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娟,吴珂珂,Dominique R.Jolly
(1.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2.SKEMA Business School,Sophia-Antipolis 06902,France)
企业创新战略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基于电子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
单 娟1,吴珂珂1,Dominique R.Jolly2
(1.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44;2.SKEMA Business School,Sophia-Antipolis 06902,France)
以往关于企业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侧重于分析不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创新战略对两者的中介作用。基于以往文献,文章提出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长三角地区215家电子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理论假设。研究发现:Lall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在中国情景下,被进一步分为六个子维度:与创新有关的投资能力、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外部网络联结能力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产品创新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该研究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及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与建议。
创新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企业绩效;电子制造企业
全球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全球企业竞争的格局,同时带给各国企业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彼此之间技术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不得不通过新产品的持续创新来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1]。企业战略的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和知识基础观(Knowlege-based view)认为,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信息、技术等知识资源,开展持续的创新活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以往的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3],但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4]。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的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例如很多学者用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他们认为高投入的研发活动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其他创新活动的支持(如在技术吸收和改进方面的投入),单纯的研发投入往往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5]。所以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有待于补充和完善。首先,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对其进行衡量?其次,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仍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支撑。最后,对这两个变量的影响路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近几年,有学者认为产品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6],而技术创新能力能否通过产品创新而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在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基于企业的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长三角地区215家电子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进行实证研究,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丰富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指导与建议。
以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强调了企业发展不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致力于消化、使用、适应和改变现有技术方面有效地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7]。我国学者魏江[8]将其定义为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和资源,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实质也就是各种技术资源和能力的积累、获取和使用。技术创新能力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过程中用以衡量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例如,韩国学者Kim[7]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遵循三阶段模式——获得、消化吸收和改进。赵晓庆和许庆瑞[9]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遵循从仿制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谢伟[10]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生产能力的形成,再进化到形成创新能力。
为了研究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维度,本文将以Lall[11]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投资能力(investment capability)、生产能力(production capa⁃bility)和网络联结能力(linkage capability)为起点,分别研究这三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一)技术投资能力、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
Lall将企业的技术投资能力(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capability)定义为企业识别、准备、获取技术以及设计、建立、使用新设备的技能。一个企业在不同创新活动中的投入(如研发投入、购买专利、技术培训等)反映了它对知识积累的重视,从而不断给其带来新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创新。Bell等[12]认为企业的技术投资不仅包括正式的研发活动,而且应该包括对不同类型的设计、产品和流程工艺的投资。另外,有些无形的技能和知识只能通过投资学习(如员工培训)来获得。企业投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很多论据所支持。例如Zahra等[13]认为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投资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Voudouris等[14]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技术投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创新能力。陈德智等[15]则以四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多案例的研究发现指出不同的技术战略通过研发投入结构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持续投资可以产生一些创新产品,企业通过对这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可以为其带来竞争优势。另外,企业对研发的不断投入也可以使其有效地开发一些无形技术资产,从而有利于技术学习的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企业对不同创新活动的投资可以提高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二)技术生产能力、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
Lall认为技术生产能力(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capability)不仅影响劳动力和资本的生产率,而且影响着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生产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过程工程(process engineering)、产品工程(product engineering)和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过程工程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活动。产品工程指的是为生产产品或改进产品的规格(如产品设计的吸收、产品质量的改进和产品的基础研究等)所需要进行的活动。工业工程则涉及所有监督和控制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活动。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应定义为涉及这三种工程活动(过程、产品和工程)的所有技能。这些生产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一起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2]。例如Zahra等[13]的研究指出企业的技术生产能力能带动企业的产品创新,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企业技术生产能力的不断积累可以提高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三)网络能力、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
网络联结能力(linkage capability)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16-17]。Veronique[18]将网络定义为企业与销售商、供应商、承包商及其他合作者之间的商业关系的集合。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认为,企业网络是企业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影响企业资源获取与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Mina等[19]以服务行业为例,指出越来越多的服务性企业也开始采用开放式创新战略,因为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企业与外部的网络联结能力也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企业的外部联结(external linkage)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激发创造力,降低创新风险,加速或提高创新的质量,从而大大提高企业从创新中获得的收益。因此,企业的网络联结能力可以定义为企业从内部其他部门、客户、供应商、咨询机构、大学及其他研究院所等获取信息和技术的能力[20]。
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企业积极参与R&D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的提高[21]。何亚琼等[22]通过对我国中关村中小企业的调查分析指出,网络关系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企业网络关系建设,可以极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孔凡柱[23]通过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家内部的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Love等[24]的研究也指出企业的外部网络联结,特别是与顾客、供货商和其他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企业网络联结能力的不断积累可以提高产品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
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有助于适应市场和技术环境的演化。就企业战略而言,产品创新一直是科技型企业的关键战略,它对企业的绩效乃至竞争力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对产品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存在颇多争议。Chandler[25]认为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具有负的相关性。事实上,Strecker[6]通过对文献的总体回顾后发现,以前的实证研究大约三分之二都认为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存在正的相关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论述,本文初步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由于本研究各变量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及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难免存在误差,而结构方程模型不仅有能力在估计过程中说明测量误差,也可以分析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因此本文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测度与数据收集
结合文献与本文的研究目的,技术投资能力的测度量表主要借鉴Flor等[5]的研究,共7个题项。生产能力的测量问题参考了Christensen[26]和Lall[11]的研究成果,共8个题项。网络联结能力的测度量表主要借鉴Lefebvre[27]和Caloghirou等[21]学者的研究,共8个题项。产品创新借鉴了Sarin[28]、Zhou[29]和Lages等[30]学者的研究,共6个题项。企业绩效参考了Flor[5]等的量表,包括4个题项。本文采用“Likert七点评分尺度打分法”分别对上述33个题项进行了测度。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我们首先将原始问卷发放给科研、企业和政府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及政策制定者,请其反馈修改意见,并结合理论与反馈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选择上海、苏州、杭州三地各5家企业,进行问卷的测试,并进一步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企业进行问卷调研。为了避免行业类型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问卷发放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长三角的电子制造企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的问卷215份,回收率为35.8%。本文主要使用频数分配等方法对样本的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与同行相比的规模、企业产权性质等,见表1所列。
表1 样本统计
(二)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为了检验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分别对研究的5个变量(投资能力、生产能力、网络联结能力、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先通过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然后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信度方面,本文用Cronbach's Alpha,Rhô of Jöreskog和因素分析累计解释量作为评价指标,以判断潜变量测量的信度水平。数据结论显示(见表2),所有潜变量的α值介于0.71~0.91之间,Rhô of Jöreskog的值介于0.80~0.91之间,均大于0.7的理想水平,因素分析累计解释量都大于或接近0.50,说明研究对潜变量测量的信度水平比较高。
在效度检验方面,因为本研究的问卷参考了过去学者相关研究问卷,根据试测结果进行了部分修改,并经由相关学者专家的认定,所以本问卷理论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技术投资能力(IC)、产品创新(PI)和企业绩效(FP)均为单一维度变量,而技术生产能力则被分为三个子维度,笔者根据各维度的特征分别将其命名为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experience-based ca⁃pability),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research-based ca⁃pability)和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duplicative-based capability)。同样,网络连接能力在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中也被分为两个子维度:外部网络联结能力(external linkage capability)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internal linkage capability)。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同时,本研究各变量中各因素的区分效度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表2 本研究各变量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使用AMOS软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对量表的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进行评估。通过最终的测量模型,可以得出:模型卡方值与自由度比值为2.939,小于5.0理想水平;GFI为0.934,AGFI为0.903,均超过0.9的标准值;RMSEA为0.075,小于0.08理想水平,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见图2)显示各统计检验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假设模型的适配度较佳。
表3中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①六种技术创新能力均对产品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投资能力(β=0.152,P<0.1)、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β=0.297,P<0.05)、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β= 0.470,P<0.01)、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β=0.264,P<0.05)、外部网络能力(β=0.749,P<0.01)和内部网络能力(β=0.524,P<0.01);②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β= 0.814,P<0.01)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1、H2、H3及H4获得支持。
另外,统计分析结果还显示,在六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外部网络联结能力(β=0.749)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β=0.524)对产品创新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β=0.470)。在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三个衡量产品创新的指标(PS4、PS1和PS5)特别解释了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①PS4指的是“我们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独特的技术属性和特征”(0.80);②PS1指的是产品质量(0.73);③PS5指的是“跟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在产品属性、特征上都带给顾客不一样的享受”(0.72)。
图2 被验证的最终模型
表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这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在西方文献中非常重视的一些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对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有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以Lall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投资能力、生产能力和网络联结能力)为起点,结合我国215家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Lall的技术创新能力三维度在中国情境下被进一步划分为六个子维度:与创新有关的投资能力、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外部网络联结能力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产品创新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构建了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创新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的方法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模型,以期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衡量、测评和发展的实践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本文的结论,得出如下一些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1)企业在重视内部研发投入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外部网络联结能力(与外部供应商、客户、各类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和内部网络联结能力(企业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能力)对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各个要素的综合组合和发展,既需要内部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也需要外部网络资源的有效支撑。如何以及能否寻找到优秀适合的合作伙伴是企业创新战略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31]。因此,企业应着重发展与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合作的能力,积极开拓多种合作渠道,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各方面要素的有机融合,不断实现对企业原有知识的更新与替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从而在行业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2)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产品创新战略的重要性。企业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投资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网络联结能力)通过产品创新战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企业产品创新和产品质量在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通过产品创新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
(3)企业在重视R&D投资的同时,也要注重在一些非R&D相关活动(non-R&D innovation activi⁃ties)的投资支持[32]。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见图2)表明对企业技术投资能力影响最大的三个指标分别是IC6(已有生产流程、产品等技术改进方面的支出),IC7(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方面的支出)和IC5(技术吸收投入)。这意味着企业在已有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吸收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投资对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事实上,对仍在技术追赶中的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是采取研发创新战略(在研发上投入),还是选择非研发创新战略(在技术的改进和吸收上投入),或采取所谓的混合战略(Mix Strategy)[33]。笔者认为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源的局限性,根据情况适当选择混合战略不失为一种有效和低成本的策略。同时,企业应该积极投身于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合作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有助于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
(4)中国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技术模仿战略,并有相应的内部柔性组织结构辅以支持。跟传统研究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不同,我们的研究将与创新有关的生产能力分为基于经验的生产能力、基于研发的生产能力和基于模仿的生产能力。这种根据创新的复杂程度来划分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从另一个角度评价和衡量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改进现有产品和模仿业内同行引进或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企业的发展初期。技术模仿战略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初期快速地获得市场份额,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而为了实现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企业需要不断地投资于内部的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并有相应的内部柔性组织体系辅以支持。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拓展:第一,研究控制变量,如企业规模、产权性质对“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第二,研究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是否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第三,本研究主要聚焦对产品创新和企业绩效影响的内部因素上,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关注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影响。
[1]Love J H,Roper S,Vahter P.Dynamic complementarities in innovation strategies[J].Research Policy,2014,43(10): 1774-1784.
[2]Zahra S A.Technology strategy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a study of corporate-sponsored and independent bio⁃technology ventur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6,11(4):289-321.
[3]Jonker M,Romijn H,Szirmai A.Technological effort,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 case study of the paper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West Java[J].Techno⁃vation,2006,26(1):121-134.
[4]Camison C,Villar-Lopez A.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5]Flor M,Oltra M J.The influence of firm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n export performance in supplier-dominated in⁃dustries:the case of ceramic tiles firms[J].R&D Manage⁃ment,2005,35(5):333-347.
[6]Strecker N.Innovation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publicly listed firms[M].Germany:Ga⁃bler Edition Wissenschaft,2009.
[7]Kim L.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Learning[M].Boston: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8]魏江.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1996,17(1):22-26.
[9]赵晓庆,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J].科研管理,2002,23(1):70-76.
[10]谢伟.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J].科研管理,1999,20(4):1-7.
[11]Lall S.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J]. World Development,1992,20(2):165-186.
[12]Bell M,Pavitt K.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industri⁃al growth:contrast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3,2(1): 157-210.
[13]Zahra S A,Covin J G.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focus,technology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J]. 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1994,6(1):39-53.
[14]Voudouris I,Lioukas S,Iatrelli M,et al.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vestment:impact of intern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networking and investment's strategic importance[J].Technovation,2012,32(6):400-414.
[15]陈德智,吴迪,李钧,等.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结构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4):67-81.
[16]赵炎,王琦,郭霞婉.战略联盟企业间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108-112.
[17]胡雅蓓.现代服务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江苏百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2):5-9.
[18]Veronique Schutjens,Erik Stam.The evolution and nature of young firm networks: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es,2003,21(2):115-148.
[19]Mina A,Bascavusoglu-Moreau E,Hughes A.Open service innovation and the firm's search for external knowledge[J].Research Policy,2014,43(5):853-866.
[20]Griffiths W,Webster E.What governs firms-level R&D:in⁃ternal or external factors[J].Technovation,2010,30(7/8): 471-481.
[21]Caloghirou Y,Kastelli I,Tsakanikas A.Internal capabili⁃ties and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f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J].Technovation,2002,24(1):29-39.
[22]何亚琼,秦沛,苏竣.网络关系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2005,18(6):18-23.
[23]孔凡柱.企业家内部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跨功能知识整合的中介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8): 97-148.
[24]Love J H,Mansury A M.External linkages,R&D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US business services[J].Industry& Innovation,2007,14(5):477-496.
[25]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9(4):331-349.
[26]Christensen J F.Asset profile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1995,24(5):727-745.
[27]Lefebvre E,Lefebvre L.Competing internationally through multiple innovation efforts[J].R&D management,1993,23(3):227-237.
[28]Sarin S,Mahajan V.The effects of reward structur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func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2):35-53.
[29]Zhou K Z,Gao G Y,Yang Z,et al.Developing strategic ori⁃entation in China: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arket and innovation orienta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8):1049-1058.
[30]Lages L F,Silva G,Styles C.Relationship capabilities,quality,and innov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expor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9,17(4):47-70.
[31]李浩,胡海青.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创新类型——基于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4):154-161.
[32]Barge-Gil A,Jesus N M,Santamaria L.Hidden innovators:the role of non-R&D activities[J].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2011,23(4):415-432.
[33]Hervas-Oliver J L,Garrigos J A,Gil-Pechuan I.Making sense of innovation by R&D and non-R&D innvovators in low technology contexts:a forgotten lesson for policymakers[J].Technovation,2011,31(9):427-446.
[责任编辑:张兵]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Strateg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ese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Firms
SHAN Juan1,WU Ke-ke1,Dominique R.Jolly2
(1.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2.SKEMA Business School,Sophia-Antipolis 06902,France)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strateg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ign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 on both.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this study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TICs)-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corporate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work is carried out on the sample of 215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firm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The method of SEM is us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ree dimensions of TICs proposed by Lall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six dimensions un⁃der Chinese context:investment capability related to innovation,experience-based production capability,research-based production capability,duplicate-based production capability,external network linkage capability and internal network link⁃age capability.Different TICs influence corporate performance via product innovation.The study enriches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provides dir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selection of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for Chinese firms.
innovation strateg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product innovation;corporate performance;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firms
F273.1
A
1007-5097(2015)02-0130-06
10.3969/j.issn.1007-5097.2015.02.021
2014-05-1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S007);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12PJC012);上海大学创新项目
单娟(1984-),女,山西临汾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战略与营销;
吴珂珂(1989-),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Dominique R.Jolly(1960-),男,法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