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我们领导干部的从政指南和行为准则。“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排在首位,是“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基础,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前提。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是排在第一位的。“严以修身”,不仅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更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怎样做到“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我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是核心,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支柱,有了力量;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才能集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气神;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能树立好形象,保持好作风。领导干部坚持“严以修身”,做出榜样,才能带领全市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广泛凝聚起谱写泰州发展新篇章的强大正能量。
严以修身,要重修心,就是坚定信仰不动摇。儒家强调修身要“内外兼修”,外修形,内修心。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修心就是要有信仰,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是“灵魂的标注,心中的绿洲”,引领着我们沿着目标勇往直前。如果信仰缺失,就会迷失方向,苏联亡党亡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触摸可及。近年来,泰州市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信仰追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信仰需要长期坚守。在2014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志排查问题时都提到,平时饭桌上、微信圈里、手机短信中经常会收到一些政治谣言或错误言论段子,时刻在侵蚀着我们,动摇着我们,考验着我们。面对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和考验,我们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始终保持头脑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坚定的信仰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与彻底,只有加强理论武装,努力学深学透,才能打牢信仰根基,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精神有家园,内心有追求,人生有价值。
严以修身,要重修德,就是坚守底线不越界。做人有做人的底线,为官有为官的底线,底线一旦被突破,就像大厦失去了支柱、大坝动摇了根基一样,必然带来生活上的腐化、道德上的堕落、法纪上的失范。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领导干部要把立德践德作为处世立业的底线,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体现于细微。一些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这些小处开始的,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这些小节开始的,“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久而久之就很难抵制住歪风邪气的侵袭,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德”具有影响性。一个人的德很容易对周围的人、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德更具有示范导向作用,这也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特别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因所在。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要常修细修精修。时刻检点自我、提醒自我、完善自我,做到追求高尚情操,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慎重对待朋友交往,自觉抵制庸俗活动、不良风气。只有这样,道德之根才能越扎越深,立身之本才能越固越牢,面对歪风邪气,才能看得清,认得准,顶得住,扛得起。
严以修身,要重修为,就是奋发有为不懈怠。干部有在位的一天,就会有退位的一天,但是去留有时,责无旁贷。泰州要发展,干部须干事。要当“扎根式”干部,不做“过客式”干部。现在不少群众反映,一些干部在岗找不到感觉,干事提不起精神,“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精神状态是为官之耻辱,于事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当前,泰州三大主题工作正在奋力推进,每一个领导干部肩上有沉甸甸的担子,身后有群众眼巴巴地看着,职责所系,群众所盼,现实所迫,都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我认为,奋发有为起码要做到这么几点:一是多调研,谋划在先。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吃透国家政策和上级要求,掌握泰州发展实际,搞清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谋划推进工作的路子和着子。这段时间我到兴化、泰兴等地对小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听了县市和乡镇同志的介绍,有很大收获,认识和思考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二是重实干,马上就办。李克强总理说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发扬“马上就办”的作风,围绕泰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联系实际干,真心实意干,脚踏实地干,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是讲方法,统筹兼顾。自己作为“一把手”的助手,分管工作相对多一点,平时事务稍微忙一些,要“弹好钢琴”,忙而不乱,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做好顶层设计,又注重一线推进,不仅把事情干完,更要努力干好、干出成效。
严以修身,要重修性,就是心态平和不浮躁。任何时候不毛躁、不急躁、不浮躁,心平气和,坦然处之,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功。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三个懂得”:一是懂得感恩。作为领导干部一路走到今天,来之不易,要感谢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群众的信任,同时要把这种感恩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源泉和动力。二是懂得知足。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欲望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过失。一个人没有欲望是不现实的,但要将个人欲望控制在合理范畴、压缩到最低限度。我们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生活中许多朋友、老乡、同学过得还不如自己,要有知足感,做到物质待遇向下比,事业工作向上比。三是懂得放下。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心存杂念,把物质利益看得过重,把生活享受看得过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就不会把心思都放在为人民创业干事上。曾经听一位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过,经常到烈士陵园、殡仪馆、监狱和贫困家庭走一走,看一看,就什么都想开了,什么都放下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名与利、得与失、是与非,少一点私心杂念,多一点责任担当,多珍惜现有的一切,做一个意志坚定、淡泊明志、一心为公、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