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静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助跑器,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的出现,不仅为宁夏清真食品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参考蓝本,也为清真食品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一个平台,打开了一个通道
图片由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提供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省级回族自治区。长期以来,宁夏政府立足全区实际,大力发展具有民族优势的清真产业,既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收入,也使得民族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同时还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融合。
在宁夏街头,随便一条街都可以看到羊杂碎、羊羔肉、油香、糊饽……但这些仅仅是宁夏清真美食的一个缩影。在宁夏,清真食品“以洁为美”的饮食理念,不仅是回族群众坚持的习惯,也受到了广大非穆斯林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由于回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饮食喜好,宁夏清真食品产业一直以来稳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的建设和几届中阿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宁夏围绕打造中国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认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交易和集散中心的目标,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以清真为纽带的产业也逐步扩大,形成了产业链,清真名宴、名优风味小吃、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另外还涉及药品、化妆品、生活用品以及服务等商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和穆斯林民族用品加工业,正在成为国内外广大穆斯林认可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加工基地。
可以说,清真食品产业正在成为宁夏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亮点。
而2014年,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获批的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更是将宁夏清真食品推向了国际市场的前沿。
开辟雅布莱航线发展同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建设贺兰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区和吴忠清真产业园区,举办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6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宁夏清真产品的销售中心……
所有这些工作的积极开展表明了宁夏在发展面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放经济先导区的决心。
事实上,宁夏还具有这种决心的先天优势。
“宁夏拥有着与阿拉拍国家相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相似的人文环境优势,在发展面向阿拉拍国家开放的经济先导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主任马斌说。
中阿博览会是宁夏承接国家层面的一个重要会议,它是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一个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国家把中阿博览会放在了宁夏,正是因为看重宁夏作为唯一一个回族自治区,和阿拉伯国家在信仰、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天然联系。马斌指出。
“但如何利用这个先天优势获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在产业发展中找准一个突破口,并把这个突破口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的体系中来,同时还要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特别是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马斌说。
清真食品产业无疑是这个顶层设计的一个突破口。
马斌分析,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对内,宁夏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清真饮食文化积淀深厚。对外,宁夏和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有人文宗教上的贴近性,又有足够强劲的后发潜力。在地方资源优势上,宁夏及周边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牛羊和乳制品产地,这些地区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为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图片由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提供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宁夏已经形成了清真食品、清真餐饮、穆斯林用品为主的清真产业体系,并建设有贺兰德胜和永宁望远清真食品加工聚集区、金凤工业园清真粮油休闲食品加工区、兴庆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集散地以及清真餐饮特色区、吴忠清真产业园区等。目前,清真产业聚集效应正逐步显现,市场逐步拓展,具有做大做强的有利条件。
更重要的是,作为几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宁夏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宁夏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典范区,也是宁夏最好的名片。
“天时地利人和,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走到国际舞台上,还需要解决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清真认证标准的对接问题”马斌说。
“打个比方,出于习俗和贸易壁垒的问题,宁夏的清真食品认证,要进入到阿拉伯国家,所有清真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需要通过Halal的标准,所有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都必须经Halal认证,产品或原料必须在较高的清洁和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和包装。如果产品或原料与任何非Halal物质混合或交叉混用的话,就绝对不能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打开向西开放的通道,宁夏一直在推进清真食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的认证。早在2008年,宁夏就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进行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清真认证标准的对接,努力将有关清真食品标准化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但当时还只是在试行阶段。马斌指出。
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发布实施,涵盖清真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
2012年,中国国际清真产业标准化理论研讨会暨清真认证标准签约会在银川举行,宁夏、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共同制定实施联盟标准备忘录。随后在兰州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共同签署文件,并于2013年3月起正式实施。
7年来,对内,一个省区一个省区的互签认可,对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认证对接。截至目前,宁夏已分别与马来西亚、沙特、埃及、卡塔尔、新西兰、澳大利亚、约旦、巴林、新加坡、美国加州、印度、俄罗斯等12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清真产业标准互认协议,从“入口”处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距离。
“但由于每个国家对认证的要求不同,目前世界上也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甚至很多伊斯兰国家都没有制定认证标准。如果说有标准,那最早是起源于新西兰,作为畜牧业国家,新西兰生产的牛羊肉本国消化不完要出口,但新西兰不是伊斯兰国家,屠宰不符合伊斯兰理念。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成立了一个清真认证标准联盟,目前考虑到国家的宗教性质,它的认证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认可,被消费者和生产商所接受。所以,宁夏清真食品要想进入到别的国家,就要取得别国的认可,只有打破了贸易壁垒,才能促进贸易进出口,打造中国‘清真认证’”。马斌分析道。
“通俗一点解释,就好像食品要进入某一个特殊的超市,就要符合这个超市的要求。每个超市的要求不同,因而要想进入到更广泛的市场里面,就要符合每一个超市的要求。”
千呼万唤始出来,2014年,经过了7年的试行,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正式拿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颁发的认证机构批准书。至此,中国清真认证与国际清真认证正式接轨。它的建立,不仅为全国和宁夏清真食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还扩大了我国清真食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与发言权,推动宁夏成为国内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及产品走向世界穆斯林市场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但需要明白的是,清真食品国际认证只是进入全球穆斯林市场的一个手段和条件,并不是取得了清真认证就可以出口,作为食品,它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卫生标准;也不是所有要出口食品的都需要取得清真认证,清真认证只针对要以清真食品名义出口的食品企业。”马斌解释道。
除此之外,由于食品是个地域性产品,出口能否获得其他穆斯林消费者的喜爱,还要看产品是否适合当地的市场需求等,“比如,在宁夏受到人们喜爱的口味并不一定适合马来西亚、埃及人,所以,食品要想突破地区发展,充分的国际市场调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国际标准,并迎合进口国的需要,“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不是产品出口并畅销的决定性因素”。
据了解,自2009年开始,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共受理了来自国内近百家清真企业的认证申请,已通过认证的共85家。“2014一年认证11家,到目前申请认证已经有快20多家了,正式机构批复了以后,影响力扩大了,企业对认证效果的信心增强”。
“目前,来中心认证的清真食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让他们独立解决产品调查、研发,不仅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还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这对于清真食品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都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针对这个现实,宁夏政府以及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我们的认证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免费的,认证工作经费由政府补贴。此外,宁夏还专门成立了清真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龙头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根据市场前景、投入情况、综合效益、新增就业人数等因素,给予一定项目资金扶持,对清真产业企业通过“Halal”国际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标准的,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目前,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除了认证工作,还在努力对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做推广:一是国际交流合作,宁夏已经和12个国家15家机构实现了合作关系,彼此认可对方的认证;二是积极推广品牌效应,通过几年的准备工作,现在宁夏的认证标准已经变成了小范围的区域性标准,主要在青海、陕西、云南等地,之后宁夏会努力扩大这个标准的区域范围,不断提高认证中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认可度;三是认证工作的队伍建设,目前认证中心有39名技术专家、11名检查员,在积极为团队吸纳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与对外数个检测机构达成了合作关系。
“未来,认证中心还要对相关企业做一些专项培训,提高企业对清真认证工作及标准的认识。”
“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新生事物,我们需要和各个国家谈判,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这个过程复杂而艰辛,此外,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困惑,比如在国际交流上机构关系的不对等问题,认证体系的建立、认证制度的完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支持,不过我相信随着认证中心影响力的扩大,这些问题都可以一一解决”。马斌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