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民新村:宁夏首个家访式旅游村落

2015-12-31 07:51脱俊彩
新商务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哈吉回族新村

本刊记者 脱俊彩

作为宁夏乃至国内首个家访式穆斯林风情旅游景点,穆民新村力争提供全方位、体验式旅游,游客入到穆斯林群众家中后,不仅可以品尝各种清真农家美食,还能有机会体验回族群众的生活起居,多层面了解回族群众的习俗。这里正逐渐成为集展示民族特色、体验回乡风俗、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回族特色村庄

早就听说有个穆民新村,因其充分利用回族村落的资源特征,坚持以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突出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改善基础设施,修护回族民居,打造家访式清真旅游特色产业而独具特点。

从201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村里的很多人家都成为家访旅游接待户,国内外前来的游客不仅可以在普通农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能有幸体验穆斯林传统习俗和观赏民间艺术,家访式旅游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名扬海内外。

4月末的一天,阳光明媚,记者探访了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石佛寺村的穆民新村。

打造回族村落,彰显民族特色

穆民新村隶属于石佛寺村第八村民小组,是一个纯回族村组,全村共有68户320口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达20多人,德高望重的哈吉(伊斯兰教称谓,意为“朝觐者”。专用以尊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并按教法规定履行了朝觐功课的男女穆斯林。)就有30余人,是一个有名的“长寿村”“哈吉村”。

2009年以来,该村先后通过村镇建设项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等,争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地方统筹1.8亿元,对村居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整治,修建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了穆民新村文化体育休闲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对周边环境也进行了彻底的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垃圾并进行了绿化;将居民中巷的所有墙体进行统一涂刷、改造、装饰,形成了具有穆斯林特色的建筑;村内现有清真寺两座,还建有女子经文学校、回族民俗文化墙、回族风情长廊、特色小游园等;村旁万余平方米的利通区回族敬老院正在施工建设中。

经过整治的穆民新村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大“家”。在宽敞整洁的文化休闲广场中央,一张大茶几上的巨型茶碗让人仿若置身家里的“客厅”,马上便会品尝到香甜的八宝茶了。广场边的回族民俗文化墙上关于回族语言、文字、体育、游艺、婚嫁的习俗介绍,细细读来既长知识,又不禁提醒自己要入乡随俗。广场周围绿树环绕,鲜花点缀,令人心旷神怡。

村口的回族民俗文化馆内,布展通过回族生活、回族农耕、回族建筑、回族文化等内容,直观地再现了回族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2015年3月23日,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白雪山曾在这里为荣获“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穆民新村隆重揭牌。

作为宁夏乃至国内首个家访式穆斯林旅游景点,穆民新村力争提供丰富的体验式旅游服务。游客进入村里和穆斯林群众家中后,可以品尝各种清真农家美食,体验回族群众的生活起居,多层面了解回族群众的宗教习俗。目前,这里已逐渐建成为集展示民族特色、体验回乡风俗、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回族特色村庄,先后接待了世界穆斯林旅行商考察团以及尼泊尔、伊朗、法国、德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众多国内外旅游参观团体。

哈吉是穆民新村幸福和谐的“名片”

走进穆民新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白墙青砖的两列民居。每户庭院大门都是统一的绿色双开铁门,门头用绿色琉璃瓦装饰,配以雕花灰砖中式仿古设计。每个院落都融合了中式古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安静和谐。在一个公告栏上,记者看到上面贴着30多张像照片,原来他们是村里到麦加参加过朝觐的哈吉。

正值午后时间,村子里看不到几个人,推开一家挂着“家访旅游接待户”牌子的绿色大门,78岁的哈吉周生岐迎了出来。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他和老伴马生花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到麦加朝觐回来,实现了毕生的心愿。

“现在的日子和过去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政策好,我们得到了很多实惠。”老人微笑着说,整个穆民新村经过改建整治,居住环境变好了,而且人人都参加养老保险,生活有了保障。

周生岐老人家里人多,四世同堂,所以虽为旅游接待户,家中平时接待的游客并不多。平时两个老人在家里照看重孙。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干汽车修理工,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都回来全家团聚。打工是这个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自从家中土地流转后,政府每亩地补助 1000元,此外他和老伴每月还各领着高龄津贴80 元。老人满足地说:每月都有钱花。

走进老人整洁干净的家里,记者看到客厅墙上挂满了“恭贺周生岐哈吉朝觐荣归”的牌匾,“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幸福,作为哈吉,我们很高兴能为政府和大伙做点儿啥。”原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穆民新村通过组织开展“我是哈吉就是旗帜”活动,积极发挥哈吉作用,引导广大哈吉身体力行,积极行善,促进和谐、助推发展,并通过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讲文明、树新风,讲团结、谋发展,讲和谐、促稳定”,村里的哈吉们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女子经学院的女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脱俊彩/摄

正是由于哈吉们的旗帜作用,整个穆民新村民不仅民风淳朴,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了解,穆民新村最初探索开发家访式旅游项目时,是从村里68户人家中选择了自愿尝试这一创收项目的7户家庭列为试点“家访户”,这其中多家都有哈吉,由他们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大家一起致富。

满怀希望,穆民新村“钱”途光明

“我家是最早的一批旅游接待户,主要做餐饮。那些来自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还有国内来自山西、山东、上海、浙江的游客,对这种充满民族特色的家访式接待赞不绝口。”走进穆民新村的另一户人家,男主人郭占武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边介绍。

郭占武说,家里自从2011年开始做旅游接待户,一年就有5万元纯收入,而且每年都在递增。平时没有游客时,他就去村子周围打零工,有游客来时,他会提前收到通知按照客人口味做准备,尽量让来的人玩好吃好。这样不但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家里的老人小孩都能兼顾照料,非常方便。

“现在每年的旅游接待收入远远强过外出打工,而且在和外国游客的交谈中,我也知道了许多外国的民族习俗,知道了很多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这钱挣得很开心。而且我相信随着更多旅游项目开发,收入会越来越高,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郭占武说。

郭占武所说的旅游项目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原来,由利通区文体旅游局与宁夏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出的以穆民新村为中心的吴忠穆斯林风情游,基本上都是一日游,来参观游玩的很多游客觉得仅仅吃个农家饭,走马观花地参观村子没什么太大意思,希望能通过提供住宿进行深度游,有更多的时间体验当地回族风俗,比如回族婚礼、清真食品制作,搓馓子,炸油香等,甚至还有游客提出想体验当一天真正的回民,到清真寺做礼拜等等。“有一次台湾来的一个旅行团来穆民新村旅游,正好赶上一个回族人家嫁女儿,这个团全程跟拍感受了一下,高兴得不得了,都说那次来得太值了!”

郭占武说,家访式旅游就是一种新的农家乐旅游模式,要想发展壮大,的确需要在内涵挖掘上更深入。限于自然条件,穆民新村家访式旅游季节性较强,游客基本集中在每年4至10月份,其余时间人较少。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年四季都可观赏的风景和可参与的节目,所以外地游客千里来访觉得“划不着”,本地游客觉得“没啥好玩的”而不青睐。其实,回族农耕、回族中医药等都可以其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而回族婚嫁、回族插花、回族武术等都可以推出商业演出,但也只有形成规模,才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收入。

据悉,相关专业人士也表示,穆民新村家访式旅游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还需提高软实力,如配备导游和专业的旅游接待人员,同时在挖掘回族文化产品方面还需独具匠心,推出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回族演艺和手工艺品。营销推广方面,则需要注重国际化营销思路,通过与国际旅行社合作,确定明确的目标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提供阿拉伯及穆斯林地区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

看来,通过完善穆民新村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开发更多文化旅游项目,推出穆斯林深度特色游的确可行。农民通过发展旅游提高收入的愿望迫切,加上政府规划建设给力,穆民新村的家访式旅游新模式,一定“钱”途光明。

猜你喜欢
哈吉回族新村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大力巧算脆皮豆
善良的德哈吉
伊朗80岁老翁60年不洗澡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不分内外育人 建设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