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太空中的“印钞机”
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营成本不菲,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投入有限资源发展卫星事业,逐渐建立起了完善的卫星体系。由于卫星长期以来都是国家主导,市场化程度较低,卫星数据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全部发挥出来。纵观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将卫星事业进行充分的商业化运作,且收益显著。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广泛被用户使用的卫星是商业卫星,政府卫星的渠道和使用范围非常有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卫星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全球的卫星事业繁荣添砖加瓦。究其成功经验,不难发现这些公司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当今世界,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代表的新的产业形态正在加速形成,以新的规则推动技术、产业和资本的高效组合,向各个行业延伸并实施变革性改造。同时,政府的战略投资方式也正在发生转变,市场配置资源得到强化。在这一战略环境下,卫星应用产业的市场化、开放式、融合式发展是大势所趋。
“当我们的卫星组网完成后,就像是在天上装了一台印钞机”,这是本刊《逐鹿太空网络,掘金卫星应用》中的一句话,该文梳理了19家全球瞩目的卫星创业公司及其商业模式。美国作为全球航天强国,它是如何做的呢?《美国防部尝试风投模式推动国防科技创新》一文介绍了美国防部在硅谷设立国防科技创新试验小组,并探索在装备建设中采用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模式的案例。卫星遥感、导航等领域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外商业遥感卫星发展途径研究》以国外商业遥感卫星公司DigitalGlobe和Skybox的发展途径为例,对世界商业遥感市场进行分析。《基于3S技术的农业保险精确承保与快速理赔》一文将空间技术与农业保险结合起来,发掘出北斗技术应用到公众生活中的新领域,将梦想照进现实。
卫星应用产业实现从初具规模向成熟应用跨越,商业模式创新也将随之不断涌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才能推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
《卫星应用》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