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林聪,韩钰锋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01)
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研究
董林聪,韩钰锋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101)
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是落实实战化训练的基础。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关系到生长干部学员实战水平的提高,从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的问题,提出了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训练保障建设的重点。
实战要求;学历教育;军事基础训练;保障
实战化训练保障是为使实战化训练顺利实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进行的相应活动的统称,是完成实战化训练任务、提高实战化训练质量的重要保证[1]。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关系到生长干部学员能力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能否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研究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强化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的重点,对于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1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内涵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任职教育院校训练保障和部队训练保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体系,是构成军事训练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训练保障建设的内容上三者是共通的,但在具体细节上,由于保障主体、保障内容和保障对象的不同,导致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与其他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同任职教育院校训练保障相比,学历教育院校训练保障的对象为青年学员或战士学员,其培养目标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其训练保障的范围更为广泛,更具规范性和基础性。而任职教育院校训练保障对象为初、中、高级指挥军官和士官,保障内容具有专一性,保障条件差异化突出,更贴近于部队训练保障。同部队训练保障相比,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集中为单个军人军事基础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而部队训练保障需要为单兵、班排乃至师旅演习提供训练保障,其内容更丰富,手段更多样复杂。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的基本内涵,在于将实战化的战场环境尽可能地“复制”到训练场,以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磨砺学员战斗意志,帮助其树立实战化训练的意识,为培养过硬的军事基础素质,提高其未来遂行实战任务的能力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建设的内容包括:训练经费保障、信息系统保障、训练场地保障、训练弹药保障、训练油料保障、训练装备保障和训练器材保障。
1.2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特征
与以往相比,信息化战争背景下的实战化训练保障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益的鲜明特点,保障内容、形式、手段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实战化训练对保障的依赖性更强[2]。
1.2.1 主动跟随
军事斗争准备需求是训练保障发展的直接动力,“仗怎么打,兵怎么练”,是实战化训练的真实写照。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紧紧跟随现代化作战的变革,跟随实战化训练的脉络,为学员创造实战化训练环境。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使得训练内容越来越广泛,训练形式越来越多样,训练保障也在紧随形势任务的变化,紧贴需求,增强保障主动性,如更新训练器材,增加训练保障经费投入等等。
1.2.2 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我军军事训练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反映了军事训练的时代特点和内在规律。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训练保障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这是由军事基础训练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训练保障科技支撑的特点最为明显,也是最能体现军事训练信息化的方面,如模拟训练器材,网络训练平台,复杂电磁环境构设等。
1.2.3 共享高效
所谓“共享资源”,是以优化内部结构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仿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使之形成系统配套、功能完备、利用高效的实战化训练保障系统[3]。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涉及要素众多,内容多样,学员年级层次分明,训练保障的难度较大。军事基础训练是一项讲求效益的工作,客观上要求降低投入产出比,要求训练保障采取集约高效的模式。训练保障需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使用统筹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统一规划、共享资源、合理配置,构建结构优化的训练保障体系。
1.2.4 配套完善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是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配套完善的训练场所、设施和科学合理的训练保障体系是训练保障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学员实战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训练保障配套完善就是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求,以提高训练保障的综合效能为目的,调整优化训练保障各个结构,融合各项保障要素,使之形成保障合力。
2.1 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建设理念不够超前
“训战一致”是实战化训练的本质要求,训练保障的理念应当主动跟随作战样式和形态的变革。我国最新发布的《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因此,积极推进我军训练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是必由之路。同时,也应当看到,未来作战形式是联合作战样式,客观上要求训练的联合化,这些作战方面带来的变化,需要训练保障理念的更新,以适应作战和训练要求。反观我军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训练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作战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学历教育院校还缺乏实现联合训练的基础条件;二是学历教育院校训练保障的理念还停留在合同训练阶段。我军学历教育院校大多由技术院校转型而来,受传统训练理念制约,在军事基础训练保障方面较为薄弱。兵种专业院校,多以本军兵种训练保障为主,难以实现联合。
2.2 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建设标准不够细致
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军队的统一性、一致性,要求全军要有统一的训练保障体系,而加强训练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更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保障标准体系[4]。我军学历教育院校现行的训练保障标准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广,还不够系统全面。在训练经费支出、训练场地建设、训练器材编配等方面,均有不够细致的地方,导致训练保障无据可循,无法可依。并且,现有训练保障标准建设上没有很好的结合院校的任务、编制和环境特点,如学历教育院校训练费标准、实际训练需求因不同的兵种专业、不同的驻地自然条件和不同的训练任务,差异很大。此外,现有训练保障标准在东西南北院校兼顾、集中办学与分散办学上考虑还不够细致,导致现有标准在可操作性上比较差,制约了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高。
2.3 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建设机制不够健全
实战化训练保障建设应与实战化训练内容、实战化训练方法同步发展,统一于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军改大幕已经开启的情况下,可以预见联合训练,将成为我军未来的方向,这对军队学历教育院校训练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有益的,有助于解决传统训练保障的问题与矛盾。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在探索区域合作与集约化保障方面已有很大发展,与部队、训练基地、科研机构实现了通用训练资源共享,提高了训练保障效益。然而,在训练实践中,学历教育院校集约化训练保障的路子走得还不是很宽,集约化训练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多是“临机搭台唱戏”,效果难以持久。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与部队之间的训练保障还存在一定壁垒,资源配置还不够优化,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2.4 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建设基础不够扎实
实战化训练建设的基础决定实战化训练水平。没有实战化的训练保障,就没有实战化训练。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作为军队科研的主阵地,在训练保障方面有较多创新发展。近年来,院校紧紧跟随信息时代发展,不断加大训练基础条件的信息化建设,仿真训练设施、模拟训练方式和网络训练平台等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是,从总体上看,训练保障的基础还不够扎实,主要体现在训练环境孤立,大项训练调动训练资源比较困难。日常训练自主保障,效率不高,且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不接地气。训练保障资源空置,保障资源间相互独立,不成体系,难以形成保障合力,不能满足实战化训练的需要。
与传统训练保障内容相比,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但在具体要求上有着特殊要求。明确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建设重点,是构建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体系的关键。
3.1 以训战一致为指导,突出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环境建设
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应当建立在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战场环境的情况下,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积极借鉴国内外、军内外有益经验,科学统筹、分布推进,建设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实战化的训练环境体系。一是革新和升级训练器材,训练器材是实战化训练保障重要的物质条件,必须不断革新和升级,满足实战化训练的需要。结合实战化训练实际,发挥学历教育院校军事科研优势,研发适应实战需求的模拟训练器材,包括模拟实战氛围的声、光、电、烟模拟器材,也包括与新装备器材通用功能的器材。例如,在轻武器实弹射击科目中,可以借助模拟器材,为学员营造紧张激烈的战场氛围,强化其实弹射击的心理素质,适应战场环境。在军事地形学训练中,加强器材保障,训练学员使用定位、夜视器材的能力,培养实战技能。二是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以信息化战场为目标,建设集成高效,要素齐全的综合训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联合院校、部队和科研机构,对综合训练基地的功能提出全面的要求,做到兼容并蓄,满足多种专业、多种层次的需求,构建使得学员实战化水平由低到高的训练模块体系。例如,在实弹射击训练场地建设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自动报靶系统,便于学员实时了解自己射击水平,进行针对性调整,改善训练效果。建设综合性的障碍训练场,将学员训练科目有效综合起来,构造一定的战术背景,提升学员技战术水平。
3.2 以精确保障为目标,强化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软件建设
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倍增器作用,积极研发适应实战需求的软件。训练保障软件建设对于实现训练精确化保障,提高训练效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训练保障软件可由训练管理部统一组织研发,也可由学历教育院校自主研发。研发用于实战化训练保障的统筹、调度、监测和评估软件,通过对训练保障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训练资源的使用提供量化的依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训练资源浪费。例如,在轻武器实弹射击科目中,由于训练科目的特殊性,对于训练保障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枪支弹药的保障方面。院校可以开发基于数据的训练保障软件,通过搜集分析往期枪支弹药保障数据,实现弹药请领适量、枪支校对精细,从一定程度上辅助枪支弹药的安全管理,并保证学员实弹射击水平得到真实的反映和提升。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尽量多采用网络MOOC的手段,通过网络日志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学员访问的数据,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实现针对性、个性化教学。
3.3 以标准规范为遵循,健全基于实战要求的训练保障法规体系
训练保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需要法规的约束,训练保障法规是训练保障的基本遵循。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涉及要素众多,训练保障若没有标准规范,随意性过大,容易造成训练资源浪费和训练水平的退步。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应当建立一定的标准规范,不断完善和健全训练保障的法规体系,区分训练内容和强度,明确标准,建立健全训练物资的计划、请领、保管、分发等管理使用制度,明确训练保障人员职责,形成上下联动、有序衔接的训练保障管理制度,为实战化训练提供可靠支撑。
[1]冯潜,张晖.实战化训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25.
[2]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16.
[3]夏钢6初级战术互联网组网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马克泰,郑冠玉.兵种分队实战化训练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军事,2006(4):53—54.
Research on the Military Basic Training Suppor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Actual Combat
DONG Lin-cong,HAN Yu-feng
(Command Officer Basic Education College,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1101,China)
Based on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the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ual combat training.Basic military training support in the academic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effect on improve ment of the actual cambat level.The paper is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support,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support.Then it proposed the focus of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support construction.
actual combat requirements;academic education;military basic training;support
G812.5
A
1671-1300(2016)03-0125-0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军队重点课题“基于军事训练实战化的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体系构建研究”(PLA141019)
2016-03-13
董林聪(1988—),男,山东济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