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卫星应用

2016-01-03 07:21:30
卫星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天基空间信息丝路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卫星应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2016年9月26日,科技部、财政部等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

根据《愿景与行动》,中国航天技术服务“一带一路”的部署已悄然展开。2015年5月6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召开会议研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和应用工程总体方案和工作方案。通过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全过程监管和效能评估提供持续可靠的空间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同时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国际化,推动我国以航天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外交战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航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第一是形成新的产业带动力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航天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基本属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反映国家综合科技实力,通过发展航天产业,大力推动上游基础工业和下游卫星应用等产业的发展,甚至对推动中国整个工业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是对沿线国家提供民用天基基础信息资源支持,由于卫星等宇航产品所在的高空间位置等特殊优势,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系统在实现大范围、长距离的近实时信息保障中具有极强的优势,因此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来说,其在保障信息交流,实现信息领域的互联互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第三是以航天产业为媒介推进科技文化交流与互联互通;第四是在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发挥信息优势;第五是保障战略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卫星应用的需求较为旺盛,“天基丝路”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机构签署了双边航天合作协定或协议;完成42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8颗卫星,含8颗国产卫星,还提供了10次国际搭载服务;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多/双边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11月17日,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中国卫星首次出口东盟;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快速推进,“北斗”应用落地巴基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这些实践标志着中国航天努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互联互通的“天基丝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航天国际化开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此航天事业发展60周年之际,本期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卫星应用为主题,特推出“一带一路”专题,以飨读者。

《卫星应用》编辑部

猜你喜欢
天基空间信息丝路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国际太空(2022年1期)2022-03-09 06:04:40
基于Gooding算法的天基光学目标跟踪定轨
美国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概述与分析
丝路梦
心声歌刊(2018年5期)2018-12-10 01:44:04
丝路
黄河之声(2018年12期)2018-09-13 06:31:04
梦丝路
丝路谣
心声歌刊(2018年5期)2018-01-23 20:34:28
《地理空间信息》协办单位
天基红外系统多目标快速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