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芳,叶姝静,伍万云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安徽宣城,242000)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后,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沿江省市“两会”热议的重点。日前,安徽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推动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皖江城市联动发展、跨江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扩大东西双向、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大通关体制,加强与沿线省市合作,服务长江经济带。”[1]
本文试就已于2010年实施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称皖江示范区),如何竞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探究。
开发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提升为国家战略历经了近30年。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武汉时指出,要加强长江流域合作,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2013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就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多次作出了明确指示。2014年4月,李克强在重庆考察长江航运,主持召开了沿江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6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9月,李克强在上海自贸区考察时强调,上海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要带动长江经济带加速发展。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意见》就发挥黄金水道综合功能、促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等七项关键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2]同时,国家层面的配套政策及落实层面的设计也将陆续研究出台。这是国家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之后,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长江经济带战略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等11个省(市),横跨东中西部,流域面积占全国18%,人口占全国36%,约5.8亿人左右,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1.2%。[3]这一轴线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发展长江经济带,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天然连接在一起,在更大区域中实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新突破,在更大空间下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转型升级。国务院《意见》发布后,沿江省市纷纷谋篇布局,安徽确定以皖江示范区为竞合长江经济带主要区域,抢先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和工程,积极争取政策红利。与此同时,长江流域27个城市加强区域协作,共同研究探索流域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及海关通关一体化问题。2014年11月,共同签署了《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12月,实现了长江全流域12个海关通关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先后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和实施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战略,大力承接江浙沪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至2009年,皖江城市GDP达6600亿元占全省GDP的66%,并在汽车、工程机械、能源、新材料、家电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并在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上积累了充足的经验。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首次制订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和六安市的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4]《规划》提出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马鞍山、芜湖等沿江6市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核心带动区,滁州和宣城为两翼平衡力。设立“江北”和“江南”两大产业集中区,重点承接装备制造、原标材料、轻纺、高技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六大产业,推动产业承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安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挥安徽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引领作用。
皖江示范区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成为皖江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安徽经济增长的引擎。2014年上半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6023.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44.8亿元占全省68.9%;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亿美元占全省68%,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428个占全省63.7%%。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安徽省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皖江示范区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分别比合肥经济圈、皖北六市及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高2.5、1.1和0.7个百分点。
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赫克曼和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为依据,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5]该理论认为:在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流动总是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的,首先流向能带来高回报的经济发达地区。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渐形成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于是要素会渐渐向周围相对便宜的地区转移,从而形成梯度转移。
长江沿江城市客观上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梯度和较大的经济差距,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可使高梯度地区持续发展并向低梯度地区进行合理的产业和要素转移,让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溢出资源注入中西部地区,创造新的发展活力。
由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theory,简称H-O理论)提出:先发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本、技术相对丰裕,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因此,应该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确定为自己的主导产业,生产并出售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6]而后发国家和地区则相反。在长三角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趋势下,皖江示范区成为经济辐射不可逾越的路径,必将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起到承东启西的核心作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在研究区域开发模式中,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地域不均衡和国土开发的差异性,提出了“点-轴渐进扩散”即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确定重点开发轴线,沿轴线建设产业带和建立具有横向联系的经济区是最有效的开发模式。我国沿海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两个一级轴线形成“T”字形联动。依托长江经济带,利用黄金水道,中西部地区也可以成为开放高地。
1.先发优势。当前,长三角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深度调整迫在眉睫,产业跨区域转移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而紧临长三角的皖江示范区,近年来,立足安徽,依托皖江,定位于长三角产业拓展优选区,加快与长三角一体化步伐,在设施对接、园区共建及信息互通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14年,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在皖投资项目占比为60.5%,在皖投资额占比为52.4%(见表1)。此外,安徽有近八成的劳务输出目的地在长三角、近五成的游客来自长三角、近七成的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
2.区位优势。皖江示范区处于长江经济带腹地,从流域地理分区看,属于长江下游,而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看,又属于中部地区,这种双重角色定位决定了它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一方面,皖江示范区是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西向腹地,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与带动必须经过安徽。另一方面,它又是中西部地区通达东部沿海地区的门户,中西部地区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与带动必须经过安徽。[7]此外,皖江示范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及山东等省市,覆盖了全国40%的人口和50%的消费。
3.载体优势。皖江示范区产业基础良好,已形成有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家电、新能源、食品医药及轻工纺织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2014年完成增加值9311.6亿元,同比增长11.3%。区域内集中的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和家电生产企业分别占全省的80%、83%、71%和92%。承载平台完善,皖江示范区建设有江北、江南两个各规划有216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和7个规划有15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有国家级经开区18家,设立了合肥综保区及2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
4.资源优势。一是长江岸线资源,长江流经安徽岸线777.3千米,主要分布在皖江示范区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和合肥等沿江六市;二是港口资源,长江沿岸的港口群共有38个主要港区,其中皖江段有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和安庆5个长江水运口岸,具有较好的通航条件和港口资源,均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三是科技创新资源,安徽拥有本科高校31所、省级以上科研院所158个、3所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11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要集中在示范区内。此外,铜、铁、硫和石灰石等矿种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储量位居华东之首,建成有国家级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
表1 2014年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来源地情况统计表 单位:亿元
5.政策优势。为了促进皖江示范区产业聚集和载体建设,在省级层面制定有加快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在载体建设、项目供地、产业创新、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以及金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示范区各地也相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扶持政策,如合肥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就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工业小企业振兴及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制定了扶持政策。再如2014年3月设立的合肥综合保税区,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与洋山保税港区同样执行,政策优势仅次于自贸区。此外,国家层面就示范区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工作,建有高层次协调机制。
1.制约因素突显。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条件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支撑示范区原有发展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示范区在受制于外部环境深度调整的同时,自身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也日益显现,如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链不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此外,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经济转型、社会建设和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2.主导产业同构化。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相似,以安徽、湖北和江西省为例,据2013年统计数据,三个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2.3∶54.6∶33.1、12.6∶49.3∶38.1、11.4∶53.5∶35.1;二是支柱产业相似,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占各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80%;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三省均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四是长江沿岸分布有宝钢、南钢、马钢、武钢及攀钢等五大钢铁工业基地,钢铁产量占全国的36%;上海、南京、武汉以及重庆四大汽车工业基地,汽车产量超过全国的40%。较高的产业同构造成投资分散和同质化竞争。
3.无序竞争激烈。历史形成的“行政区经济”,[8]通过设置政治、经济的政策壁垒,来谋取本地利益最大化,导致区域之间经济成本、生活成本、发展机遇及利益分配的差异。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地方政府之间积极争夺要素和市场,鼓励要素流入和产品流出,保护限制竞争性产品流入,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关系。有些地方甚至举全省、全市之力争取大项目,除了降低地价,提高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外,甚至为大项目落地建专用发电厂及专用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短期内可能会为带来GDP和税源增幅,但从长远看会给地方财政造成沉重负担,也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4.内部发展不平衡。皖江示范区九大城市,铜陵市人均GDP是安庆市的3.5倍,第一产业占比为1.9%,而滁州市达19.2%;马鞍山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六安市的1.60倍和1.66倍。安徽省2014年规上工业企业近16200户,其中合肥市约2400户、芜湖市1815户、安庆市1670家、滁州市1250户、宣城1198户、六安市1010户、马鞍山市909户、池州市483户、铜陵241户。2014年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8638.30亿元,其中合肥市1945.53亿元、芜湖市1271.22亿元、安庆市628.82亿元、滁州市509.00亿元、马鞍山市568.85亿元、铜陵市429.56亿元、六安市398.68亿元、宣城市359.74亿元、池州市154.63亿元,这种内部发展不均衡将加大区域内的政策协调和产业整合的难度。
从国家层面看,国务院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对长江经济带建设进行全局谋划和定向导航。[9]从安徽省级层面看,要尽快制定长江沿江开发示范区规划与实施方案,明确沿江地区统筹发展的格局和全省开放型经济布局,明确皖江示范区各市在沿江开发中的定位、目标和开发重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从皖江示范区层面看,各城市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做好新政策与原有政策的衔接,保持规划及政策的连续性。高起点规划合肥和芜湖“双核心”产业定位,发挥区域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实施错位发展和差异发展。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推进区内产业链向中西部地区梯度延伸,提高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分工协作中的地位。一是依托奇瑞、江淮两大汽车自主品牌和已形成的较大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和低端转移,力争在长江中下游沿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中占有更大比重;二是依托铜陵有色、马钢等支柱企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以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促进装备产品向数控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推进装备业转型升级;三是依托合肥京东方、鑫昊等离子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以及美的、美菱等一批著名家电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产业价值链的攀升。同时,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助推整个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
皖江示范区有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等五个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不足50万标箱,航道及配套设施落后,应抓住打造“黄金水道”的机遇,加强岸线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挖掘航运产业潜质。一是加快打造芜马组合港、合肥、蚌埠及安庆等航运枢纽。马鞍山郑蒲港是长江第三个也是唯一尚未开发的万吨级深水良港,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1亿吨,可解决多年来江北货物出海困难的问题。发展芜马组合港,可使芜湖港成为安徽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给港。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安庆新港充分发挥其航运枢纽作用。二是加强淮河航道整治,提升内河航道等级,打造水上高速公路。建立江淮运河,连通长江、淮河,实现长江与淮河的贯通,让沙颍河、淮河、江淮运河、长江和芜申运河纵向沟通,使合肥港真正发挥南北物资运输枢纽作用。三是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重点打造以合肥为中心,一个小时到南京,两个小时到杭州、武汉和上海,四个小时到北京的高速铁路系统,加快推进马鞍山到南京的城际铁路以及轨道交通的对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0]一是要破除行政体制壁垒。沿江九省二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在城市间流动,通过资源和产品互补,实现资源和产业再配置。二是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调整和优化区域内的生产结构,规范分工合作,解决因行政区划带来的利益分割,形成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三是构建沟通协调合作平台。定期召开沿江各省市高级别联席会议,形成规范区域各类政策法规,力求做到错位发展、利益均等,实现各城市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对因参与区域协作分工而暂时受损的地区,建立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
借鉴上海自贸区模式,将皖江示范区内长江沿线1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合肥综合保税区以及合肥港、芜湖港(朱家桥、三山港区)、马鞍山郑浦3个港区,整体打包申报安徽(合芜马宣)自由贸易区,以开放驱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成集自由投资和自由贸易、自由运输于一体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
目前,皖江示范区与上游的武汉经济圈、成渝经济区以及下游的长三角经济圈相比较,存在着突出的发展短板:缺少一个大体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群。因此,一是做大做强核心城市。合肥是安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皖江示范区与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巢湖并入合肥之后,综合实力更加凸显,成为安徽沿江城市群的核心与枢纽,但与南京、武汉及重庆等核心城市相比,仍有提升空间。二是深度打造省域次中心城市。整体开发芜湖、马鞍山及铜陵等城市,形成强大的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引领其他城市的发展。三是以合肥为核心,将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沿淮城市群等组团发展,提升城市群的竞合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的增长。
[1]王学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2-01).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5/2/1/785928124286.html.
[2]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Z].2014-09.
[3]魏后凯.建设长江经济带及重庆应对策略[J].改革,2014(06):12-15.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Z].2010-01-20.
[5]马良.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
[6]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程必定.抓住战略新机遇,加快安徽崛起[J].江淮,2014(08):12-13.
[8]吴先华,郭际,王丹辉.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行政学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02):29-32.
[9]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素:11省(市)证据[J].重庆社会科学,2014(08):5-11.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