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冈
2016年台湾地区将进行四年一度的“二合一”选举,产生新一届的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由于国民党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溃败,而后又在决定党内候选人过程中曲折反复,再加上近年台湾民众的政党偏好发生了由“蓝大于绿”到“绿大于蓝”的微妙变化,因此,外界均不看好国民党的选情,判断岛内的政党轮替可能性高,民进党还很可能首次掌控立法机构的多数席次,从而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九合一”选举的辐射效应
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严重削弱了国民党在台湾县市层级的执政资源,势必辐射到2016年的选举结果。在22个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仅保住新北市、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台东县和马祖6个县市,除了新北市拥有近400万人口外,其他均属于中小县域,即使加上属于泛蓝掌控的花莲县和金门县,其阵营所直接掌控的人口总数也不过626万而已,占全台人口不到1/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进党掌控了拥有1400多万人口的13个县市,加上与该党结盟的柯文哲所掌控的台北市,泛绿所掌控的人口比例超过2/3。鉴于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国、民两党候选人在其所属政党执政的县市往往获得明显多数选票的现象,可以推断出,2016年国民党的选举结果不容乐观。
此外,在2014年县市“议员”选举中,国民党的总席次虽仍高于民进党(386席比291席),但在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这6个大城市“议会”中,民进党已超过国民党的席次,成为“议会”的重要力量。只有在微观层面上,国民党及其支持者在乡镇长、乡镇代表、村里长等席次上还占据绝对优势。从“九合一”选举的得票率来看,可以粗略估算出泛绿领先泛蓝约133万票,占所有选票的11%左右。
另外,台湾民众的政党偏好近年发生了明显变化,认同泛蓝的不再是多数。根据政大选研中心的民调,认同民进党的受访者比例在2014年6月首次超过认同国民党的比例(多2%)。另外多项民调显示,近两年台湾民众对国民党认同度持续低于民进党(21.5%比24.7%)。
“背水一战”
朱立伦在距离选举不到3个月时宣布参选,颇有不计个人毁誉、力挽狂澜的姿态,也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这有助其向新北市民表明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为带职参选找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也可制造国民党选情“触底反弹”的效果。这样看来,在“换柱”的时机选择上,也就不无几分道理。
随着选举日期的临近和选情的危机,马英九政治“跛脚”的现象进一步呈现,朱立伦在处理与王金平的关系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王金平得以继续获得“不分区立委”提名,带动国民党的“立委”选情。从目前的形势看,朱立伦似乎难以赢得2016年地区领导人选举,但至少可以通过操兵演练,为4年后再次投入选战铺垫基础。鉴于朱立伦参选,国、民两党在“立法院”的席次很可能旗鼓相当,民进党即使席次过半,也很勉强;国民党则可能保住50个以上的席次。
台湾政党光谱有“北蓝南绿”之称。这一政治版图是否将随着民进党执政县市版图的拓展在2016年发生大规模重组?国民党有无可能在2018年县市长选举中“光复”台北市、基隆市、桃园市、新竹市以至台中市和彰化市?这些是观察未来台湾蓝绿政党光谱变化和地理分布的重要指标。
国民党、民进党的选举策略
民进党凭借“九合一”选举获胜的态势和蔡英文的长期经营,早就为2016年的选举做好了准备。在选战布局上,民进党在中北部投放大量资源,力图增加民进党在新北、桃园、新竹、苗栗和台中等地的“立委”席次和“总统”选举得票率。蔡英文出版的新书《英派:点亮台湾的这一哩路》也透露出其力图整合民进党内不同派系、走向执政的旺盛企图心。
为争取胜选,她在两岸政策上陆续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在2014年7月底宣称“台独”是民进党的“天然养分”后,又在同年8月12日表示民进党愿意面对两岸长期存在的歧见,努力和大陆建立全新的互动及沟通的模式,承认区域经济整合加速对台湾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中国的崛起和两岸关系更是攸关台湾的未来”,主张在维系台湾的“政治自主性”和“同步”融入区域经济整合的前提下,接纳“两岸经贸互动跟连接”。2015年5月访美期间,蔡英文表示“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珍惜并维护20多年来两岸“协商和交流互动所累积的成果”。
但值得警惕的是,蔡英文对“九二共识”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至今不愿冻结民进党“台独党纲”,就意味着其仍然追求“柔性台独”的路线。为实现“总统”选票和“立委”席次双过半,蔡英文在两岸关系政治定位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将选战诉求集中在岛内民生和社会分配等议题,试图通过拉近台湾与美国、日本和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减少对大陆的依赖。
国民党在顺利渡过“换柱”风波后,加快了选战步伐,奋起直追。朱立伦确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主轴,呼吁蔡英文就两岸关系和台湾内部发展的政策性议题与其进行辩论,并规划11月访问美国。
在选战的布局上,朱立伦以“不能让民进党整碗捧去”为口号,在固守国民党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以及新竹县市和苗栗的“立委”选区优势的同时,将主战场拉到中彰投,并跨过浊水溪(曾被认为是台湾“北蓝南绿”的分界线——编者注),深入中南部绿营票仓拉票。在朱立伦和王金平的合力下,一些原先准备“弃选”的国民党籍“立委”和态度消极的地方势力重新出山,或直接投入选举,或为国民党拉抬声势,极力扭转对国民党不利的选举局面。
这都使民进党面临新一波竞争压力。根据以往经验,若竞选议题以台湾内部经济、社会问题为轴心,则对民进党比较有利;若以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为轴心,则对国民党比较有利。针对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如果像洪秀柱那样,从“一中同表”“终极统一”的角度予以反驳,反而不利于国民党争取中间选民;但如果像朱立伦那样,逼着蔡英文回答在没有“九二共识”的前提下如何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的话,就将有利于国民党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虽然目前总体选情仍然对民进党有利,但两党的得票率和席次率差距可望大幅缩小。若国民党能成功地将选战议题拉回到两岸关系领域,蔡英文及其竞选团队将面临讨好基本教义派和争取中间选民的两难选择,从而为选举结果和选后两岸关系走向带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