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祁子祥.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7):68-73.
Citationformat:QIZi-xiang.AnalysisofCorrelationBetweenUrbanizationLevelandThreeIndustrialStructure[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5(7):68-73.
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
祁子祥
(重庆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400054)
摘要: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依据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利用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证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长期的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城市化水平变化的Granger因,且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度高于第二产业。因此强调促进城市化进程应成为制定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出发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回归分析;灰色关联
收稿日期:2014-06-06
作者简介:祁子祥(198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07.012
中图分类号:F290
AnalysisofCorrelationBetweenUrbanizationLeveland
ThreeIndustrialStructure
QIZi-xiang
(CollegeofEconomy&Trade,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Chongqing40005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78 to 2012,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and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we proved tha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has long-term effect o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level degrees is higher than the second industry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tructure. And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urbanization;industrialstructure;regressionanalysis;greyrelational
一、引言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也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考虑到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高效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几乎同步进行(图1、图2)。
配第-克拉克定理与库兹涅茨的研究阐明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为二、三产业提供更多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中较高的消费水平和巨大的市场为二、三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提供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大危机之后,产业结构出现以服务部门比重剧升为特征的新变化,证实了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的论断。对此,西方经济学家毫不怀疑地将克拉克法则推延至20世纪70年代之后,提出了后工业化理论。其代表就是产业经济学家苏东水在《产业经济学》中提出:“产业结构理论的实质是用于指导现实经济发展的一门学科。”[1]
因此,在我国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分析和研究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是制定推进城市化进程正确决策的关键。
谢文蕙在《城市经济》一书中从历史经济角度论证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的推动作用[2]。但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相关性的实证文献大多将产业结构作为城市化的影响因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与城市化的相关性。蒋贵凰则通过回归模型,测度了各产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的强弱[3]。刘博轩用回归分析证实了我国工业增加值与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4]。王涛特别针对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格兰杰因果关系[5]。刘博轩提出目前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很大偏差,现有的产业结构低服务化、低就业弹性、低需求弹性,不能满足城市化中的就业需求和收入增长期望,应借助结构转换力推动城市化的持续发展[4]。
但是此类文献并没有将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一般动因加以分析,并且仅仅依靠回归分析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各个阶段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协同状况。基于这个考虑,本文试图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中体现出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二、三产业的协同性做进一步实证研究。
图1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和
图2 城市化水平
二、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首先农村和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的进程主要取决于农业能够为工业提供的粮食积累和资本积累,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6]。但是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富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他们在乡村中的生产投入基本是低效或者无效的,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劳动力不得不进入城市[7]。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集中,企业为了追求规模化和聚集也集中在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规模扩大创造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此,为了综合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体现出第一产业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和集中在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规模扩大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并且考虑到选取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选取城市化率(城市人口与总人口比值)表示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与总就业人员比值)表示富余劳动力对城市化的推动,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比值)表示第二、三产业规模扩大对城市化的拉力。
令Z=[Y,X1,X23]T,用Y表示城市化率,用X1表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用X23表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和,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2.单位根检验
ADF单位根检验最佳滞后阶数按照SIC(SchwarzInformationCriterion)准则确定,SIC值越小,则滞后阶数越佳。检验形式(C,T,L)中,C、T、L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如(C,0,0)表示有常数项、无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为0;(C,T,6)表示有常数项、有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为6,依此类推。检验结果见表1,可见Y、X1、X23均为I(1)过程。
3.协整检验
(1)根据无约束(unrestricted)水平VAR模型确定协整阶数L
确定水平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从较大的滞后阶数开始,通过对应的LR值、FPE值、AIC值、SC值、HQ值等确定。考虑到样本区间的限制,我们从最大滞后阶数L=4开始,并根据LR、FPE、AIC、SC和HQ值选择最佳滞后阶数为4,见表2。
(2)协整向量个数r的检验
使用Johansen的特征根协整检验,检验时假设含截距项、不含时间趋势项。根据表3 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拟检验的5个变量之间在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1个协整关系,即 r=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说明: ***、 **、*分别代表在1%、5%和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2 水平 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说明: **代表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表3 协整向量个数 r的检验结果
说明: ***代表在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3)协整方程
标准化协整向量为(1.000 0,0.558 5,-0.538 3,C),对应的协整方程(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为:
(1)
协整方程的估计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城市化动力分析,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回归系数应为负数,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回归系数应为正数,根据协整方程(1),实证结果符合经济学原理。因此,1978—200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与城市化率呈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
4.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其诊断检验
给出关于ΔY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见表4。
表4 协整向量个数r的检验结果
说明:(1)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2) ***、 **、*分别代表在1%、5%、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在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得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之前,需要对其实施必要的诊断检验。根据表5的稳定性检验,有2个根为1(因为VECM的模型设定包含2个单位根),落在单位圆上,其他的均在单位圆以内,因此VECM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得以满足;LM自相关检验显示,LM1=7.629 6,P值=0.571 9;LM2=12.302 0,P值=0.196 8,故不存在自相关;White异方差(无交叉项)检验显示,χ2值=129.405 7,P值=0.262 8,故不存在异方差。
表5 VECM的稳定性检验结果
因此,VECM模型稳定且不存在设定偏差,根据VECM得出的因果关系是稳健、可靠的。根据表4,关于ΔY的误差修正模型的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0.104 0),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
5.Granger因果检验
以VECM模型为基础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如表6所示,其结果表明,在10%边际显著性水平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对城市化率具有Granger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上,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城市化率具有Granger影响。
表6 系统有关变量之间的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说明: ***、**分别代表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
1.模型说明
根据以上的回归分析的结论可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又意味着第二、第三产业有了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劳动力、更大的聚集效应和更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应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一个国家,一旦第二、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建立起来,城市化也就走上了稳定的发展轨道。城市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必然要求城市化与第二、第三产业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来判定城市化与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关联状况。
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其中,灰色关联度是指两个系统或两个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它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如果两因素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态势一致性高,则两者的灰色关联度大; 反之,灰色关联度就小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求个序列的初值像。令:
(2)
第二步:求序列差。
(3)
第三步:求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记为:
(4)
第四步:求关联系数。
(5)
第五步:计算关联度。
(6)
2.计算关联度
根据协整检验,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以及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说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经过进一步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城市化率具有Granger影响;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程度不断加强,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协同性高于第二产业。
表7 城市化率与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灰色关联度
实证分析检验出的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存在长期关系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相互作用。威廉·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人研究产业结果演进规律得出:产业结果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考虑到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移必然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城市就业机会,为乡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提供了生活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规模化和集聚效应共同构成的城市对企业的吸引力,反过来又促使了城市经济规模自我生长,以至于城市化劳动力加上从乡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也远远不能够满足需求,因此城市的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进程的协同性高于第二产业则是由于产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特性,相对于第二产业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会对相对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配套性服务的需求和生活消费性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地增加,而第三产业的多数行业普遍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服务”特性决定了第三产业会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协同性比第二产业更高。
三、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因,因此应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化的作用,合理利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确保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现阶段我国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缓解第一产业内部就业和第一产业土地保护的压力。我国应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支持第一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实现第一产业由产量目标向利润目标的转变,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第一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缓解第一产业内部就业压力;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在农村地区建立新兴城市,逐步形成一批相对集中分布、专业分工明确、具有地方特色和主导产业的第一产业园区,继续促进第一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同步进行。
2.第二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第二产业继续提高技术密集程度,这将减少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不利于城市化进程;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跳过大规模的制造业,直接大力发展与城市化关系更为紧密的第三产业,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实际上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坚持规模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培养和支持一批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且富有效率的现代企业,通过专业化企业对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追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城市中集聚,从而带动人口的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对传统行业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更多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生活型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各行业对市场体系、金融体系、能源供应网络、运输体系等外部环境和社会服务的客观需求,为生产性服务业赢得广泛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第三产业的拉动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3.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必须确保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预期的就业增加,其根本在于扩大就业的同时提高有效需求水平。目前,政府对第三产业中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和行业保护政策,导致第三产业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水平普遍较高,但吸纳的劳动力有限,而一般竞争性劳动服务业中虽然对劳动需求巨大,但是行业中个体私营企业工资水平则整体偏低,这导致了第三产业整体上的就业弹性偏低。因此应缩小第三产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制定最高工资标准,加大多劳动服务行业的投入,对劳动服务行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劳动服务业的工资在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的条件下得到保证;逐步打破垄断行业,建立完善的市场和监管制度,放宽第三产业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发挥活力,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对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和主要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往往对城市规模有较高要求,从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上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9-171.
[2]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7-46.
[3]蒋贵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动因[J].发展研究,2009(2):27-28.
[4]刘博轩.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方向[J].经济纵横,2012(10):80-83.
[5]王涛.论产业结构合理化[J].生产力研究,2009(14):19-21.
[6]詹懿.再工业化背景下的重庆市传统产业升级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6):50-54.
[7]王兵兵.山东省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9):121-125.
(责任编辑代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