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29 07:35朱前进曹姣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标准化案例病人

朱前进,曹姣玲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

教师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朱前进,曹姣玲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SP),充分发挥TSP易于培养的优势,再通过TSP培养SSP,克服标准化病人(SP)在培养资金、时间等方面的不足。将TSP、SSP应用于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环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护理教学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称模拟病人,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20世纪90年代,SP被引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医学教育、评估和研究领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P可以帮助医学生在模拟临床情境中进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技能操作的练习以及有效的沟通交流,大大提高其综合能力。

虽然SP教学已经在我国医学院校一定领域内进行了实施,然而实际运用却并不广泛,原因是大多SP没有医学背景,或医学专业基础薄弱,需要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另外,在医患、护患沟通过程中,SP不能就病史采集过程中与疾病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应答,不能对医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正确判断,最终与专业考核组的评判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都是该模式不能普及的重要原因。

我院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tandardized Patients,TSP)和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充分利用TSP易于培养的优势,再通过TSP培养SSP,克服了普通SP在培养资金、时间等方面的不足。将TSP、SSP应用于护理评估、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TSP、SSP的培养

1.1 TSP的培养

1.1.1 选择 TSP是由标准化病人引申而来的由教师担任的。在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教师及实践指导教师中选择责任心强、有表演才能的10名优秀志愿者作为TSP,每科两人。需要拥有良好的模仿能力、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多次模拟中具有稳定性。

1.1.2 培养方法 首先建立标准化案例资料库,选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学科常见病例共50个,如哮喘病人的护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腹泻患儿的护理等,所选案例均适合病史采集,且大多数病例适体格检查及护理技能操作。TSP选择各自专业的病种项目,设计标准化案例,内容包括相关病史、病因、诱因、主要症状、病情的发展演变、可能出现的阳性体征、并发症、诊疗经过、护理措施、出院健康指导,所有案例均以统一格式书写。再根据标准化案例改编成情景剧本,每个剧本以临床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若干护理任务(场景),脚本包括道具(体格检查中的心脏杂音、呼吸音,辅助检查中的各种化验单、X线片等可制成教学课件),病人化妆、面容表情、体位步态、特殊症状、心理活动,护理过程中的技能操作,病人、家属和护士的台词等内容。TSP要熟练掌握相关病种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及情感把病人的症状、体征、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剧本设计开放化,根据学生在护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情境,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不设计成唯一答案,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1]。TSP要随机应变,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但只能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严格遵循“有问才答,不问不答,忠于剧本”的原则[2]。TSP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培养过程较为简单。

1.2 SSP的培养

1.2.1 选择 SSP也是由标准化病人引申而来,由学生担任。在二年级下学期,每班选取5名学习积极性高、领悟力较好的学生作为SSP备选人,每名学生扮演一门临床课程的SP。要求:基础课成绩优秀,能够很好地安排业余时间,自愿接受SSP培训;善于表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记忆力,能够保证多次模拟的一致性。

1.2.2 培养方法 首先由对应课程的TSP向SSP说明标准化病人的职责及意义,详细讲解标准化案例,再逐项说明模拟要点。SSP课后复习相关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剧本内容。TSP与SSP进行一对一反复演练,对SSP的表演及时给予指导,使SSP能够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真实表现案例中病人的年龄、身份、典型症状、体征、心理状况。如SSP在扮演左侧输卵管破裂病人时,当被触及左下腹要做出难受的表情,甚至可以喊疼(压痛),当手突然松开时,SSP要表现出更为痛苦的表情(反跳痛),而在触诊其他部位时则表情放松,从而模拟左下腹压痛、反跳痛的典型体征。通过TSP的反复培训,确保SSP的表演达到熟练、精准、逼真的效果。TSP还要训练SSP面对不同人群时的反应,使SSP每次回答问题时的语调、表情、情绪、肢体动作始终做到忠于案例,提高SSP表演一致性[3]。最后,SSP要通过TSP的考核,合格后方能用于教学。由于分散到每一学科的TSP和SSP人数较少(5~6人),训练时间可自行安排,较为灵活。

2 TSP、SSP教学应用过程

2.1 选择教学对象

从我校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护理1班(40人)作为实验组,护理4班(42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在生源、年龄、学习成绩、学历层次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使用教材相同,理论及实践课教学时数相同。现以妇产科护理学为例介绍具体方法。

2.2 方法

2.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室授课,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学内容。实验组部分教学内容应用TSP、SSP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案例8个(产前护理评估、异位妊娠病人的护理、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等),共计16学时。(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3)教学组织: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8人,提前设置模拟场景,准备相应模型、设备、物品。5名经培训的TSP、SSP到位做好准备,每组学生针对一名SP,逐个完成入院护理评估(病史采集、护理体检)、明确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等过程的护理任务。病史采集、健康教育针对TSP、SSP进行,护理体检、实施护理措施结合仿真模型进行。练习完毕后,由教师及TSP(SSP)共同向学生反馈存在的问题,纠正后再次练习。

2.2.2 评价方法 包括理论考试及综合技能考核,实验组与对照组考核内容相同,时间安排在实习前两周。理论测试设单项选择题100题,满分100分,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是将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课程的知识及技能通过一个护理实训项目进行有机整合,每个项目包含若干护理任务,学生完成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的全部任务,评价者根据学生在护理活动中任务完成情况,从整体素质、情感态度、评估判断、操作技能、沟通合作、宣教指导6方面,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准备8个标准化案例及8名相应的TSP(SSP),考生随机抽取一题,进行5分钟准备,然后在设置的模拟病区,针对一名TSP(SSP)独立完成考核,时间为15分钟。考核组考官4人,包括一名TSP(SSP)、一名专科护理教师、一名基础护理教师、一名学生代表。考前对考官进行集中培训,统一考核标准。另发放问卷调查TSP(SSP)对两组学生综合表现的满意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理论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见表1)

表1 两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理论考试 综合技能考核实验组对照组t值P 4 0 4 2--7 4.1 3 ± 1 2.2 6 7 4.2 5 ± 1 3.1 4 0.0 4>0.0 5 8 3.2 2 ± 6.1 1 6 9.5 8 ± 7.6 4 8.9 0<0.0 1

由表1可见,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综合技能考核中实验组成绩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TSP(SSP)在综合能力培养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3.2 TSP(SSP)对两组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见表2)

表2 TSP(SSP)对两组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

由表2可见,TSP(SSP)对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TSP(SSP)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TSP(SSP)作为病人代表,注重学生与自己的沟通交流、是否理解尊重自己,以及自身舒适度的真实感受。采用TSP(SSP)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及掌握病人的切身体会,从而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关心、体贴病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4 讨论

4.1 应用TSP、SSP的必要性

(1)随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庞大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逐渐突出。(2)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病人不愿意配合学生实习;培养TSP、SSP,充分发挥其在临床教学的作用,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3)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也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综合能力要求。综合能力包括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能力、实施技能操作的能力、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病人的配合方能进行。(4)教学结束后,由TSP或SSP讲述作为病人在接受护理时的真实感受,充分发挥其病人、评价者和教学指导者的3种功能,有助于学生换位思考,注重提高人文素养,强化护理服务意识,改进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4]。

4.2 TSP、SSP应用的优势

4.1.1 TSP的优势 (1)TSP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参与编写标准化案例,对所模拟的病例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为临床教学创设真实情境,淡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2)TSP能及时明确地指出学生的具体错误并加以分析,还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标准化案例中的题目,更加灵活地调控教学进程。(3)TSP培训时间短,且工作稳定,能为很多届学生的学习提供保证。(4)TSP均为教学志愿者,无需学院投入大量培养资金;由TSP担任SSP的培训指导教师,教学相长,不仅有助于TSP自身的提高,还能加快SSP学习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2 SSP的优势(1)SSP经过短期专业的训练,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能够为临床教学创设真实情境。(2)SSP只需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技巧培训,不存在交通费、高工资等问题,加之培训时间灵活,参与教学时间充裕,不仅可以降低培训费用,还可提高利用率。(3)SSP既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两种身份的转换便于换位思考,同时有利于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有利于提高自身学习成绩。

4.3 TSP、SSP应用的不足

4.3.1 不能完全替代临床病人(1)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化案例多为典型案例,而临床上有相当多数量的病人症状并不典型。TSP、SSP不是真实病人,学生无法感知及评估其阳性体征,如腹水、静脉曲张、心脏杂音等。(2)与真正的病人沟通和与TSP、SSP沟通有着本质区别;真正的病人对医学知识多不熟悉,对疾病的描述常常是杂乱无章的,没有TSP、SSP提供的病史那样系统、全面。

4.3.2 重复利用率低 特别是SSP,可利用的时间仅为一学期,重复利用率低,需要TSP反复培训,这就增加了TSP的工作量。

4.3.3 表演经验不足 由于SSP均为在校学生,社会阅历浅,在对某些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刻画上,显得经验不足,甚至容易“笑场”,影响教学效果[5]。

5 结语

SP被引入我国已有二十余年,其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和广阔的发展前景。TSP、SSP作为由SP引申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可充分应用于健康评估、技能操作、健康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成绩,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提高高职院校护理教学质量,为我国现代医学教学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改革思路和教学理念。

[1]国秀丽.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应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的体会[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92.

[2]于跃,杨蒋兵,王志农.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92-93.

[3]钟远,林平,赵振娟.护理专业OSCE中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00-102.

[4]曾飞,高荟荞,薛敏.标准化病人结合医学模拟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6):44-45.

[5]孟楠,王长青.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6):227-229.

G421

A

1671-1246(2015)07-0070-03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12SGJLX348);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改项目“高职护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WJLX13083)

猜你喜欢
标准化案例病人
谁是病人
标准化简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病人膏育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