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都市型农业的家庭农场功能平衡优化

2015-12-29 02:29林武坤
现代农业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都市型农场曲线

林武坤

(广州市番禺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广州 511400)

基于都市型农业的家庭农场功能平衡优化

林武坤

(广州市番禺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广州 511400)

都市型农业存在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平衡问题,家庭农场与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多元功能的最优平衡。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对农业多元功能属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家庭农业和都市型农业的特殊属性,探索适合都市型农业发展要求的家庭农业生产模式。

家庭农场 都市型农业 功能 优化

0 引言

都市型农业,是在大都市的城市化发展壮大过程中,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遵循城市发展的战略,依托于城市、服务于城市,是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综合体系。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人为家庭主要收人来源的方式。其特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通过给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获得收益。将家庭农场与都市型农业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综合效益。

1 农业功能性划分

1.1 农业多功能性

家庭农场和都市型农业均具备农业本身的多功能性。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指出农业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还有另外3个基本作用:使人与自然界保持联系;使人的居住环境变得高贵与人性化;提供正常生活所需的食品与其他材料[1]。

农业多功能性,虽然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日本农学家祖田修在其著作《农学原论》中,系统地归纳了农业和农村的3大类12种64项功能,归纳比较全面,可以作为讨论农业多功能性的基础。三大类功能分别是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2]。由于自然存在的农业多元功能并非最优状态,通过农业活动的调整,从而实现多元功能的优化。

1.2 农业多元功能最优组合

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元功能使农业的综合价值达到最大。为了便于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这里将资源作为约束条件,将功能视为产出,将功能的意义和重要性视为使用价值,多元功能的最优组合问题就转变为有限资源的最优产出问题。显然最优产出一方面要考虑所消耗的资源必须是最优的,另一方面功能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必须是最优的。一种农业活动的各种功能之间,存在此消彼长或者相互促进或者相对独立的关系。如不同品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即生产功能不同,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农药的使用提高生产功能,但降低了生态功能。被废水污染的土壤种植花卉,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都得到提升。

下面借用经济研究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效用曲线对农业生产的功能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是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等效用曲线也称无差异曲线,在这曲线上每一点各种商品的消费组合方式效果相同。等效用曲线的斜率为负,凸向原点,离原点越远的等效用曲线代表满意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

在资源固定的前提下,可以找到多个使产出达到最优的功能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所有的点就是产出最优的功能组合,图1表示的是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两种功能的关系情况。

这里的功能只是针对相互关系为此消彼长的功能,完全独立的功能较为罕见,暂不考虑,互相促进的或属于附属关系的两种功能可以合并为一项功能。因此图1中从A点到B点,生产功能的提升必然导致生态功能的下降,C点属于产出效率未达到最优的情况,要么效率低下,要么资源未充分利用,D点属于现有资源无法生产出来的情况。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组合能够保证资源产出的最优效率,但不能保证最符合人们的需求。

显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效用曲线相切的点所代表的功能组合,一方面代表了资源的最优产出,一方面代表了总效用最优,从而是最优功能组合,如图2。

图2 最优功能组合

A点和B点的总效用相同,但B点所耗费资源更多,即资源产出效率为达到最优;A点和C点的所耗费资源相同,并且其产出效率都是最优的,但C点的功能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更低。因此,A点的功能组合代表了最优功能组合。

1.3 都市型农业的功能组合

按照农业多元功最优组合的分析要素,都市型农业面临着比乡村农业更紧张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但具备更好的技术、政策资源。两者对生产保障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显著不同。

图3 两种等效用曲线的比较

图3 曲线A代表乡村农业的等效用曲线,少量的生产功能对应着大量的生态功能,说明人们对生产功能的要求更高;曲线B代表都市型农业的等效用曲线,少量的生态功能对应着大量的生产功能,说明人们对生态功能的要求更高[3]。正如同一块农地在山区和在城市周边对环境生态贡献的重要性明显不同,有机蔬菜和非有机蔬菜在城市和农村受欢迎程度也明显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都市型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两大主要功能有必要取得一定的平衡。鉴于都市型农业的服务属性,都市型农业可以稍为降低生产功能,换取更多的生态功能。处于都市型农业环境中的家庭农场,也应该沿着这条思路开展。

2 都市型农业的重要性

明确大都市周边农业生产存在的重要性,让社会各阶层都能认知理解农田、农业生产与大都市发展建设不存在矛盾。都市型农业除了社会文化功能外,更具备改善大都市环境气候的生态功能和维系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保障等两项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功能。

2.1 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水渗透能力和水资源涵养能力,具备蓄水功能。旱地能暂时将雨水储存在耕作形成的多孔的土壤中,稻田更具有暂时储存水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面径流,渗入地下部分的雨水成为地下水体的有效补充。

促进水分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另一个重要生态过程。农业生态系统有效促进了水分循环,维持了作物的生存和生长,增加农田环境湿度、降低环境气温、改善农田小气候。

农业生态系统由于自身具有广袤的绿色植物体系,因此它可以通过耕地上的植物生长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如SO2和NOX)净化空气。它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和多种生物之间的互动,有机肥料的投入,净化水资源,保持地下水的洁净和营养。

农田、农作物能吸收阳光,减少光线反射;能调节大气温湿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能吸附微尘和加快尘土沉降,减少扬尘和灰霾天气。

2.2 都市型农业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

虽然现代社会拥有全球贸易的便利性,但是,由于大都市的居民众多,从农产品供给的便利性和社会稳定性出发,都市型农业的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生鲜农产品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地的流动。为了缩短供给距离、减少流通运输损耗、降低流通成本,就必须把生鲜农产品的就地保障作为首要任务。为了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饮食的稳定性,就必须把生鲜农产品的供给保障作为都市型农业的目标。因此,都市型农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农产品需求,为市民提供蔬菜、肉、禽、蛋、奶、时令瓜果等多元化农副食品,这是其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首要功能[4]。

3 都市型农业中家庭农场的顶层规划

3.1 加强农业用地保护

随着大都市的发展壮大,不少农业用地被房地产、路网、公园、工业园区甚至绿化林带所侵占,都市型农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要保障都市型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首先要保证都市型农业的用地面积,并在都市发展总体规划上应该给予明确规定。最好是以都市的中心为圆心,一定的半径范围内的环状带为都市型农业生产区域,与居民区、商务办公片区环环隔开依次向外扩张。其次是某些优质的传统农田,由于其非可逆性,应给予特别保护,禁止用于非农业用途。

3.2 农田土壤与农业用水资源普查

鉴于大都市周边的土地、水源容易受到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气废水等的污染,而都市型农业又身负对都市居民就近供应农产品的重任,所以,应该对围绕大都市的农田土壤和农业灌溉水源进行全面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对各地块各片区进行分类,对适宜种养品种给出建议,不适宜种养的品种给予禁止,并公之于众,作为发展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的前置性要求,为农产品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大米、蔬菜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消耗最多的农产品,应安排在土壤、水源最优的农田片区。对土壤、水源最差或已经受污染的地块或片区,安排绿化苗木、花卉等的种植。

3.3 建立家庭农场准入制度

农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现代农业对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要求很高。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农民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发给证书,才有资格购买土地,申请建立自己的农业企业和经营农场,并享受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我们也应该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逐渐推行农业经营准入制度。应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注册登记制度的确立不仅可确保家庭农场市场经营主体地位,为农产品规范化、品牌化创造条件,确保农场主的自主经营权,方便食品安全追溯。同时,注册登记制度可使家庭农场采取公司制形式进行组建,鼓励投资人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投资家庭农场。

4 建立与都市型农业相适应的家庭农场生产模式

图4 日本水稻文化

4.1 建立有机、生态的家庭农场种养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对蔬菜、瓜果、鱼类和肉蛋类等农产品的质和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有机的品牌农产品将成为消费潮流。

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欧盟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禁用或少用化肥农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种植水稻,不但对调节环境气候、减少土壤病虫害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其文化功能也值得发掘与重视。日本青森县、冈山县的一些农村,利用几种不同颜色的水稻,在大片的田地上,利用电脑上设计图案,并选择四种不同颜色的品种水稻,“种”出他们喜爱的图腾图案(图4),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形成了有名的日本水稻文化[5]。农业生产、生态与文化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借鉴。

4.2 发展规模适宜的家庭农场

传统农业生产,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农业科技知识,但无论是应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还是对农业投入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都比较薄弱,依靠一家一户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现代农业以高投入、高效率、集约化、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化为特征,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推进种养大户和技术能手建立家庭农场,进行企业化经营。但是,由于受土地资源量的限制和多样性影响,都市型农业中不可能发展大规模的家庭农场,以2~3 hm2为宜。政府可以通过创建经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有机肥供应补贴和技术培训等方式给予扶持,提高农民建立家庭农场的积极性。

4.3 采取连片和多点分散种养模式

在土地流转和土壤、水源允许的条件下,家庭农场应采取水稻、蔬菜花卉等连片种植,鱼塘连片养殖,禽畜多点分散饲养的种养模式,这样有利于病虫害与疫病防控。连片种植有利于实施联防联控,统一扑杀,增强效果。2013年广州市增城派潭镇,大片晚造水稻遭受稻飞虱侵害,与农户未能及时防控和统一扑杀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畜禽饲养就应该采用小型规模化养殖模式,减少禽畜种群单位数量,群与群之间拉开距离,以农作物或绿地等作为天然隔离带,防止疫病集中爆发扩散。

都市化农业,不适宜安排规模化养殖场或集中化的养殖小区,因为大量集中排放粪便污物,容易造成局部区域环境过量超载。但可以在一些适当区域安排一些家庭农场。例如在一些远离民居的山坡地,安排鸡、猪等小型畜牧养殖;在一些不重要的鱼塘、河涌,安排肉鸭、蛋鸭等的养殖。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肥料,就近施入自家农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形成农业循环生产方式。

4.4 有机肥料生产供应

要建立有机、生态的家庭农场种养模式,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便宜、优质有机肥料的供应。可从城市居民餐厨垃圾和农业生产本身两个途径加以解决。

4.4.1 城市居民餐厨垃圾处理

像广州这样的大型都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是一个惊人数量。垃圾填埋、焚烧都没能有效解决垃圾的影响问题,反而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加工转换为有机肥越来越受到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如果每个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酒店都能做好垃圾分类,将餐厨垃圾、废弃的水果蔬菜加工成有机肥,免费或象征性收费后供给周边的家庭农场,将基本上解决家庭农场的肥料问题,让家庭农场进入有机生产状态。

2013年7月,番禺在康裕北苑、柏丽花园等5个居民小区开展试点,在居民小区内安装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经过居民和清洁工分拣出来的餐厨垃圾可以直接转化成有机肥(图5)。试运行的餐厨垃圾方式获得居民的普遍支持,居民参与率达到80%[6]。

图5 番禺居民小区利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

4.4.2 畜禽粪、尿、污水处理

禽畜养殖场将收集的鸡粪、猪粪等经初步干燥后,加入粉碎后的稻麦等农作物秸秆或谷糠,再加入EM菌等生物菌种后搅拌均匀,经发酵腐熟后,即成黑色优质有机肥。畜禽粪、尿、污水等也可以收集后送入沼气池进行处理,再将渣液分离,固体可以作为有机肥,液体经适当稀释后可以作为水肥进行田间喷滴灌[7]。

4.5 适当限制长年使用的大棚设施

农业活动改变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使之成为人工生态系统,也有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如用于花卉、蔬菜等生产的大棚设施,虽然能对农作物给予保护、对农产品供给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却容易导致大棚内土壤板结、盐碱化,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与大气的自热接触,减少了土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所以,在发挥其对保障生产和供给的同时,对其建设使用规模应该给予一定的限制。

5 结语

5.1 建设大都市离不开农业

一个大都市的健康发展,从生态环境维护、农产品保障供给到人文心理需求,都离不开农业生产的协调与保障。

5.2 都市型农业的主力是家庭农场

克服土地与劳动力资源限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与政策优势,比家庭承包生产模式更优的家庭农场应该成为都市型农业的主力。

5.3 基于都市型农业的家庭农场应该走有机生态路线

都市型农业必须在生态与产出上进行平衡与优化,基于都市型农业的家庭农场应该走有机生态生产路线。

[1]姬亚岚.多功能农业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与借鉴意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157-160.

[2]祖田修.农学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

[3]李强,周培.农业多元功能耦合与都市型农业生产结构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03-108.

[4]许世卫,李哲敏.以营养健康为目的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23-24.

[5]日本通.日本艺术资讯[EB/OL].http://www. 517japan.com/viewnews-66556.html,2013-07-03.

[6]王汉文.小区餐厨垃圾转化成有机肥[N].番禺日报,2013-10-17(1).

[7]顾晓峰.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The Family Farm Function Balanc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Urban Agriculture

Lin Wukun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Service Station,Guangzhou 511400 China)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production functions of the urban agriculture have balance problems. The goal of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farm and urban agriculture i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balance multiple functions.By using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and indifference curve to analysis the multiple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agriculture and also by using the special attributes of the family farm and urban agriculture,the paper explores the suitable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family fa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griculture.

family farm,urban agriculture,Functional,Optimization

林武坤,广州市番禺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广州市番禺区工业路54号,511400。E-mail:565193560@qq.com

猜你喜欢
都市型农场曲线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农场假期
幸福曲线
沿平坦凸曲线Hilbert变换的L2有界性
农场
通州区潞城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都市型农事体验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农教育为例
净在微珠一下夏季爽滑体验
一号农场
梦寐以求的S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