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探讨
李乐A,让蔚清A,龙鼎新A,唐双阳B,黄波A,唐艳A,肖方竹A
(南华大学:A.公共卫生学院;B.医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
摘要:当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影响愈发深远,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通过明确全球化视野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技能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应急案例教学,以提升学生应急响应与现场处置能力。
关键词:全球化视野;预防医学;应急
收稿日期:2015-01-08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编号238),南华大学教改项目(2012XJG40)
作者简介:李乐(1981-),男,在读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E-mail:shixiban@126.com
DOI:10.13555/j.cnki.c.m.e.2015.03.014
中图分类号:G642.0
随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文化、哲学和价值观亦逐步得到全球重视,欧美各国已逐步开始接受中国特色并学会用中国传统哲学来理解中国,中国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领域更亟待与全球接轨[1]。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群体性及对社会危害严重性的特点,处理不当有可能迅速波及周边地区乃至境外,后果不堪设想。同时,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人口与流行病学态势的巨变,新发传染性疾病频发及环境风险因素日益增加,疾病预防控制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的重要社会问题[1]。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日益受到各级医疗、疾病防控部门及教育部门重视。这对预防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校在预防医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从传统医学范畴拓展至医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心里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大预防观思维和协同处置能力,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1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
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加强对湖南省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践教学中心”等学科平台的建设,结合国内外高校调研和国内公共卫生机构走访交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拟概括为:①培养预防医学学生全球视野,不局限于国家和政府边界,而应客观分析全球性因素和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健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提高跨文化领域交流和学习能力。②引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应急意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报告与预警→应急处理处置→效果评估等。④培养学生全球协调发展型卫生观,即“公共卫生与全球生态系统融合,自然-社会-心理-生态-健康”一体的全球多元协同卫生观”,以全人类健康为内涵,以全人类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3-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S]. 2012-07-09.
[2]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05.
[3]吴玮.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以中美两国荣誉学院为例[D].浙江大学,2007,04.
[4]刘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01.
[5]范慧慧,朱军.围绕课程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9-42.
[6]崔莉.我国高校创新实验班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04.
[7]杨凌,蔡绍晖.药学专业创新型和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国药房,2013,24(12):1146-1149.
(编辑:赵伊昕)
2全球化背景下预防医学人才应急能力培养举措
2.1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注重应急技能培养
分析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景特点,结合传统教学内容中应急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与难点,拓展和优化传统预防医学专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教育教学内容,对全球化视野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评估等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切实提升应急技能。如:指导学生熟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应急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训练,掌握应急储备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与情景模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技术方案,独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提供相关预测预警信息,跟踪监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态势能力,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报告和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及处置信息能力,协同处置跨区域、跨文化、跨意识形态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和报告能力等。
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与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预防医学专业较单一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块,优化与拓展应急教学模块,增设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教学内容,搭建层次分明、实效明显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技能实践教学质量
一支稳定且与应急实践结合紧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急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多数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与联系不够,不熟悉公共卫生机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技能,而且应急技能训练类教材偏少且更新速率慢,导致高校教师应急教学偏重理论,应急技能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熟悉应急流程与技能,但其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鼓励高校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选派部分高校教师至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短期交流与实践,从公共卫生机构选聘部分熟悉公共卫生应急技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预防医学学生前往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毕业论文,在部分高水平公共卫生机构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全方位加强应急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实践教学质量。
2.3强化应急案例教学,提升现场处置能力
依托相关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组织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应急案例,将这些预案形成特色应急类专业教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全程融入应急案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PBL教学。指导教师应针对全球范围内最新的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组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管理、现场调查报告撰写、核心应急数据收集与评价、急救方案与人群转移分流、流行病学监测及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资源调配等环节进行模拟演练,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开展现场应急演练与分组对抗赛,切实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利用虚拟仿真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应急预案编写、应急技能比武、应急知识竞赛、新型应急装备研制与开发等系列活动。
培养全球化视野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建设高素质的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展开了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本科教育改革探讨与实施,应急技能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群体性、不确定性与灾害性强等特征[5],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及卫生部门沟通,督促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积极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应急处置一线部门合作,进一步拓展预防医学人才应急技能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常玲慧,马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4):203-207.
[2]王恬. 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江苏高教,2013(1):71-72.
[3]李乐. 大预防观背景下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1):38-39,50.
[4]樊国康. 新《规定》背景下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6-107.
[5]姜凡晓,职心乐,刘欢,等. 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课程的设置[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7):95-96.
(编辑:陈新东)
欢迎使用《西北医学教育》投稿系统投稿,网址:http://xbyx.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