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环境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2015-12-28 01:28亢泽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微粒体氨溴索环境

亢泽坤,许 萌,刘 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配置环境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亢泽坤,许萌,刘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配置环境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不同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治疗的常规加药方法及实际浓度,对放置不同时间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洁净环境与病房环境下配置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输液中的微粒数量区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所含的微粒数量逐渐增加。结论药物与溶媒配伍应在洁净环境下进行,应在各级医院推广静脉输液集中配置,将输液微粒减少到最低限度,且应尽早输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氨溴索;微粒体;环境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07.017

静脉输注给药是临床给药途径中使用最普遍的给药方式之一,是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静脉输注给药过程中,由于输液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其中,不溶性微粒是引起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1]。不溶性微粒主要来自注射剂本身和复配过程两方面[2-4],其通过输液进入人体后,可能对人体造成难以发现和潜在的严重危害[5-7]。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查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8]。但这只是对出厂产品的质量要求,而对医院开封使用配置后输注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则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输液尤其是配伍使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监测。本研究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代表,观察其分别与不同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将在病房环境和洁净环境下配置的盐酸氨溴索输液中的微粒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GWF-8JA型微粒分析仪(天津天河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水平净化工作台(型号:SA-1800-Ⅰ,上海上净公司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勃林格殷格翰,批号:127492);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12033804);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410193801);果糖注射液25 g∶250 mL(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8141)。

1.2环境与配药分别由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环境)和护士在病房治疗室(病房环境)配制,得到待测输注液体。按临床常规加药方法,进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用药操作。使用注射器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果糖注射液25 g:250 mL进行配伍,配伍完成后,分别随机抽取5份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的输注液体供试品,将供试品倒入取样杯,使用微粒分析仪器对配伍输注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进行检测,记录数据。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不含25 μm的微粒,含10 μm的微粒最多不超过5粒,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

2结果

根据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分别在洁净环境与病房环境下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并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每个供试品溶液测定5次,取平均值。每个处方在2个环境下的数据进行汇总,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分别与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10 μm的微粒在洁净环境和病房环境中,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溶性微粒≥25 μm的微粒在病房环境中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洁净环境中,由于24 h以外的时间点没有数据,因此无法做统计学处理,但是从具体数值上能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粒数逐渐增加。见表1。

表1 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3讨论

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在静脉输注给药过程中,由于输液质量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在这些不良反应中,不溶性微粒是引起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是指药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由各种途径产生或混入的微粒性杂质,粒径在1~50 μm、肉眼不可见,易动性的非代谢性的有害粒子。这些不溶性微粒是通过静脉输入而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物。在临床上,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含量不仅影响输液的质量,最重要的是会导致不良反应。由于不溶性微粒不能在人体代谢,因而会产生过敏反应、肉芽肿、血管栓塞、热原反应、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动脉硬化、静脉炎、肺栓塞等不良后果,对人体造成危害,其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严重的、长期的。为了防止不溶性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中国药典》将不溶性微粒的检测作为输液质量的一种检测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检查有更严格更明确的规定:选用2种方法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由于光阻法操作简便快速,因此,成为了《中国药典》的首选方法。采用光阻法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的结果判定标准为:标示装量为100 mL或100 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 mL中含10 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 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3粒。注射剂在使用时复配或稀释的过程是注射剂引入或形成不溶性微粒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在输液配置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药物配伍操作方法、操作环境、输液器具等因素的影响,复配后的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甚至超出药典限定的标准。临床实际应用中影响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因素还包括溶媒的质量,药物的相溶性、稳定性,配伍合理性等[9]。本研究重点比较不同配置环境对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因此仅选用加入单一药物的处方,从而排除了多种药物复配后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

本研究配伍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测定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中不含25 μm的微粒,含10 μm的微粒最多不超过5粒,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与溶媒配伍后的输液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呈增加趋势;环境及空气对输注液体质量有重要影响,病区环境的空气污染是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重要原因,若药物与溶媒配伍后的输注液体暴露在病区治疗室空气中,因液体瓶内负压,使空气中细菌、纤维、尘埃进入瓶内,造成输注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而在洁净环境下复配的成品输注液体中微粒数明显减少,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配制环境的洁净度对所配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洁净环境可有效减少注射剂复配过程中引入的微粒,在洁净环境中配置输液对于控制不溶性微粒数量有重要作用,将极大地提升输液类药品的安全性。因此,医院按照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的要求建立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规范药物和大型输液的生产配制过程,可有效减少输液的被污染的机会。我国自1999年在上海静安医院建立第一家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以来,静脉药物集中调配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11卫生部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公布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全国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超过100家[10],但是这些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主要集中在部分三级医院,因此有必要向全国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广大的二级及以下医院推广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而对已建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医院来讲,通过加强室内的净化和消毒改善输液配伍环境、规范配置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药师认真审方等途径可有效预防药物配置环节中造成的微粒污染,减少输注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从而达到安全输液、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文焕,王斌,施孝金.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相关研究现状及思考[J].上海医药,2012,33(21):29-32.

[2]方红.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和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24-225.

[3]倪亚敏.静脉用药配置时出现微粒污染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J].海峡药学,2013,25(4):293-295.

[4]沈克军.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微粒污染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320-1320.

[5]曹双全,刘灵改,邢佳,等.输液剂中不溶性微粒临床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J].临床荟萃,2010,25(14):1282-1284.

[6]金花,王守凤.静脉输液微粒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76-77.

[7]李敏.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控制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12-113.

[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附录71-附录73.

[9]傅玉娇,梁水英,孙国敏.0-3年护士药液配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北方药学,2015,12(1):188-189.

[10]张敏,刘世军,谷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5):430-431.

(本文编辑:刘斯静)

·论著·

[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205(2015)07-0807-03

[收稿日期]2014-10-26;[修回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周晨明(1984-),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助理实验师,医学硕士,从事电子显微学研究。

*通讯作者

Influence of reconstituting environment on insoluble particles in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dissolved with solvents

KANG Ze-kun,XU Meng,LIU Ji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soluble particles in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dissolved with different solvents produced in different reconstituting environment.MethodsThe clinical routine dosing method and the actual concentration were simulated to configure the fusions.The record was made for the count of particulate matters of the transfusion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After that,we compared the number of insoluble particles prepared in clean environment with that prepared in general ward environment.ResultsWith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time,the number of particles contained after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solvent compatibility increased.ConclusionThe drug compatibil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clean environment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insoluble particles.The infusions should be transfus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ine.

[Key words]ambroxol;microsomes;environment

猜你喜欢
微粒体氨溴索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石斛碱在体外肝微粒体代谢的种属差异研究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厚朴提取物HK-1在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