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将,杨芹芹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华东经济
上海市金融发展对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郭 将,杨芹芹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基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经典理论和作用机制,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体系、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金融相关率
经济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目标,其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标志。然而从深层次看,区域经济发展是依托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的,因此,在考虑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时,必须把重点放在作为经济增长点的产业优化上。
在这个过程中,区域金融参与其中,并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日益融合,促进了企业的集中与竞争,同时产生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二,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健全,有效的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和信用催化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三,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了产业整合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补偿机制的形成,改善了企业在创新时面临的资金困难的窘境,有利于技术进步,促使先进技术和生产力协调发展,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区域金融的发展能够影响资金流向的变化,调整区域生产要素的分配,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金融程度在不断深化,规模日益扩大,机制逐步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的经济增长也遭遇了一定的瓶颈,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优化。因而,通过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在明晰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后,运用区域金融发展来调控和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它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国外经济研究的永恒主题,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经济体系,但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还不是很完善。金融发展理论根据思想流派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①金融结构论。Goldsmith(1969)开创性地用金融相关比率(FIR)衡量金融结构发展程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认为金融规模与结构的差异是解释各国金融发展和经济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的基本功能在于合理安排储蓄和投资、有效地配置资金,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并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相关率不断提高但有限度,经济发展至一定程度,产业发展重心改变,速度更替。②金融抑制论。Mckinnon和Shaw(1973)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通过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投资的利率弹性为正值。金融发展可以提高实际利率,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以此促进经济增长。③金融功能论。Merton(1995)和Levine(1997)从金融功能入手,依据80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选取4个金融中介指标和4个经济增长指标,通过实证手段研究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系统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储蓄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施加公司控制、促进风险管理、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加速资本积累的速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结构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国内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研究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希望找到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有效措施。在宏观层面上,范方志、张立军(2003)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具体实证分析了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认为各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的拉动作用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差距是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1]。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特点,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在东部、中部和全国范围内人均金融资源的增长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在西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稳定的关系[2]。在微观层面上,蔡红艳、阎庆民(2004)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的影响,计算出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成长性指标,研究了资本市场内的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着重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研究,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只是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被简单提及,没有进行详细而深刻的论证,同时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的界定还不明晰,因此,本文将重点剖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途径,并以上海市为例,引用明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寻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3]。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上海进入了金融业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日益健全的金融机构和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吸纳资金的能力不断增强,并按照经济原则使储蓄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高效流动,调整资源配置状态,提高投资效益和要素生产率,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从萎缩部门向新兴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Goldsmith认为金融的发展是金融结构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直被视作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其定义为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总量与实物资产价值总额(即国民财富)之比,如果将存款资金存量及其变化看作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果,那么贷款资金的配置就是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贷款存量也是各地区的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而在区域层面,如果不计流通中现金的影响,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相关指标对金融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在95%以上[4],这与我国的金融资产绝大部分以银行存款和贷款形式存在的事实相符,所以本文借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立、王子明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表示金融资产总量的方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L+S)/GDP,其中L表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S表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为区域生产总值)代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5]。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存贷款余额的数值越大,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其金融相关比率越高,反之亦然。图1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金融相关率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
图1 上海市区域金融发展水平
自2005年以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2005年的4.382 6上升至2013年的5.259 4,且从2008年至今,这种上升的幅度更为明显,说明上海市的金融活动较为活跃,区域金融蓬勃发展[6]。同时上海市每年的存贷款余额均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上海市的金融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表明上海市的金融机构吸纳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在逐步提升,金融结构合理,环境相对安全,整个金融体系正在稳步健康发展[7]。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备受瞩目。上海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进行了三次工业改组,使产业结构逐步从重化工业到轻工业再向服务业调整,率先实现以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化,1990年以来的浦东开发又加快了这一进程的推进,在开发开放的重要契机下,制造业开始经历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迅速转型,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扩展,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服务能力强化,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1999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大关,意味着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开始以服务经济为主,2012年,比重首次超过60%,基本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开始到基本形成,上海用了12年时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8]。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情况是三次产业的产值均在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占比在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之和相应上升,但由于地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不同,各区域的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并未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因此,采用产业结构优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在GDP中的比重)来衡量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来衡量各个产业的优化程度[5]。图2是上海市2005-2013年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
图2 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近年来,上海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且在逐步下降,由2005年的0.877 6降至2013年的0.598 5,降幅高达31.80%;第二产业比重除在2009-2010年有小幅上升外,其他年份均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在近年内一直保持着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比重迅猛增加,2013年达到62.24%,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化趋势大致相符。同时在日益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撑下,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在完成“工业化”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本文用Eviews对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回归,探索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及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2005-2013年上海市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表示其金融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该区域GDP的比重(CY)来衡量其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分别用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CY1、CY2、CY3)来表示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化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和上海市金融年鉴(2005-2013年)。
由于时间序列模型一般是不平稳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设定了以下相关模型:①利用单位根(ADF)检验单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②分析时间序列的协整关系,得出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回归方程;③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由于存在变量的非平稳性而出现虚假回归,需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时间序列一般是不平稳的,但可以通过差分形式将其变为平稳,仅当回归的两个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整序列,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为防止伪回归,先确定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IR)、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1)、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2)及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程度(CY3)的平稳性。本文采用Eviews中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FIR、CY、CY1、CY2和CY3的水平值在三种形式下和10%的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它们的水平值是不平稳序列,而它们一阶差分形式则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即它们是一阶单整的,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三)协整检验
由于FIR、CY、CY1、CY2和CY3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如果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协整的,则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为了验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采用Engle-Granger二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1)首先对FIR和CY、CY1、CY2、CY3序列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2)然后运用ADF检验对以上回归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单整性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拒绝了是不平稳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即FIR和CY、CY1、CY2和CY3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以上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可知,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其总体产业及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明晰,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此问题进行说明。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由上可知,在1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是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优化的原因,接受了上海市总体产业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不是影响其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的原假设,表明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是其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和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因素。随着上海市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总体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会不断调整和优化,即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结论
由以上回归结果和因果检验可知,从总体上来说,上海市高度发展的金融水平,通过影响资金流向的变化,调整区域生产要素的分配,使得上海市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高级化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基于产业划分的三个层次,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为金融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一、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9]。结合回归方程可得,每当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单位,上海市的总体产业结构会有0.002 491个单位的优化,对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会产生0.002 491单位的负效应,同时,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也会遭受0.087 332单位的负面影响,只有第三产业能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受益,能够得到0.089 818单位的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因为目前上海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是现代服务业,所以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支持,因而难免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从上海市的现实情况来看,在较高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条件下,金融市场规模扩大、金融体系完善、风险调控机制完备,有助于科技创新,解决科技成果和新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资金短缺和高风险性。目前,在上海市已将第三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的条件下,金融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深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0]。为了更好地实现上海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1)大力发展和完善金融体系,扩大资金融通渠道。目前,上海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并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行列里迈进,但不可否认,上海市金融市场体系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风险控制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通过金融活动实现储蓄与投资的转换,调整资金流量结构,控制生产要素的分配,改变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金融体系的自我完善迫在眉睫。
(2)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由以上的回归方程可知,金融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第三产业,金融对其的支持作用较为显著。同时现代服务业也是上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战略选择,故应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发展导向。大力扶植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健全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产业间劳动力的合理分布。
(3)协调三大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间的联系。上海市产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其今后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一味地将政策和资金投入第三产业,大力扶植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不难看出,三大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协调并进的。厚此薄彼必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业结构的扭曲,所以,应该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尽量使得第二、三产业实现产融结合,加快现代化工业的进程,实现第三产业的完美升级。
[1]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36-48.
[2]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中国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7(6):100-108.
[3]杜朝运.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模型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8-54.
[4]陆远权,张德钢.我国区域金融效率测度及效率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96-101.
[5]张波.四大经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动特征[J].改革,2009(3):136-139.
[6]何运信.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进展与评论[J].经济地理,2008(6):968-972.
[7]朱尔茜.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区域金融创新能力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5-89.
[8]薛白.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机理及其测度[J].管理科学,2009(5):112-120.
[9]顾海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理性建构研究[J].上海金融,2010(5):18-22.
[10]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31.
[责任编辑:余志虎]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Shanghai
GUO Jiang,YANG Qin-qin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Finance,as the core of the economy,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Based on the classical theory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the impact of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Shanghai by employing ADF test,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According to the study,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financial correlation ratio
F061.5;F832.7
A
1007-5097(2015)02-0011-05
10.3969/j.issn.1007-5097.2015.02.003
2014-06-2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13120120010)
郭将(1978-),男,山西太原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杨芹芹(1990-),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