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民,安娜娜
(商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商洛726000)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模式的建构
左晓民,安娜娜
(商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商洛726000)
思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既有认识上的阻隔,也有培养模式上的缺陷。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注重创新模式的建构,从转变观念入手,以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营造良好的思辨力训练环境,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思辨力;培养
自古以来,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就强调为学之道要重思辨,《四书》十九章中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的状态。“明辨之”是为学的第四个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就会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结合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教”,而这个能力转化的关键就是思辨力的培养。现实中,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思辨性,但学生是否能科学合理地形成并运用自身存在的思辨力,这就需要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
培养高校学生的思辨力是构建高校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术界也对其展开持续深入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第一,学者们在不断的对思维能力模型进行界定,比较有影响的思维理论框架有“德尔斐”项目组提出的双维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2](包括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和文秋芳等[3]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包括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和第二层次思辨能力);第二,学者们也在探索高校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寻找最具可行性的培养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浓厚的人文性等特点的学科,其专业理论知识严谨科学。该专业的学生作为科学思维理论的受教育者和传播者,更需要不断强化培养其思辨力。然而,通过梳理思辨力培养的相关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学生思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和汉语专业等语言学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的相关理论文献难以寻觅,而且在寻找有效培养途径方略时,大多数都围绕“存在什么问题”而不是“该怎么解决”进行探索。本文力图在学生思辨力培养模式的建构上进行探讨,旨在这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思辨力的相关概念
1.思辨
对于思辨一词的定义,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有不同的诠释,如《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从学与思的关系层面进行了论述。南宋朱熹谈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群疑并兴,乃能骤进”[4],就突出强调了思辨质疑的重要性。
思辨,从它的字义方面分析就是思考和辨析综合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虽然至今仍没有关于思辨的准确定义,但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大多从哲学层面即哲理上理解其思辨内涵。哲理思辨就是从事物的矛盾对立中去探求事物的内在统一,就是用哲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揭示和认知事物各自的特殊性,采用分层推理,逐步推进的思维方法。
2.思辨力
思辨力也常常被称作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辨力这一表述译自英文术语,因此也有中文译名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源于希腊语),其涵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5]。故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辨别分析,其实质即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论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者文秋芳建议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并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该模型把思辨能力细化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分散和集中的能力相关的技能和标准。结合上述观点,思辨力也可以理解为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进行正确认识、理解和处理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等有关事物或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能力[6]。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辩证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基本训练,对具体事物做出分析、判断、推理与评价,从而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思辨力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能力,其培养适用于各个学科,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其基本的方法特征是唯物辩证的,在学习这些理论时就必须具备一种科学的思维能力即思辨力;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能力对思辨力都提出很高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的思辨力,才能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理论说服教育。
(二)思辨力的特征
思辨力主要有三大特征,即科学性、逻辑性与灵活性。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思辨力的核心,这主要体现在它与形而上学的方法是对立的,它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和分析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发展,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对待结构复杂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会忽视其次要矛盾,综合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把握问题或事物本质及演进的方向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与手段。
2.逻辑性
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者处理某一问题之前,首先要进行各种信息收集,而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零散的片段,如何将这些信息碎片进行有机组合,使之成为打开问题的金钥匙,这就需要思辨力的逻辑性来发挥作用了。推理与判断是逻辑的基础,也就是说,从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拥有相关的逻辑理论知识是具备思辨能力的必要条件[7],推理的过程也就是思辨的过程,通过一些基础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逻辑学里面的归纳与演绎推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思考和更加流畅的表达。另外,逻辑语言的运用也是思辨的重要工具,思辨除了要学会思考,更要将观点清晰明确的表达,而严密的逻辑语言会将人们的思考和推理有秩序的组织排列,使人们思考的过程和结论的表达得到更完美的呈现。
3.灵活性
思辨力区别于其他能力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灵活性。它不是固定的、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复杂时局和多变事物的不规律发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应对方式。它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够适时适势,根据事物的客观发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原定方案,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势,灵活机智对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不默守陈规,面对新事物能果断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这就是思辨力的魅力所在。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培养模式建构的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学科的科学性在于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有特殊的矛盾和研究对象。而学科建设包括学生自身思辨力的培养都是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基础支撑的。
1.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神圣家族》一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关于思辨哲学的不合理观点并且揭露了思辨结构的秘密,他们认为黑格尔颠倒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把一般认识绝对化、独立化为实体[8]。人们获得认识也是从个别上升为一般的,例如人们往往从洋葱、黄瓜、西红柿等个别物体而得出“蔬菜”这一概念,但黑格尔却把“蔬菜”这个一般概念当作洋葱、黄瓜、西红柿的本质而忽视了这些个体之间的差别,这样是不能科学合理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这是将实体说成是某一概念的派生了,属于唯心主义的本末倒置。因为他们违背了意识来源于客观实在的本质属性。因而黑格尔的哲学特征虽然高度思辨但同时也高度唯心。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方面的巨大创新正是毫无间隙地将唯物和辨证有机地融为一个浑然整体。
2.关于认识的思维方法
思辨力是将思考和辨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要获得这种能力就得遵循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辨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为正确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来培养学生思辨力的正确方向。
(一)培养现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培养已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笔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问卷发放以及数据整理分析发现。
1.学生对思辨力的认同度较高
有85%的学生认为思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比较重要甚至是至关重要,这就表明学生肯定了思辨力对其专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学生对思辨力的关注度和认同度较高。
2.教学方式变革有利于思辨力培养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已在逐渐变革,分析问卷数据结果发现,目前53%左右该专业的学生所在学校的讲学方式已由教师完全讲授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学思结合。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就有利于学生思辨力的培养。
3.国家对学生思辨力培养的关注度逐渐升高
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展纲要中规定,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氛围,要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式学习的欲望,这都表现出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拥有科学思维能力,善于思辨的综合性人才。
4.培养过程中的局限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实际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学者对思政专业学生思辨力培养研究的关注度不够,思政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培养方式,另一方面,思政专业的教师在意识领域对学生思辨力培养是淡然的,在教学方式上也很难突破;此外,学生自身缺乏积极兴趣,也是阻碍自身思辨力培养的内在因素之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辨力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思辨力培养存在问题的解析
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是必要的,但是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学生的思辨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改善方法和策略。
1.学生思辨力概念模糊,对思辨力的认识度不够
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思辨力,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思辨力的概念,明白这是一种将思考和辨析综合运用的思维能力以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和使用的基本能力,可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思辨力这一概念的了解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见图1。
图1 学生对思辨力概念的了解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中有近60%的学生对思辨力不太清楚或者基本没听说过,自身思辨力的内生动力不足。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长期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知识偏理论性,内容条理脉络易于整理,所以只要上课时完全听老师讲授,老师讲多少,自己就记多少,学习也变得很被动,不去思考和质疑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是否正确[9],将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完全复制,课后只需死记硬背专业课教材内容,考试就不用担心,忽视了自己不只是在理解教材中需要思辨力,还要在毕业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时需要思辨力。长此以往,思维的惰性逐渐养成,很难去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难以养成独立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思辨能力培养
韩愈《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表明为师之道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独立人格。但是,受目前人才选拔方式和考试模式的影响,淡化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它包含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等[10],特别需要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然而,现实教学中,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不太恰当,仍然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理论知识,把自己定位于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搬运工,把整个课堂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认为只要学生了解了专业课知识内容自己也完成教学目标,至于学生是否理解就要依靠个人的思维习惯了。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学生思辨力的发掘和培养,忽视了思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只会机械照搬老师教授的知识点,学生不对自己疑惑的问题作出分析判断,不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就不会形成思辨力。
3.对专业课教材中思辨力的内容发掘尚浅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设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概念性强、理论性强的内容,也具有逻辑性、综合性等特点,如果不挖掘出专业课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有关思辨力的内容,所有的专业课教材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就会显得非常枯燥、空洞,学生思维的活泉就不能迸发而出,理解力就会受到限制,更不必说思辨力的养成了。
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没有对教材加以系统的整合分析,没有完全吃透教材、掌握教材,或者也可以说自己在备课时并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思辨内容的知识点,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将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条条框框化后再灌输给学生[11],并不强调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所灌输的这些知识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辨力才能理解。例如,专业课教材中关于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内容中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逻辑思维方法等丰富的思辨力内容需要教师加以利用,但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内容就会变成一条条原理概念输出,学生就成了一个个专业课理论知识点的容器,而不具备质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不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而且,有些老师没有设计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的环节,或者是营造学生之间互相参与讨论的氛围,把课堂教学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表演”。不提高也不允许学生对自己所讲所授做出质疑,这就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思辨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展开,质疑和否定[8]都没有,思辨力的培养逐渐被弱化,强行记忆后,自己的大脑也就变成了教材的复刻版,尽管在受到长期教育后,仍然只是停留在记忆阶段,并不能将所学内容转化释出,为毕业以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相关工作做出能力储备,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处于瓶颈状态。
4.缺乏思辨力的培养氛围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的氛围又是兴趣的催化剂,无论从事哪项工作或者开展哪些活动,氛围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或者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当然,思辨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良好的思辨力的培养氛围需要学校师生齐心构建。首先,从教师层面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涉及教育方面的要求就包括要构建一个开放、民主、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氛围在逐年的改善,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顽疾”。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根据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长期以往的教学活动分析可以看出,现今传统的带有滞后性的教学理念仍对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依旧植根于部分老师心中,在主观方面仍旧不愿放下为师独尊的陈旧观念,授课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2]。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只注重概念型的教学内容,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稍显僵化,整个课堂氛围死板、沉寂,学生也就失去了培养思辨力的氛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是思辨力形成的主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能力,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接受引导。学习怎样培养自己的思辨力,倘若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不公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了理性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和各持一论的雄情激辩,但就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堂状况来看,授课过程中,即便老师认真地对某一理论做出了思维引导,学生们却很难投入,学生们似乎很享受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也随之养成,课堂就形成了一种僵滞的氛围。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心理因素,因为习惯了这种秩序,所以害怕去打破它,教材和老师就是真理,这在大部分学生心中是圣经般的存在,即使心中有所质疑,也不愿去表达,害怕自己表达错误,不仅违背了自己心中的圣经,也会被同学取笑,更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所以他们相信不质疑就不会犯错误。这样的课堂怎么去培养思辨力呢?
基于以上对思辨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思辨力的培养涉及诸多方面,每一个因素中又存在着大小不同的问题,因此,作为思辨力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寻找到改善或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途径,只有通过模式的创新建构,才可以使思辨力的培养突破问题屏障而绝不是纸上谈兵。
培养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从培养学生对思辨意识的重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完善、思辨氛围的培养、学生思辨力内外转化的能力等诸方面予以创新。
(一)系统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增强学生思辨的学习力
1.转变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重视思辨意识的培养
“真正关于学习的灾难,是你没有意识到你本该学习这项基本能力”,这句话对于思辨力的培养同样适用。要想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辨力,首先要让学生摒弃旧的不合理的学习思维方式,从意识上对思辨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学科性质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中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不能只去通过记忆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而要有意识地去分析、思考、判断这些原理中蕴含的哲理性和科学性,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现象的解析,不仅要了解现象就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还要思考现象也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可以曲折表现事物的属性特点,只不过它是违背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这样才能掌握现象这个概念的真谛,这样具有思辨意识的学习方式才是辩证的、合理的。思辨意识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领悟,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鼓励学生对学习中质疑的地方勇敢说不,而不是唯唯诺诺,将思维全部交给老师和教材,转变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所学知识进行延续发展,要从意识上重视思辨力,只有这样,思辨力的培养才能有机开展。
2.强化学生学习力,巩固思辨力培养
学习力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对于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决不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要通过提升思辨力培养的动力、毅力和能力来强化思辨力的培养。
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培养这项工程的加速器,在某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信念,动力匮乏就会使得培养过程犹如一潭死水。思辨力培养动力的提升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解思辨力后,能拥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才能让学生燃起思辨力培养的激情。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主动去了解思辨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也就会产生培养思辨力的自主动力。因为要真正做到思辨,就必须甘心忍受并延续那种不断思考的状态,而动力是最好的助燃剂[13];培养学生对思辨力产生一时的兴趣很容易,但要把思辨力作为基本能力进行长久的培养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毅力的持久性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作用,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辩,肯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疑惑或质疑的态度,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互动,双方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才会使学生产生思辨的浓厚兴趣。学生要对蕴含思辨性质的内容始终保持着思考和辨析的深度反应,只有求知欲的极度渴望和新鲜感才会触动不断思维的神经,动力、毅力、能力综合交替,思辨力的培养和巩固才会得到可靠保障。
(二)促进思辨教学综合完善,提升思辨力的培养深度
1.突破传统教学观念,鼓励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相关教材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大量丰富的思辨内容,教师要大胆突破传统教学的守旧观念和思维模式,要在既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发掘蕴含思辨性的理论素材,积极调动学生们潜在的或者已经具备的思辨意识,认识和把握学生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特点,这样才能清晰了解学生们的思维脉络,从而进行思辨培养的有力疏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循循善诱的平等姿态,不断鼓励学生摆脱书本至上的束缚。
在创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学生思辨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进行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分析、判断、处理并阐述结论,懂得通过自身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完善思辨教学的方法,拓展思辨能力深度培养
教师处在教育的关键地位,是因为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者。当然,思辨力的培养是否能顺利并且有深度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进行思辨教学的方法是否完善。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也是关键。
教师要在教学中懂得“因其势而利导之”的方法也就是善于运用疏通引导的方法,要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把心里的想法能够及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只灌不疏。在疏通的基础上对学生们正确的思想观点,要旗帜鲜明的给予肯定,对于显现出来的错误观点,要通过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上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学习中,要组织学生讨论,有部分学生会偏向物质,有部分学生也会偏向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所支持的理论依据,再与学生们一起思考讨论这些理论依据的真伪性,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疏通引导教学相比于强行的告诉学生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更有利于学生去接受,也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意识领域。
具有思辨性的教学方式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需要教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生活化的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中。如引导学生不能仅依据我国现今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而去对70、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甚至是价值判断作出片面的、不客观的评价,我国70、80年代的大学生是希望能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能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当时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而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倡导就业平等和就业自由观念,也更加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
(三)优化思辨培养环境,调动学生科学思辨的主动性
1.构建有利课堂思辨环境,营造思辨氛围
氛围,是与某一事物相关的动态因素的组合,良好的氛围是催化剂,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通过图2展示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思辨力的培养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都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图2 影响思辨力培养的相关性因素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分析如何营造思辨氛围。学校最能体现思辨氛围的培养就主要集中在课堂部分了,课堂教学事实上是一种师生互动。所以要形成良好的具有思辨氛围的师生互动,首先就得建立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改变传统师道为尊的观念,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主体,在课堂中积极发扬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勇敢发言,大胆表达自身观点,不怕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而沉默不语。要在课堂中时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运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与学生真诚交流,将学生内心想法调动出来,而不是逼出来,这对于思辨力培养氛围的构建是关键性的一步。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才会感知学生的思维结构。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还要善于营造一种愉悦舒适的课堂氛围。教师在严肃认真的授课过程中,偶尔迸发出来的幽默感会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幽默化的讲述理论,也会使枯燥理论具有生机与活力,更易被学生吸收和掌握,也会使得课堂氛围显得严肃而不失活泼,思辨力的培养在幽默教学中具有独特魅力,这样,学生对于思辨力培养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思维意识的交流与碰撞宽容以待,要帮助学生了解,在学习中犯了意识领域的错误,这是提升学习水平或能力的必由之路,前提是要多思多问和多辩,同时,老师应该亲身示范课堂中常犯的错误给学生,学生在作出充分思考准备、判断、分析后得出创新答案时,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而不是批评学生不应该有这种思维模式,要至始至终明白,只有营造一个宽松愉快但不违背科学原则的思辨课堂氛围,学生才会乐在其中,也能更好地为思辨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2.提倡外部思辨引导作用,牵引思辨力培养方向
学生思辨力培养氛围的营造除了与教师和学生息息相关,还需要家庭的关注和社会的引导等外部环境的综合牵引。
家庭的作用,往往容易在学生的思辨力培养研究中被忽视,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学生成长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离不开家庭。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认识呈现出一种渐趋稳定的思维状态。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结构和状态,家庭的作用仍至关重要,孩子在逐步了解社会后形成的各种疑惑和不确定,需要家长的关注和重视,家长要适时的帮助学生处理解决这些来自于不同方面的问题,并引导自己的孩子朝着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向靠拢,而不是漠然或者放任自流,认为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已经独立成人,不再需要父母的时刻关注。这种意识在我国高校学生的家长中普遍存在,高校学生涉世未深,面对多种诱惑,需要父母对于其内心思想的正面引导,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辨力,明辨是非善恶,而不被不良诱惑所伤害。所以,家庭是思辨力培养的氛围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社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引导趋势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思辨力的培养氛围。目前,我国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引进综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知、情、意、信、行五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只做理论知识的克隆版,要主动跟随时代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种社会人才需求范围的大环境,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产生直接有力的牵引作用,形成一种外部刺激,也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辨力培养的积极氛围。
(四)提高内外转化能力,实现学生思辨力培养的全面发展
1.内化吸收,发掘潜在思辨力
所谓内化,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帮助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心理因素和思维情感的中介,将教材中要求的良好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范畴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
实现对于蕴含思辨力的教材内容的内化吸收,需要经历四个环节。第一个是兴趣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积极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会将学生、教材与教师紧密联系起来,如果脱离,就会产生兴趣的消退,思辨力的培养就成空谈。第二个环节是注意,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感兴趣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产生注意力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时刻关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对需要思辨的内容重点关注。这样自身思辨力的培养才会得到正确的向导,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及时调整。第三个环节就是认知阶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过程中培养思辨力的重要一环,对知识的整合后,需要找到正确思维方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将知识进行分析和确认,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第四个环节是吸纳,学生应该在“知”的基础上,对已经获得的教育内容再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做出正确判断而最后进行自我摄取,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对所学专业课内容的内化吸收,在吸纳的过程中,发掘自身潜在思辨力。
经历这四个环节之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已被学生内化吸收,在知识内化的阶段过程中,思辨力的发掘和运用对于学生知识内化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学生要学会如何在知识的内化阶段将自身潜在的思辨力进行发掘和培养。
2.外化释放,完成思辨力的飞跃
内化吸收之后,就必然要实现外化释放,这里的外化就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将良好的思想意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以意志为中介,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基本矛盾转化的二次飞跃,主要解决的是知与行的矛盾,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否将自己所学知识得到完美释放。
在外化过程中,怎样完成思辨力的飞跃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从内部条件来说,学生需要依靠自身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科学合理的思辨意识,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会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产生评判作用,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做出选择作用,这两种作用如果发挥得好,就会实现外化过程中完成思辨力飞跃的内部条件[14];当然,外部条件自然是选择适当时机,这种时机是指学生在经历了理性思维的启迪影响下、情感意识的充分调动激发、还有平常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基本的思维训练和行为训练下,这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样的时机才能满足完成思辨力飞跃需要的外部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最终培养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在将知识内外转化过程中完成思辨力的飞跃,实现内化阶段思辨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教学才算有了成效;实现外化阶段思辨力的培养,学生才会完成自己所学内容确立的最终价值目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途径去发掘和培养思辨力,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或者说是界限——科学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培养的方法当然也很繁多,然而,脱离了科学的范围与界限,就容易出现思维的极端,形成非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我们需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高超的科学思辨能力,但要防止“走火入魔”,使思辨力培养异化为怀疑主义的温床。必须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始终坚持马克思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模式的建构,是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性研究和改革举措,有利于高校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更加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科学思维的养成,有利于该专业学生日后更加卓有成效的从事思想政治相关工作。
思政专业学生思辨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懈探索,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37.
[2]Iyer R.Literacy models across nations:Literacy and critical literacy i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in India [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2): 4424-4428.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4]杨曾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11-12.
[5]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以16号文件”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33-34.
[6]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1-22.
[7]韦诗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实践审视[J].探索,2012(1):11-1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李合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韦晓保.影响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与多维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一份调查报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72-75.
[1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66-68.
[12]王海建.协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J].探索,2013(1):8-9.
[13]郑世冰,曾令辉,罗永仕.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4-5.
[14]田岐立.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技能的路径[J].科教导刊,2012(4):16-17.
(责任编辑:彭治民)
Construction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Mod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UO Xiao-min,AN Na-na
(Divi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andResearch,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core competenc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ut the current cultivating situ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the reason lies not only in the cognitive barrier,but also the flaws of the training mode.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must lay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model,from the idea transformation,with the teaching reform as the basic way,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speculative force trai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cultivation
G641
A
1674-0033(2015)05-0018-09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5.004
2014-12-06
左晓民,男,陕西商州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