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 劲(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商贸旅游系 重庆 402160)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这期间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成为各方面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现代流通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产业,包括了涉及流通活动的综合主体市场,包含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种流通要素。因此可以看出现代流通业包含了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行业。但是很多学者在研究现代流通业时主要是针对传统流通业的范围进行分析,即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物等流通业。这个范畴相对现代流通业的实际范畴要小很多,其研究的结果也会出现局限性。实际上,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经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现代流通业已经逐渐与信息业进行融合,形成更加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流通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有少数学者进行研究,但其研究的范畴也主要是基于传统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在此本文将打破传统流通业的局限性,深入分析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
第一,我国现代流通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现代流通业的定义,第三产业绝大部分为现代流通业的范畴,因此可以根据第三产业分析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089亿元,占我国GDP的33.57%,对GDP的贡献率为28.5%。而到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306739亿元,相比1996年增长了14倍,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8.19%,增加了14.62个百分点,其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8.9%,增长了20.4个百分点。从增长率看,自1995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增幅要大于经济增长速度,20年年均增幅约14%。实际上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国现代流通业的增长势头非常旺盛。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27.19万亿元,是20年前(1995年)的11.5倍,年均增速超过了15%,这是流通业快速发展的结果。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增速并没有放缓。2014年GDP的增速为8%,而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的增速依然保持在20.97%,并且近四年的年均增速超过了25%。因此可以看出,现代流通业正呈高速发展态势。
第二,流通主体多元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批发企业超过9万个,规模以上零售企业超过8万个,连锁企业门面数量超过20万个。我国流通企业涉及多种类型,如全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如规模以上批发企业中有8.7万家内资企业,有0.26万家外资企业,有5.4万家私营企业;规模以上零售企业中有7.8万家内资企业,984家外资企业,4.5万家私营企业。流通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资产总额超过20万亿元,其中内资企业超过18万亿元,外资企业超过1.6万亿元,私营企业超过2万亿元。至今有50多家连锁企业入驻我国各个省市,营业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世界大型物流企业Fedex和UPS早在10年前就开始在我国开展物流业务,美国HAVI Logistics和日本宅急送已经在我国物流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流通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2013年我国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达到了1140万人,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5.6%;快递业从业人数超过了800万人,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1%;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超过500万人,年增长速度超过了8%。据估计,现代流通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超过50%,其中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就超过了40%。
第三,流通成本占整个商品成本的比重较高,流通业在商品交换环节中显得非常重要。根据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13年全国重点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工业企业401家,批发零售企业125家,物流企业543家)物流状况和物流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所有企业物流成本较上年增长了10.1%,增速虽然回落,但依然保持增长趋势,其中运输成本增长9%,管理成本增长12.5%,仓管成本增长9.9%,利息成本增长3.9%。在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47.9%,仓管成本占36%,管理成本占16%。批发零售业物流费用率超过8%,依然比较高,较日本等发达国家高3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18%,较世界平均水平超过6.8个百分点。就流通成本而言,如果按照商品出厂价格与零售价格相比来核算,出厂价格占零售价格的20%左右,也就说零售价格中80%的成本来自于流通环节。也可以说,商品中80%的利润被流通环节分享。
表1 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的ECM估计
表2 传统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格兰杰检验
第四,电子商务在现代流通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交易额超过13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了30%,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7%,较2013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我国电商服务企业已经超过了1.2万家,电商企业超过3.4万家,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超过1900万个,个人网店数量超过1000万家,团购网站超过3500家,投资规模超过50亿美元。并且大部分企业为新兴企业,成立时间较短。据《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的企业成立不足1年,31.7%的企业成立时间为两三年,35.9%的企业成立4年,27.5%的企业成立时间为5年。可以看出,电商企业的新增势头非常强劲,数量不断上升,同时电商企业虽然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但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截至2014年直接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260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1700万人,并且随着电商企业数量的增多,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增加职位超过9万个。因此,电子商务已经在商贸流通行业不可缺少。
本文在分析现代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的成果,认为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应该首先从分析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其次研究传统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这二者的基础上,得出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现代流通业包含了第三产业的绝大部分产业,因为可以通过验证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来验证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至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DSC)与GDP的20年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数据之间的异方差,因此变量变成LDSC和LGDP,由于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发现,在二次差分下两个变量都归于平稳,因此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LGDP为因变量,以LDSC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得出系数为0.8908,因此可以得到误差修正项ECM=LGDP(-1)-0.8908LDSC(-1)。然后以误差修正项、D(D(LDSC))为自变量,以D(D(LGDP))为因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与GDP具有显著地相关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发现,第三产业是引起GDP变化的原因,拖尾大概率为0.0880,因此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GDP不是引起第三产业变化的原因。因此可以看出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单项因果关系。
传统流通业的发展情况用五个指标进行反映:邮电业务量(YD)、快递量(KD)、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SX)、货物运输量(HW)和旅客运输量(LK)。对数化后,变量变为邮电业务量(LYD)、快递量(LKD)、社会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LSX)、货物运输量(LHW)和旅客运输量(LLK)。数据引用《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至2014年相关数据。对指标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发现,所有指标在二次差分下都归于平稳,因此可以进行计量分析。分别对相关指标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格兰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会引起邮电业务、游客运输量、社会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总额的变化,快递业务量、货物运输量会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化。因此,可以看出传统流通业不同的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同,但是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可知,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相互都存在影响,但是现代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这说明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正向作用。从理论分析而言,二者的关系具体如下:
第一,现代流通业是先导性产业,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发展能力。现代流通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其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市场经济发展如何,实现生产和交换离不开流通业。流通是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消费者是否可以按时保质保量的获得商品需要依赖流通业的质量和效率。流通为生产提供了条件,决定了生产是否继续或者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市场交换是生产的前提,也就是说商品能够顺利流通进入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决定了生产的内容和规模。并且维持生产需要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也需要依赖商品流通获得。实际上可以说,只要有交换,必然有流通,必然有流通业,所有要素要在市场上交换必然经过流通业实现,如消费者吃饭要经过餐馆,大米进入餐馆需要物流运输业、大米批发和零售业。大米无法进入餐馆,即使有消费者,也无法实现交换。市场交换是实现经济的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的基本内容。作为先导性产业,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状态、发展效率决定了生产与交换的效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速度。
第二,现代流通业是经济的重要内容,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根据现代流通业的现状可知,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截至2014年已经达到了48.9%,其占GDP的比重也达到了48%。因此,现代流通业已经成为经济内容的半壁江山,并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流通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实际上流通产业是服务性产业的同时,也是生产性产业。按照传统理论,只有实际上生产物质性产品的劳动构成市场交易,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性产品越来越多,服务性产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部分。很多服务性产品也是在流通的过程中产生和创新。此外,现代流通业也是我国经济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批发零售业从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40%,而现代流通业就业人数的占比预计超过70%。庞大的就业人数凸显了流通业的影响力,也反映出其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力。一旦流通业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我国失业率攀升,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经济的基本驱动力是生产、投资和消费,不是流通。这说明流通不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流通业的发展总是基于生产和消费的需求。无论是运输业、物流业,还是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其基于的是生产所得的物质基础。消费决定生产,因此流通业是为了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这是局限性和市场空间。当流通业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求时,其就存在发展和提升空间,才能够不断创新。如果生产和消费萎缩,那么流通的物质减少,流通业也会萎缩。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潜力。从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和贡献率可以看出,经济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占比越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越高。在20世纪以前,我国经济水平较低,物质丰富程度有限,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有限,流通业的规模也受到限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通业迅速发展,并在物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其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这可以以美发店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进行对比。一般的洗发水只要0.5元/包,但是在理发店洗头就需要耗费50元左右,一瓶染发剂只要20元,但是染发一次需要好几百元。因此,在流通行业,物质在流通过程中附加了较多的人工服务,价格翻了几番,这也是很多产品在零售价格中出厂价格占比不到20%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区域经济与现代流通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实际上我国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现代流通业发展却不足,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流通在市场中完成,体制的科学性决定了市场的公平性、高效性和有序性。我国市场流通体制一直在不断完善,但最根本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即政府过于干预市场机制,从而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
物流运输业发展不足,成本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是我国流通业发展的严重障碍。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应该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加快中小物流企业的重组与兼并,提高物流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物流运输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村市场是流通业发展的薄弱区域,大部分乡镇只能凭借邮政进行基本的物流服务,缺乏完善的、多元化的物流体系。农村的流通市场非常不完善,这导致其物资和服务的供给水平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传统流通模式只有与互联网进行良好的结合,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我国电商交易的政策与法律体系非常不完善,这导致电商市场流通非常不规范,各种违规产品泛滥,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泛滥。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电商发展。
1.王晓秒,薛晓光,高秀春.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趋势与经营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3(33)
2.王德章,约翰·亚当斯,宋德军.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商业研究,2006(24)
3.王淑贤.流通业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曹俊.四川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5.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
6.宋德军.流通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作用及发展趋势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经济师,2007(8)
8.王德章,宋德军.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10)
9.王德章,朱艳丽.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06(2)
10.潘平,王利霞.现代流通业就业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