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麟
几千年来,我国大量的古代茶诗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而且充实和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宝库,但它自己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试图对此现象进行分析,以利于今天的茶诗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古代茶词也包含在内)
我国古代茶诗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作过统计,也很难统计。最近因编写《金华茶文化丛书》而对金华的古代茶诗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收集,大约有二百多首。当然,基本上都是本地文人所作。以此推算,浙江省古代茶诗二三千首不成问题,全国当有万把首古代茶诗。当然,著名诗人所作的茶诗就少多了。但这已经是一笔可观的茶文化财富了,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令人鼓舞和自豪。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古代茶诗——这笔巨大的文学财富,拓展了我国古诗的表现领域,或曰表现题材。因为古代茶诗不仅反映了茶的种植、采摘、制作、沏泡、品饮等物质生活,而且表现了茶与礼仪、修身、风俗、艺术、宗教等精神生活。如晋代杜育的《荈赋》(荈即茶,古时称谓)叙述了茶从生长到采摘、从茶具到品饮的全过程;又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题茶山》真实地反映了他奉诏进茶山督促贡茶时,经历了茶农采摘、制作的艰辛劳动过程,抒发了诗人的沉重心情;而韦应物则在《喜园中茶生》中,高度赞美了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高贵品质;苏东坡在《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中,高唱“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思是说茶能治病;杜耒的《寒夜》也是妇孺皆知了,诗中反映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礼仪风俗。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其次,茶诗加强了诗歌与其他姐妹艺术的联姻。一首优秀的茶诗,书法家为之书写,画家将之入画,作曲家为之配乐……如苏东坡的“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两句诗,古往今来,多少书画家以此得灵感而创作;又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就书写过苏东坡的茶诗《游惠山》;吴门四才子“唐、祝、文、周”也都创作了不少茶诗茶画,如唐寅的《事茗图》、文徵明的《品茶图》《惠山茶会图》等;吴昌硕、齐白石还自作茶诗配茶画,“东方的莎士比亚”李渔还将茶写进了戏剧中,郑板桥在自制的紫砂壶上刻上自己创作的茶诗……这类例子,每朝每代都有,不胜枚举。
可以这样说,茶诗催生了姐妹艺术,而姐妹艺术又促进了茶诗的发展和传播。
第三,茶诗丰富了古诗的思想深度。我们知道:由于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因此不少茶诗,也都阐明了品茶与悟道与修身养性的辩证关系,抒发了高洁的志向和对恶势力的抨击。这类例子,当首推茶圣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诗中抒发了诗人不图高位厚禄、荣华富贵,惟有爱茶的高贵品质。又如苏东坡的“性似好茶常自养,交与泉水久弥亲”;黄庭坚的“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倪瓒的“不与世人赏,瑶草自年年”……
更可贵的是古代诗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大家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关心茶农的疾苦。如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诗》中,除了对饮茶功效的描述外,还有力地抨击了帝王对茶农的欺榨:“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使人想起杜牧的“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生活。还有皮日休的《题惠山二首之一》:“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与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时任湖州刺史袁高的《茶山诗》,以及李郢的《茶山贡焙歌》,从正面鞭笞了封建帝王对茶农的压迫,反映了茶农的痛苦生活,应该是古代茶文化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甿辍耕农来,采采实苦辛”“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这些诗句,生动地描述了“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的悲惨生活和血泪控诉。
综上所述,古代茶诗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宝库。
在充分肯定我国古代茶诗的成就与贡献后,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分析原因。
如唐代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创作过茶诗,但《唐诗三百首》中,竟没有一首入选;现在有人新编了本《宋诗三百首》,居然苏东坡的茶诗一首也没有入选。我们知道,苏东坡一生爱茶,他是我国历史上茶诗写得最负盛名的诗人。他的“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以及“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都已成为茶界名诗。还有陆游,一生作了两百多首茶诗,入选《宋诗三百首》中的《临安春雨初霁》,是因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而不是诗中“晴窗细乳戏分茶”。
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认真地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与原因,为今天茶诗的创作提供借鉴。
我国古代茶诗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创作茶诗时不够认真严肃,部分茶诗只是诗人“雅兴”的产物,而不是不得不喷发的火山,不是奔走呼号的悲歌,不是慷慨雄壮的诗篇。在这么多茶诗中,我们很少见到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哲理,很少见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以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壮和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相反,古代茶诗较多的是“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瓯茶”,“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闲情;是“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雅兴,过于注重“一七体”诗的宝塔形式,且不少诗句生涩、粗糙、平庸。
现代茶诗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而且在平仄和用字的推敲上,还远不如古人。这也是造成现代茶诗与读者存在距离的原因。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影响了古代茶诗的整体质量,影响了人们对茶诗的认识。它告诉我们:诗,必须言志,必须和人民站在一起,必须“吟成一句诗,拈断数根须”,否则,出不了好诗。眼下,茶业兴旺,茶楼林立,茶人雅兴一来,便胡诌几句,既不考虑平仄,也无诗意,更无哲理。这样的茶诗,读者就不买他的帐。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茶业强国的伟大时代,我坚信一定会有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茶诗,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