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相关性
陈荔枝高轩1刘振红李茜1
(唐山市工人医院社区医疗部,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心脏猝死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
1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第一作者:陈荔枝(1965-),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病研究。
突发性心脏猝死是冠心病(CHD)相关死亡中最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大部分实验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的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却很少〔1,2〕。最新的研究显示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预测指标,其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而某些特定QRS波形态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信号〔3〕。突发性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可以为心脏外科相关手术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本研究分析静息性心电图O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市1 632名男性,年龄55~65(平均59.2)岁。均在2009年1~6月进行了标准的静息12导联心电图的检测,走纸速度为50 mm/s。QRS波持续时间是指从Q波起点(无Q波者用R波起点)至S波终点(无S波者用R波终点)的时间,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2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定义调取医院的病历或者电话回访来统计截止2014年4月底所有的死亡病例。心脏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24 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其诊断主要是基于病史、心功能评估及发病时的症状和体征等〔4〕。大动脉瘤破裂、肿瘤或者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心脏猝死均不计入。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对风险因素分析的多变量COX回归模型。
2结果
2.1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的特征QRS波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104 ms。相对于101~110 ms的时间段,>110 ms的研究对象中CHD患者的比例增加了30.8%,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升高了14.4%,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增加了210%,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增加了40.3%,有显著差异(P<0.05)。而各组持续时间哮喘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静息性心电图QRS波持续时间的特征(%)
与101~110 ms比较:1)P<0.05
2.2突发性心脏猝死发病的危险因素92例心脏性猝死,其中86例(93.47%)发生在院外,而仅有6例发生在院内。QRS波持续时间、既往的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和冠心病均为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P<0.05)。哮喘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发生无显著差异。见表2。
2.3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相关性QRS波持续时间与突发性心脏猝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QRS波持续时间每增加10 ms,突发性心脏猝死的相对风险便会增加,以持续时间<100 ms的区间作为相对风险的参考,101~110 ms的区间的相对风险为1.73(1.08~3.65)(P=0.031);而>110 ms区间2.68(1.45~4.92)(P=0.001 6)。
表2 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
3讨论
突发性心脏猝死具有发病急和病情进展快速等特点,抢救不及时将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5〕。因此,建立评估体系筛选出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特别的监护以及相关急救知识的培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静息性心电图QRS波的持续时间诱发突发性心脏猝死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QRS波持续时间延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突然衰竭,引起突发性的心脏猝死,也有报道显示QRS波持续时间延长可能是通过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途径来激发心脏猝死,其更确切的机制仍需深入研究〔6〕。
综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如果伴随有QRS波持续时间超过110 ms,将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极高危人群。静息性心电图QRS波的持续时间可以作为突发性心脏猝死的简单易行的危险预测因素,对于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对QRS波的持续时间进行常规的分层和评估。
4参考文献
1Goldberger JJ,Cain ME,Hohnloser SH,et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n/heart rhythm society scientific statement on noninvasive risk strat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committee on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arrhythmias and council 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J〕.Heart Rhythm,2008;5(10):1-21.
2邢冰琛.心脏性猝死的急救及预防〔J〕.黑龙江医学,2012;10(36):730-1.
3Kurl S,Mäkikallio TH,Rautaharju P,etal.Duration of QRS complex in resting electrocardiogram is a predictor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men〔J〕.Circulation,2012;125(21):2588-94.
4Tunstall-Pedoe H,Kuulasmaa K,Amouyel P,etal.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oronary death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NICA project.Registration procedures,event rates and case-fatality rates in 38 populations from 21 countries in four continents〔J〕.Circulation,1994;90(1):583-612.
5Chandra N,Bastiaenen R,Papadakis M,etal.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thletes: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diagnostic dilemmas〔J〕.J Am Coll Cardiol,2013;61(10):1027-40.
6Narayan SM.T-wave alternans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o ventricular arrhythmias〔J〕.J Am Coll Cardiol,2006;47(2):269-81.
〔2015-01-05修回〕
(编辑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