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波
关于中小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索
文/赵立波
摘要:中小型乡镇企业在70年代的异军突起震惊了全国,从其萌芽到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说是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小型乡镇企业崛起于偏僻恶劣的农村地区,在有限地域范围内集群成长,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最终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中小型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冀能够对面临相似困境的中小型乡镇企业起到提点与警醒作用。
关键词:中小型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个独特的现象,乡镇企业凭着自己的坚韧与毅力,硬生生的在中国农村的土地上挖出了一桶桶“黄金”,并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贯入强劲的动力,这与在区域上的集聚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小型乡镇企业在社会科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有着自身成长、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落期、复苏期等五个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行走着自己独特的曲线。
(一)形成期
在形成期,只有少数几家中小型企业或厂商,凭借对市场的敏感与自身营销方式的灵活逐渐壮大,由于技术要求低、工序简单,最重要的是有利可图,当地居民开始纷纷效仿成立相近或互补的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集中,各个中小型企业间可以在顺利信息交流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式竞争,而且乡村间的风土人情及宗族关系使得企业间的信任有时显得不可思议,分工的扩大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加上政府在基础设施、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稳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临广阔的市场,中小型企业同心协力形成规模效应。
(二)成长期
在成长期,中小型企业急速成长,企业产品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开拓的市场越来越广,经营业绩越来越好。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供给了明显的改善,相关的基础设施等投入得到优化,知识的外部性使得邻近的中小型企业之间信息传播得更为迅速。这些益处使得原公司迅速扩张,吸引众多相似行业的中小型企业进入农村地区,这样同一产业内的众多企业、辅助性机构等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并逐渐建立了内部沟通网络。与形成其相较,该阶段稳定性更好,竞争力更强。
(三)成熟期
在成熟期,中小型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不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工人工资、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不断上涨,外部竞争更为激烈,这样中小型乡镇企业对外的吸引力便开始逐渐衰退,中小型乡镇企业在对外进展不顺的情况,开始内部的竞争。由于中小型乡镇企业收集的信息十分类同,据此形成的对内竞争者的性质、发展情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看法也大致类似,易形成同化思维,从而限制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创新与突破。中小型乡镇企业也渐渐多采取“模仿”战略,依靠低成本策略以维持企业的生存。
(四)衰落期
在衰落期,个别中小型乡镇企业由于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或者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或者自身生命周期的转折等内外各方面的因素,不可避免地陷入发展低谷。中小型乡镇企业内部运营体制逐渐僵化,龙头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发展起点而迁走,企业规模与实力大大降低,对企业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这是对企业的考验,更是对企业管理者智慧与能力的考察,如何摆脱集群所处的困境,是每个管理者面临的头等问题。
(五)复苏期
在复苏期,中小型乡镇企业开始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励精要走出这一困境。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状况,如吸引优秀的人才,引进先进的设备,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结构等,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一步一步推进改革,这样一来,其市场份额逐渐提高,生产能力逐步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渐渐加强,整个企业的运转情况也慢慢恢复,步入正轨,开始新一轮的扩张与成长。
(一)中小型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在2016年上半年,中小型乡镇企业总收入累计预计完成1135.37亿元,同比增长21.5%;增加值预计完成222.56亿元,同比增长14.1%;利润总额69.05亿元,同比增长13.9%;工业增加值111.84亿元,同比增长15.5%;出口产品交货值57.47亿元,同比增长24.9%。
(二)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中小型乡镇企业既为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企业构建了适宜的发展平台,也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了广阔就业空间,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80%的青壮年在中小型乡镇企业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与位置,辐射周边多个村落,每年可以提供80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灵活的用工模式,其人员流动性很大,对人员的需求更是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逐渐扩大,业务范围配送涉及到食品行业、服装行业以及机械行业等,市场潜力十分可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中小型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村容村貌,新建村委会办公大楼及村民大会堂,新建街心广场,大街人行道铺设彩砖,整改了全村所有线路,建立了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在街心广场架设了高空射灯。并对农业进行投资,使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农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一)员工待遇普遍偏低
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员工多以收入微薄的农民为主,待遇较好的高级技术人员毕竟只是少数,厂长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并没有把改善员工福利,提高员工工资放在重要位置,70%的人月收入在2000 元以下,而且没有节假日,天天得上班,随着企业效益的下降,减员降薪减工时成为各厂长维持利润的主要手段,有的员工虽然没被解雇,但也是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毕竟厂里的单子不多。僵化封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成为不可避免。这使得很多忠于中小型乡镇企业的员工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岗位,但由于产业同构,类型相近,他们会很容易在附近其他工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相应技术基础设施不完善
中小型乡镇企业受资金、技术等影响,在技术上多为引进模仿、消化吸取行业相关技术,其单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且均没有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加上人才的流失,其经营状况仅仅靠原有的规模及低成本来支持,而且由于大多数中小型乡镇企业从事的都是成熟技术生产,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行业限制也较低,因此,彼此之间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建立起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三)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由于缺少有计划的长远发展目标,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工厂里有时成品堆积如山,有时加班加点赶工,资源消耗严重。企业近年来煤炭、电力、用水量越来越多,使得其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急剧压缩,加上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外部能源市场、销售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一)促进中小型乡镇企业的行业自律
中小型乡镇企业要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严禁恶性竞争,规范集群内各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出信任、合作的群内氛围;通过建立企业内的统一管理协调机制,制定共同的战略规则与战斗目标,增强企业的整体凝聚力;最终使得各企业既有竞争,更有合作,通过保持各个成员之间利益的一致性使企业整体得到良性发展。
(二)提高中小型乡镇企业活力的生命线
需要各中小型乡镇企业自身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经营状况来更新技术与相关设备,寻求技术创新的支撑点与突破点,引进符合企业现状的管理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乡、村两级政府要注意培育中小型乡镇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服务体系,从政策上制度上鼓励支持各企业努力追求创新,运用各种手段建立共同合作、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技能培养,加大对研究机构等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关注。
(三)引进各类优秀人才
提升中小型乡镇企业内部核心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其自身创新潜力。各企业要重视人才的作用,不仅是技术人才,还应包括各类管理人才等。使得企业内人才优势更加明显,其竞争优势理所当然会越明显。无论是从薪资待遇还是到日常生活,无论是从个人成长还是到人生规划,各企业要采取各种手段方式吸引人才重视人才并且留住人才,这才是使企业能够屹立长青的最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军.浅析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82-382.
[2]刘金秀.新形势下绿色财务管理在我国中小型企业中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6):93-94.
[3]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基于金融深化框架的经济解释[D].湘潭大学,2010.
[4]刘文强.浅议企业管理信息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9):147-148.
上接(第197页)越完善,体现出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控制能力越强。
信息出错率=财务信息记录错误数量/信息总数*100%,该指标反映出事业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管理中记录的准确性,反映出财务人员的专业程度和工作水平的高低。该指标的数字越小,说明财务信息处理的准确率越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水平也就越高,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也就更加精准,使得财务数据更加能够反映出资金使用的真实状况,使得绩效评价的数据更加准确。
3.客户角度指标设定
客户角度的指标设定主要是立足于专项资金的客户如项目客户和社会民众,该指标反映出客户的满意程度,也能够从专项资金的受益者的角度来衡量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使得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更加客观,也更加结合实际。主要考核指标有项目满意度以及社会贡献率等。
客户满意度指标是反映出专项资金在使用之后对于直接受益者的影响,对于其带来了多少好处和帮助,该指标主要采取走访调查的形式获得数据,深入到项目的受益者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掌握一手资料,有利于针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及时的调整。客户满意度=期初满意度/期末满意度*100%。
社会贡献率=项目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专项资金支出总额*100%,该指标反映出专项资金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于项目资金支出的对比,充分反映出项目之间使用的效率,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项目资金对于社会经济的效率越高,也说明项目资金的使用率越高。
4.竞争力角度指标设定
从竞争力的角度来评价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反映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其主要指标有人才增加率、科研能力提升率和科研效率提升率等。主要反映出事业单位通过对专项资金的运用所带来的知识技术能力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人才增加率反映了专项资金对于事业单位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的支持效果,事业单位中人才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增加率指标公式为:人才增加率=人才增加数/项目初期人才数量*100%。
科研能力提升率=期初科研能力/期末科研能力*100%,该指标反映出项目对于事业单位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该指标的数值越小,说明项目对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越大,说明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较高。
科研效率提升率=期初科研条件/期末科研条件*100%,该指标反映出科研效率的提升程度,该指标的数值越小说明专项资金对于科研条件的提升越有效果,说明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
总之,做好明确主体、完善绩效考评过程并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相信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1]郑方辉,李文彬,卢扬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M].新华出版社,2012.
[2]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人民政府) (广东省汕头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