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生跨界术

2015-12-28 08:07张静
汽车观察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金龙客车电动

文 AO记者 张静

黄宏生跨界术

文 AO记者 张静

正当国内很多车企大佬都在呼吁要向家电企业学习时,一位世界级的“家电佬”开始跨界做起了汽车,并把自己下半辈子的赌注都压在了新能源汽车上,他就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

相比柳传志40多岁创办联想,黄宏生涉足汽车领域时已是56岁高龄。12月5日,其以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接受《汽车观察》专访。

正好在这一天,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举办的主题为“新汽车、新市场、新机遇”的2015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领袖峰会上,黄宏生特别荣获“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领袖人物”奖,这一殊荣既是对其二次创业的肯定,也是对南京金龙市场表现的肯定。

采访过程中,黄宏生喜欢漫谈式的讲框框、定调调,极少涉及具体数字和细节,让人感觉他非一个面面俱到的企业家,可正是这种“难得糊涂”的劲头,铸就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

年近花甲的“新人”

黄宏生一生有三个梦。

1973年下乡当知青时,他有个大学梦,那时只有表现极其优异的知青才有名额上工农兵大学。黄宏生因此埋头苦干,在煤油灯下学习,当选优秀团干部、优秀党委书记,就这样一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考试,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1988年,黄宏生又有了一个香港梦,毅然决然放弃了电子部下属的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职位去香港下海经商。在香港,黄宏生通过做电子芯片的代理,积累了一些资金。但香港始终是贸易和金融中心,有着深深产业报国情节的黄宏生返回国内,在深圳华晨北路一手创办了如今妇孺皆知的创维集团。

26年后,创维集团于2014年彩电出货量达到1320万台,不管是产品技术还是企业规模都已彻底打败索尼、东芝、日立、松下、夏普等日本品牌,跃居全球第五;同年,创维集团数字机顶盒年销量达到2300万台,取代汤姆逊集团,超越美国MOTO旗下GI,跃居全球第三。

此时,年近60岁的黄宏生并没有退休的打算,仍然怀揣着梦想。2010年,黄宏生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与家电毫无关联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这一代人能遇到这样的历史机遇是千载难逢的,能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力量,让我感到无比快乐。”

为什么选择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选择南京金龙?这或许是外界询问黄宏生最多的一个问题。“国内随处可见一些传统企业把原有生意卖掉,投入上亿元资产做新能源汽车,这种现象虽然过热,但却热在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上。”黄宏生解释道。

截至今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超过美国,达到50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其成长性超过其他任何产业。黄宏生相信未来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会像家电那样销往全世界。

有让企业盈利的本事

南京金龙未来发展仍面临四个难点:一是技术上的挑战;二是优秀人才的稀缺;三是资金链上的风险;四是政策的不确定性。

年中时,久未露面的黄宏生首次带着自己的纯电动客车产品亮相华南理工大学,并进行了一场名为《寻找人生天命》的演讲,“人生就是一个逐渐发现自己天命的过程。我为什么要二次创业?因为我的天命就在经营上。”

黄宏生有着让企业盈利的本事。做家电如此,做汽车亦是如此。

TCL李东生、康佳陈伟荣、创维黄宏生,三个从惠阳、罗定、海南走出来的年轻人,曾是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78级的同学,终成为三位影响中国彩电业的企业家。

而作为“华南理工三剑客”之一的黄宏生,其创立的创维集团在彩电行业一直以业绩稳健闻名。财报显示:创维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超过400亿港元,税后净利润33.5亿港元。全球彩电企业之多,能像黄宏生这样把企业做到盈利的却屈指可数。

不仅如此,黄宏生的第二次创业,竟然也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把一家连续亏损三年的车企发展成为了行业第二,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2013年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南京金龙这个品牌;如今,南京金龙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现已形成年产大中型客车8000辆、轻型车2万辆的生产规模,并在全国30多个新能源推广城市批量运营。

事实上,“家电佬”跨界到完全陌生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开始并不顺利。

2011年,黄宏生创立的创源天地子公司——南京创源天地汽车有限公司与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汽车集团签署了《关于南京金龙三方重组协议书》,共同出资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先期注册资本7500万元。

次年年初,黄宏生出任南京金龙董事长,在位于溧水柘塘的经济开发区内低调打拼。重组后的南京金龙一直发力纯电动客车,同年8月,江苏省第一家使用纯电动客车的公交企业——通盛客运有限公司第一批试水产品就是来自南京金龙的纯电动客车。

2011年至2013年间,南京金龙连续亏损,据传每年亏损额度达4000万元以上。好在南京金龙迎来了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两个洪流的汇合,终于顺势搭上了新能源汽车这趟班车。在南京政府大力支持下,南京金龙纯电动车大巴开始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团体开展合作,销量持续攀升。

从2014年开始,南京金龙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比2013年翻了4倍,其纯电动客车产销量达到1890辆,跃居国内全行业第二。2015年,南京金龙预计销量7000辆,纯利润约5亿元。“既要坚持底线,又要勇于改变和调整。如果没有当初的果敢,我的二次创业早就胎死腹中了。”黄宏生如是说。

乘商并上的野心

尽管黄宏生已具备新能源汽车领军人物的三大特质:IT知识、互联网意识,及工业精神。但南京金龙未来发展仍面临四个难点:一是技术上的挑战;二是优秀人才的稀缺;三是资金链上的风险;四是政策的不确定性。

回顾2015年,南京金龙主要完成三件大事:前10个月,公司纯电动客车总量达到3972辆,同比增长3.9倍,市场份额8.5%,排名行业第四;逐步完善纯电动客车全系列产品线布局,发布三款核心产品——续航王D11、日系轻客D12、太阳能纯电动大巴;通过资质审查,从原来只是具备改装车生产资质的代加工企业变成了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明年,除继续专注纯电动客车外,南京金龙还将发布混合动力车型。与此同时,南京金龙还将进入纯电动SUV/MPV技术储备阶段,为进军乘用车市场打下基础,以实现对乘用车市场的覆盖。另据黄宏生透露,公司现已注册乘用车商标开沃(Skywell),未来将成为南京金龙最大的增长点。

现如今,南京金龙市场目标直指三大领域:一是面向纯电动客车领域,包括纯电动公交车及纯电动中型城乡客车;二是面向企业市场的10座至16座轻型商务车;三是面向纯电动物流车领域。

按照黄宏生的规划,南京金龙有着一个千亿级产业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实现生产纯电动客车2万辆,销售收入200亿元;实现生产纯电动轻型车及物流车20万辆,销售收入500亿元;实现生产纯电动SUV及MPV车型15万辆,销售收入300亿元。

尽管外界对黄宏生二次创业能否成功仍持怀疑态度,但其却坚定地认为,汽车是比电子消费产业大得多的市场,无论是从市场机会还是从产品技术创新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时间都去哪了

从家电到汽车,黄宏生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思路可以复制在南京金龙上?“我在创维时忽略了对人才市场的积累,进入汽车行业后打法就不同了,现在我80%的时间都用在了寻找世界级顶尖人才上。”在黄宏生看来,与技术研发同等重要的就是人才战略。

实际上,之前也有过一些电子行业巨头收购部分车企资质的案例,但多数没有成功。因为在汽车这个行业要想成功,就必须深入到生产一线、技术一线中去。

近两年,南京金龙通过引进企业合伙人制度吸纳了众多来自知名车企的骨干和电池专家,比如来自主流车企的汪先锋、董钊志、秦续俊等人,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基础;而来自IT、家电行业的专家,则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这两方面人才的跨界结合,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和不可预估的颠覆能力,直接造就了南京金龙几乎超越了所有客车企业的增长速度,成为中国纯电动客车领域前三强。

除在行业招兵买马外,黄宏生还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新能源实验室、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顶级研发机构合作;并利用参股或兼并的方式向产业上游发展,与世界顶级动力电池品牌三星、LG化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进行动力电池的针对性开发。这一系列举措,都将成为南京金龙在技术创新上的储备力量。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制定出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然后带着你的员工一起去追梦,否则一旦没有了追求,优秀的员工就会离你而去。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要让那些有能力的人跟着你一起奋斗。”黄宏生如是说。

既生瑜 也生亮

众所周知,南京有两家实力雄厚的本土新能源客车企业,一个是南京金龙,另一个是比亚迪,二者占据当地较大市场份额,但彼此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2013年11月,比亚迪与南京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手南京公交集团投资30亿元在溧水经济开发区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该项目完成后,可年产5000辆纯电动大客车和1000辆纯电动轻型客车,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6亿元。

就在双方签署框架协议前,在南京市采购1000辆纯电动公交车订单中,比亚迪K9为650辆,南京金龙仅为250辆。因此有业内猜测,比亚迪在南京高调建厂及分流订单,会对南京金龙会带来不小冲击。

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南京金龙不仅没被挤压,反而出现逆势增长。以2014年前三季度为例,国内新能源客车产量11800辆,纯电动客车4877辆。其中,南京金龙纯电动客车产量723辆,占比为14.8%,位列全行业第二位,仅次于比亚迪。

销量提速如此之快,得益于南京金龙在市场推广上的成功经验。今年6月,由南京扬子公交和南京金龙联合成立的新能源公交车技术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车辆运营商与制造商的这一战略合作形式颇具创新,在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首次,现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案列。

两横两纵

品牌力并不十分出众的南京金龙何以成为新能源客车业的黑马?这要归功于黄宏生“两横两纵”的战略指导:“两横”指专注技术研发与注重人才培养,双引擎支撑业务创新;“两纵”指产品实力要过硬、市场嗅觉要敏锐,多元化推动品牌崛起。

在产品力提升方面,南京金龙预计明年年底可实现全系车型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在产业链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是南京金龙的重点布局对象,电池材料,电池PACK等都将是明年的规划重点。“为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掌握纯电动客车全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南京金龙不可动摇的既定目标。”黄宏生强调说。

此外,黄宏生还于年内入股了江苏乐能(一家做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目的就是看重其新能源核心产业链对行业的重要性。据黄宏生透露,南京金龙将自主生产整车线束等相关零部件,逐渐布局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其自主研发的电池PACK将使用在新品上。

实际上,南京金龙这几年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汽车热潮中被消费者信赖和选中,得益于其一直以来把质量视为生命,把技术进步作为最大追求。无论电池采用什么样的核心技术,南京金龙都会选择全球最好的电芯。

采访接近尾声,黄宏生谈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四个危机感:一是新能源产业政策还不够明朗;二是新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环境下企业将如何生存;三是外资品牌在中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品牌倍感压力;四是纯电动汽车产品质量如何做到百分之百可靠。“混合动力只是个过渡,我对纯电动市场充满信心,南京金龙追求简单、极致,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冒险之旅。”

尽管外界对黄宏生二次创业能否成功仍持怀疑态度,但其却坚定地认为,汽车是比电子消费产业大得多的市场,无论是从市场机会还是从产品技术创新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猜你喜欢
金龙客车电动
电动自行车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金龙“入围”之道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苏州金龙KLQ6125B1A型客车故障排除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