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岩相学》教学中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2016-01-01 03:31李成海张瑞霞张云龙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能动性创新性主观

李成海,张瑞霞,张云龙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无机材料岩相学》教学中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李成海,张瑞霞,张云龙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必要措施。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力争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结合实践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创新性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毕业人才。

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当前时代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能顺应时代发展的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实际过程中培养目标的实现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学生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对大学学习状态不适应;沉迷网络,学习惰性比较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都以获得学分为主要目的;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前景不明确等等。这无疑给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学习目标,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以《无机材料岩相学》的教学为例,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浅谈相关问题。

一、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爱因斯坦说过:“能培养学生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才能令学生领悟并真正学到知识。

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恰恰在于学生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创新性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性教育模式的要求。

首先,在课程知识体系方面,应结合专业发展及课程特点,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涉及某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弄清问题。比如,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讲述“晶体的概念与性质”时,解释清楚晶体的概念与性质后,适时提出一个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准晶体”的概念,并加以适当的解释。这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并试图弄清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对晶体的概念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掌握。再如,在每章节的讲述过程中,适当选出个别重点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与网络资源查询该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的现状与发展,并加以适当总结,从而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激发并锻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应尽量避免机械式、“下饺子”式的冗长乏味的讲述方式。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无论多么精彩的理论,若只是一味单调地陈述,就难免会引起学生乏味与反感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述课程的过程中,应不断摸索,适当地灵活地采用一些教学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进而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比如,在讲授的过程中,适当采取“引导、启发式”教学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逐层剖析的方式对概念、理论进行讲解。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边思考边理解,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再如,学生在学习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概念的时候,或者由于教学时间在午后,此类情况下很多学生容易出现疲劳困乏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如出现类似情况,可适当暂停讲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事物,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但时间不宜过长,达到“唤醒”学生的目的即可。还有,讲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互动。互动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带动大家讨论,也可以就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组织大家讨论,并最终形成有效结论。多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力都会得到长足的锻炼。再有,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可适当结合一些教具、实物、标本等讲述。比如,在讲授晶体学及矿物学部分时,给学生展示一些矿物标本,更加生动地解释了某些概念和现象,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可适当结合生产科学实践,增加一些“实例”内容,为理论、概念的解释增加说服力,学生更容易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应用的关键在于:不拘泥于形式,不生搬硬套,注重灵活性和适用性。各位教学同行们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的心得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益于多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职业能力。

二、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动性与创新性

英国的培根说过:“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践就不能学到。”足以见得古人也很重视实践过程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是验证和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在校内锻炼和提高自己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必经途径。实践教学对于工科院校尤其是材料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锻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方面,国外某些国家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德国,工科大学生必须修完一定的实践性环节的学分方可毕业;在俄罗斯,工科大学生有一年的时间专门用于实践性环节的学习。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就工科院校学生来说,实践环节大体上可以分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方面。

首先,在课内实践方面,应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尽可能地多设置一些实验内容。在适应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保证一定量的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应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前者对学生验证课程理论,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后者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岩相学”这门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方法学,主要体现在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前提下,应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无机材料的性质与实际生产和科研现象的关联。在验证性实验环节,为学生准备了适当数量的典型的标本成品或由学生现场制作标本,借助上述手段来观察材料的性质,从而验证课程讲述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某些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强化知识效果的目的。在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只限定选题的范围,并要求学生的选题尽可能与生产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具体实验方案与内容主要由学生自主选择制定。充分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在课外实践方面。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可适度脱离课程体系范围的限制,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岩相学”课程而言,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第一,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并引导学生以科研小组为单位自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课题并展开研究,或利用本课程的研究方法辅助完成本专业其他领域的科研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锻炼和提高。第二,借助学校周边资源、借助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平台适当开展针对生产实践过程中的课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利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机会,指导学生了解岩相分析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鼓励学生采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产品标本和缺陷标本,利用生产单位的化验室相关仪器设备来观察研究其来源、成因等,或带回学校实验室观察研究,并加以总结。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校内见不到的资源,并在走出校门之前初步实现了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结合过程,为学生锻炼自身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增强就业信心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的实践环节前景与效果可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开发。

结语

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当前教育形式下,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加以选择和灵活运用。对于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也应注重实践环节的学生创新能力和能动性的培养。力争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结合实践能力较强、具备一定创新性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毕业人才。

[1]曲铭峰,龚放.哈佛大学与当代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0):1-18.

[2]刘智运.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8):27-32.

[3]范红.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19-120.

[4]葛天博.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创新思路[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12-18.

[5]沙莎,刘喜英.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J].文教资料,2012,(5):168-169.

[6]梅霆,林建中.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1,(3):426-449.

【责任编辑 杜 娟】

G642

A

1673-291X(2016)23-0066-02

2016-08-22

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3010518);佳木斯大学教研项目(JYLA2012-005);佳木斯大学教研项目(JYLA2012-012);佳木斯大学科研项目(W 2012-23);佳木斯大学教研项目(JYWA2012-022)

李成海(197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硕士,从事本科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张云龙(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工学博士,从事本科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张瑞霞(1976-),女,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讲师,从事英语和公共英语教育学院研究。(注:课题组成员为李成海、张瑞霞、张云龙、刘文斌、李国晶、鞠成。)

猜你喜欢
能动性创新性主观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动性投入研究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