)关于对老龄社会与老年人问题的理解

关于什么是老龄社会,即老龄社会的标志是什么,老年大学学员、市老科协理事成员、X大学退休教师、Y中学退休教师答对率为25%~29.4%不等,社区随遇老年居民答对率为49%。老龄问题与老年人问题是一回事吗?答案是“不是”。社区随遇老年人、Y中学退休教师中超过40%答对,其余3组样本类型人员中答对率为65%~70%。

分样本类型考查关于对老年人问题的理解方面,认可人员比例差异较大。尽管保障问题是大家一致认可的第一问题,但市老科协理事成员中认可比例为92%,老年大学学员为66%。X大学退休教师非常重视精神安慰和老年文化建设,占比达80.8%和53.8%,而市老科协理事成员在这两方面的比例都最低,为24%,其余3组人员此两项比例在60%和40%左右。分样本类别对于最担心的养老问题的态度比较一致,那就是生病或年龄太大不能自理时无人照料,各样本类别人数比例达50%至70%,只是社区随遇老年人此项比例较低,为39.6%。这可能与社区随遇老人的社会交际网与其他样本类别不同有关。分样本类别日常生活交往最多的对象排序情况见表1。可以说“初级群体及其成员关系如何”对老年人群的精神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表1分样本类别日常生活交往最多的对象排序

样本类别排序1交往对象占比/%排序2交往对象占比/%排序3交往对象占比/%老年大学学员子女49.1 有共同爱好的人18.9同学9.4%市老科协理事成员子女66.7 原来的好友同事11.1有共同爱好的人7.4%X大学退休教师子女65.4 有共同爱好的人11.5同学7.7%社区随遇老年人子女58.2 朋友16.4邻居9.1%Y中学退休教师子女82.4 原来的好友同事8.8邻居2.9%

(四)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及义工情况

市老科协理事成员中从事环保宣传、社区志愿活动的比例较高,达50%以上,而在帮助高龄老人或孤寡老人方面参与比例最低,仅有7.1%。X大学退休教师无论在卫生保洁、环保宣传,还是帮助高龄老人或孤寡老人方面参与比例都较高,尤其是参加环保宣传的比例更是达72.7%。Y中学退休教师卫生保洁和帮助高龄老人或孤寡老人方面较多,尤其是帮助高龄老人或孤寡老人占比较高。社区随遇老年人在卫生保洁社区志愿服务中表现积极。市老科协理事成员、社区随遇老年人中偶尔做些义工的人稍多。进一步考查考虑过生活之意义的问题,各样本组差异很小。同时分样本类别观察老年人群体社会角色定位问题,由于Y中学退休教师回答率较低,该组不予考虑。X大学退休教师情况处于两个极端,积极组织老年人自助和互助的认可比例最高,占73.1%,但认为老年人是绝对被赡养者比例也最高,达19.2%。其余3组比例为9%~12.2%。

四、分样本类别各方面认知或态度差异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描述分析可知,尽管各样本类别调查对象在做义工、对生活意义的认识方面差异很小,但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退休后的生活目标、关于对老龄社会与老年人问题的理解、参与社会活动和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差异都比较明显,为什么会如此?是否与各群体的基本特征差异有关?

下文将从分样本类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入手作一比较。

(1)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明显。老年大学学员中女性占绝对优势,比重为71.9%;而市老科协理事成员却相反,男性占绝对优势,为88.9%。X大学退休教师、社区随遇老年人调查对象中男性略多。

(2)在年龄构成上差异也很明显。老年大学学员56~65岁的占65%;市老科协理事成员66~75岁的占63%,其中55%在70岁以上;X大学退休教师61~70岁的占73%;社区随遇老年人56~65岁的占68%;Y中学退休教师61~75岁的占75%,其中71岁以上的占52.8%。已有研究也表明:在60~80岁之间,年龄越大,对社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上述一些指标比例就相对较高些。

(3)受教育程度比较。老年大学学员里中学水平的占52.7%,大专及以上的占45.6%;市老科协理事成员96.3%为大专及以上水平,其中大学及以上的占77.8%;X大学退休教师69.2%是大专及以上水平,其中大学以上的占57.7%;Y中学退休教师75%在大专及以上水平,大专与大学比例相当。社区随遇老年人78.6%为中学水平,其中初中水平的占50%。这也就奠定了其职业差异基础,老年大学学员中34%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26.8%是文化教育者和医疗、科技工作者。市老科协理事成员中60%为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40%是文化教育者和医疗、科技工作者。社区随遇老年人中42.9%为产业工人,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林牧副渔劳动者各为14.2%。因此,相应的收入差异较大,老年大学学员中58%收入在2 000元以下,社区随遇老年人76.4%在2 000元以下,其中1 500元以下的占56.4%,其余3组80%其收入都在2 000~5 000元及5 000元以上。由此可判断,社区偶遇老年人满意度稍低,他们考虑经济保障多些,对于社区服务认可度较高,邻里及朋友交流较多。同时,也表明老年人群内部阶层分化,对老年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存在差异。

但是,市老科协理事成员、X大学退休教师、Y中学退休教师的教育水平都很高,职业也相近,那么,在上述现象中却差异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政治面貌的原因(见表2);二是可能主要由当前退休人员管理体制造成的,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仍由原单位管理,而企业退休人员则归属于社区管理。同样是事业单位,是学校,而Y中学退休教师之所以不存在归属感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是因为该校每月的10日都会组织退休教师去学校聚会。而X大学或其他事业单位就没有这样的保障制度,理由是单位缺乏相关的活动经费,只有每年重阳节才组织大家聚会一次。

表2样本类别与政治面貌交叉制表

政治面貌样本类别老年大学学员市老科协理事成员X大学退休教师社区随遇老年人Y中学退休教师中共党员151812911民主党派254010群众230104012无党派人士124062总计5227265535

注:由于问卷应答率不完整,总计数与样本数有出入。

五、结论及建议

(一)主要结论

精神生活包含三方面[3]:心理卫生、文化生活和心灵生活。也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理解,即对应于精神生活健康、精神生活丰富和精神生活充实而言。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的意义认真考虑的不到20%。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及其参与状况方面,可以说对于老龄社会认识很不够,体现出的社会参与热情不高。尽管分样本类别各方面的特征及行为差异比较明显,但是职业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心灵生活状态和老龄化社会认知及其参与状况方面并没有特别的表现。

(二)建议

第一,目前,老年人群的心理世界、文化生活领域狭窄,主要是源于心灵生活的匮乏。积极老龄观认为,进入退休状态,并非是一个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临近退休的人员进行生活方式转型的引导。例如开设一些相关课程的讲座或活动。主要有两种途径:(1)普及讲座,以社区为单位或以类似性质的单位的自主联合方式,为他们开展为期一周(或一月)的老龄社会和老年学的讲座;(2)活动共享,为其积极联络市老年学学会、市老龄协会,参与他们的活动,以引导临近退休人员对老龄社会的讨论和学习,积极认知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及定位,继续发挥其余力和价值,服务社区,或互助服务,实现自主管理。

第二,精神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但应尽可能减少对外部条件的依赖,不能把精神生活等同于精神消费或精神享受,而应力求在精神上达到自立与自由[4]。老年人精神关爱主体应是多样化的,但应规划以老年人群体内部关爱满足为主。可以联合老龄工作管理部门和高校开展广泛的社区调查或深入的访谈研究,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建设与完善老年群体内部组织。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单位应加强老年人的组织化服务,如X大学离退休处与成人教育学院联合,为充分发挥成教基地设施效益,正策划如何为退休教职员工组织化建设服务。二是社区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的契机,全力支持社区老年人自组织建设。

第三,老年人精神关爱是社会管理的系统工程之一,应加强其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老年人群自身组织的建设。老年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善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根本途径,尤其是老年教育,可对老年人心理发挥重要的补偿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恺悌.中国城乡老年人社会活动和精神心理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李旭初,刘兴策.新编老年学辞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梅陈玉婵,南希·莫罗-豪厄尔,杜鹏.老有所为在全球的发展:实证、实践与实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庄亚华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26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10:20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4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 01:58:14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