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婷茜 邱松
摘要:色彩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人们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生活需求的具体体现。本文以“森女”这一特殊人群为例,通过对其精神追求(价值观)的定位,依据其生活背景进行色彩的研究和提取,并创建出一套适合于个人形象研究的“色彩库”,进而为相应的个人形象产品设计服务,最终形成以探索个人形象产品为目的的色彩设计方法。
关键词:色彩设计 个人形象产品 森女 精神追求 生活背景
引言
个人色彩理论最初于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时至今日,通过色彩进行形象塑造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从各界名人到普通大众,都开始利用色彩来改变自身形象。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日渐突出,个性化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个人色彩体系也因此不断得到完善。将来,对于个人色彩体系的研究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外形特征、职业习惯和生活类型,更需要与人物性格、价值观以及精神诉求相配合。
色彩具有独特的沟通功能,它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出个人的形象信息,同时影响信息接收者的心理感受。通过研究色彩设计、个人形象产品设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创建出一套专属于特定人群或个人的色彩规范及其应用方式,是本文进行个人形象色彩研究的整体思路。并期望能对以后的个人形象塑造、个人色彩规范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色彩与个人形象产品设计的关系研究
1、形象设计与个人形象产品设计
形象设计,是综合人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艺术塑造。外在形象包括人的自然体型、相貌肤色等等;内在形象包括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理想追求等等。个人形象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外在的形象设计表现出个人丰富的内在形象,在人际交往中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象设计是基于日益完善的时尚产业链和时尚产业应用技术而不断发展起来的艺术门类,它所涵盖的专业方向主要偏向于服装设计、化妆美容以及视觉营销等学科,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图1)。而工业设计领域、尤其是产品设计方向的专业人士很少关注与个人形象有关的设计,即与塑造个人形象相关的产品设计和研究很少。事实上,人们随身携带的工业产品,例如手机、眼镜、手表、水杯、背包等等,它们同样可以通过品牌、造型以及色彩等因素,削弱整体形象或者为形象增色。在本文中,将这类影响个人形象的随身用品统称为个人形象产品。
2、色彩与个人形象设计的关系
由于服饰和随身用品在个人形象的展示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而色彩又是这类产品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色彩是个人形象的载体,是塑造个人形象的平台,同时也是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以及需求差异的体现。
从个人形象的各个要素出发均可以发现色彩的重要性。
(1)不同肤色:美国的卡洛尔 杰克逊女士发明了“四季色彩论”,这个理论把人的肤色按照四季来区分,春季型和秋季型肤质的人肤色偏暖,春季型搭配轻快的暖色会更加活泼靓丽,秋季型则需要沉稳的暖色来彰显成熟华贵;夏季型和冬季型肤质的肤色偏冷,前者用相邻的冷色调可以提升素雅的气质,后者用纯正饱和的冷色调能强化干练成熟的形象。
(2)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物性格与色彩的冷暖、明度密切相关。充满热情、鲜明、活泼性格的人与生动鲜明的暖色系相谐调;与冷色系的色彩相谐调的人则大多具有文静、内敛、严谨、传统等性格心理特征。
(3)不同职业:较严谨型的职业在职业装上需要有特定象征性的或是沉稳的用色,而较开放型的职业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用色。比如医生穿白大褂以示严谨,而设计师的服装应鲜艳多变,使其显得有活力和创意。
(4)不同精神追求:文艺、小清新的风格近年尤为流行,这类人群的着装色彩从自然中提取,柔和朴素,多为白色、深红、藏蓝、墨绿等纯度较低的色彩,一般为大面积的单色,配色对比鲜明,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图2)。
从各界名人到普通大众,都试图通过色彩彰显形象个性。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风格标签是蓝色,蓝色冷静理性,同时也不失活力,而且是保守党的代表色,为撒切尔夫人塑造出了优雅而稳重的形象,也传达了她刚柔并济的个性特征。(图3)
总统竞选的候选者们大多身着深藏青色正装,系红色领带,因为红色可以彰显强烈的意志,深藏青色则给人诚实可信的感受。(图4)
成龙的着装用色多为柔和的暖色系,如米色、灰色,为他塑造了简约大气的个人风格,符合他随和热情的公众形象。(图5)
在产品的色彩设计中,根据整体形象进行配色的案例也有很多。粉嫩色系的手机壳可以强调可爱年轻的人物形象,材质精美、与服装色彩相符的手表能够衬托人物的着装风格,浅蓝色的眼镜可以突显皮肤的白嫩(图6)。由于产品的色彩规划需要遵循功能性、环境性、流行性、象征性和工艺性等原则,因此与个人形象设计相配合的产品,能够通过色彩实现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
因此,色彩对个人形象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反之,如果从个人形象出发,结合合理的配色方法,可以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色彩关系。
二、个人形象产品色彩库的研究与创建
1、色彩的种类提炼和命名规律研究
在色彩学中,色彩首先可以分为彩色系和非彩色系,分类依据是对可见光谱中各波长的反射选择性。其次根据色彩基本原理,色彩可以按照色相、明度、饱和度三种方式进行分类。
在《色彩设计》一书中,将色彩分成了基础色、自然色、生活色、心理色和成长色五大类,分类依据是色彩的基本功能和应用特色。每种色彩均提炼自生活中的实物以及相关的联想。
而在《分类配色色谱》中,同样依据浓度数值的变化,色彩被分为原色、补色、淡粉色、明亮色、暗浅色、鲜艳色、浓烈色、深重色、黑仄色九种,每种色系中有不同的色彩名词,例如明亮色中有蛋黄色和秋香绿色,暗浅色中有豆沙色和锈红色。命名方式丰富,没有特定规律。
在《设计色彩》中,色彩的分类依据有自然事物、民族地域和生理感受(味觉、嗅觉、听觉、幻觉)。目前个人色彩主要以四季色彩理论法进行分类。
在中国传统色彩中,根据阴阳五行论划分五色,五色之下有丰富的色谱系列。而传统色彩的命名,从单字名的偏旁,到双字名的构成,主要发展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国画艺术。日本的色彩命名则主要源于自然,如以花命名的桉色、牡丹色、紫苑色,以草木命名的萌黄、木贼色、海松色,以及以动物命名的雀色、羽色等等,这些名词新颖丰富、唯美动人。如果说颜色关系到一个产品销售的成败,那么名称就关系到颜色使用的成败。油漆制造商本杰明
穆尔将其象牙色油漆更名为“古董丝绸”色,两年内该油漆销售量就从第二十位劲升到第六位。而从“京仄”、“阅兵蓝”、“蒂芙尼蓝”等色彩新词可以发现,关注社会现象、重大事件以及经典品牌同样可以为色彩赋予全新的内涵。通过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色彩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四季自然、社会生活、地域风俗、文化艺术、心理感受、生理感受以及人物属性。而色彩的名称则主要以形容词+自然事物/生活现象+基础色构成。
2、个人形象产品色彩库的创建
在个人形象的色彩设计中需要了解的个人背景包括:基本性格、文化背景、工作现况、生活方式、日常爱好以及整体的外在形象。因而个人形象色彩的分类依据包括外形、性格、喜好、职业、物质需求、精神追求等等,本文主要侧重于依据精神追求来进行色彩库的创建。
事实上,人的精神追求仍然外化于其生活方式,同时性格喜好上也会有所反映。选定某一特定人群或个人,分析他们居住的环境、使用的物品、特殊的爱好等等,找到相应的图片,从中提取色彩,结合这类人的性格气质,调节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设计一套全新的色彩名词,从而创建出一个专属的个人形象色彩库。
以“森女”为例,“森女”一词源自日本,这类人群崇尚简单,追求自然舒适的生活。森女注重内心需求的本我,与高压的现代社会之间的抗衡。搜集森女的生活背景图片,将每张图片的主色提取出来,由于森女以13岁到20岁的年轻女孩为主,因此应适当增加色调的明度。然后根据情景特征命名,名称构成为形容词+情景特征(+基础色),形容词选用浓淡、温凉、薄厚、古旧等偏书面化的字,情景选取生活实物,基础色中的绿色从浅到深以叶、草、林、森分别命名。以下是三个色彩系列:
森女的个人形象色彩库中,每一种色彩内涵都能够满足森女的精神追求。色彩的提取选取了最直接的方式,命名也以森女的生活实物为素材,达到了直观感性的效果,同时不乏自然文雅的气质。
三、个人形象产品色彩库的应用研究
1、与个人形象相配合的产品色彩应用原则
产品的色彩设计既要考虑到时尚性又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成功的色彩设计应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
(1)色彩开发基本原则:如果产品选用一种以上的色彩,那么首先在决定主色时,要注意增大同色系的亮度差。其次,考虑配色的位置和面积比。从总体比例来说基调色约占70%、辅助色约占25%、强调色约占5%按这种比例搭配出的效果最好。
(2)产品特性与功能:产品的材质、体量、用途等要素由使用对象而定,产品色彩要配合使用需求。
(3)产品的使用背景:产品色彩的使用在与整体形象相配合时可以依据点、线、面的法则。
2、个人形象产品色彩库的应用
延续上述案例,以森女为素材创建了个人形象色彩库之后,将这套色彩应用到森女使用的产品之中,研究具有特定形象意义的色彩对于打造个人形象的作用及效果。
选取遮阳伞、眼镜框、随身杯三种常用随身物品为应用实例。
3、个人形象产品色彩设计的研究方法拓展
(1)鱼骨图分析法:鱼骨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选用对策型鱼骨分析“如何设计森女的个人形象产品色彩?”,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本切入点。
(2)隐喻诱因技术法:通过对森女相关产品的整理,融合图片语言与文字语言,联接出森女的构念,描绘出心智地图,找到更丰富的需求层次。
通过以上对用户研究和设计研究方法的借用,能够探索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色彩研究方法。
四、结论
色彩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和传达有重要作用,依据个人形象背景进行色彩提取,可以创造出一套个人形象色彩库,在塑造个人形象时,直接选取相应色彩库的色彩,方便快捷。森女是当代比较流行的小众族群,形象特征鲜明,色彩提取相对容易,适合色彩库的创建研究。在用色彩来传达精神追求的探索中,以实际场景为素材,命名也由生活实物构成,最后的效果直观而感性,能够最直接的刺激受众的感官,达到了色彩的沟通目的。这种方法作为色彩库的创建规律,可以作为今后色彩设计研究的参考模型。当然,本文在对色彩的研究中也有很多不足,如产品的色彩设计部分分析的不够深入,最后在产品色彩的应用部分也比较浅显,在与服饰色彩的配合上没有做深入探讨,这是今后的色彩研究中应该加强的工作。色彩是设计学科中将理性和感性研究结合的十分紧密的一个领域,非常需要对生活素材的观察、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