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民
(双牌县第一中学 湖南永州 425200)
双牌县第一中学地处偏僻,但是在国培基地校测评中,督查组经实地察看、听课、走访、座谈,最后给我们的结论是:你们尽力做到了最好,学员十分满意,我们一致给你们的评价为“优秀”。2014年我校在省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全校之力,顺利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初中语文骨干培训团队和示范县市区骨干教师项目培训,共3个班180人的培训任务。在“提升工程”培训中我们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1.信息技术常用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2.远程网络培训学习平台的管理与应用。3.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概念、知识的解读。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案例观摩。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教学实践。从培训的组织管理到课程的设计,对学员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得到了全体学员和省国培办派出的第三方督查组的肯定。在网络研修中,双牌一中是研修网湖南项目组最早最好完成研修任务的单位,我校代表研修网湖南省项目组在2015年1月的全国学情交流会上做了视频经验发言,得到了学员与项目部的高度评价。现在回想起做培训的经历,有很多的感想。
2014年是提升工程实施的第一个年头,时间紧,任务重,我校没有相关的培训经验,省电教馆专门组织了项目负责人的培训,到双牌县与学校、教育局就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进行了指导交流,抽查了案例教师的案例课;永州市教师工作科组织永实中学、浯溪二中和双牌一中三所学校进行了研讨,对双牌一中进行了专门的现场指导;双牌教育局把“国培”当作2014年教育的一项重点项目来抓,成立专门的项目部,负责协调管理工作,给学校增配了3套电子白板,一套移动录播系统,改造了学校的大门,投入达到了30多万元,确保了培训所需的硬件设备。
本次培训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与能力、语文教学教研能力为目标,在省项目办领导下,培训方案注重突出专业引领和问题诊断,以技术素养和理论性培训为基础,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促进教师开阔理论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按需施训,推动学用结合,完善培训体系,示范引领全员培训。
我们为“国培计划“专门构建了一支一流项目管理团队,落实了“双导师责任制”。我亲自担任管理班主任,全天候陪在教室听课,处理各种问题,每天上、下午上课前登记出勤并公示在教室的后面,下午上课结束前将当天上课的满意度评价表发给学员做评价,学校对当天上课的全过程,有一手资料,既了解学员的需求,也知道专家的差距,对学员欢迎的专家,下个班再次邀请过来讲课,对于学员的反映,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学校和项目部;挑选了有高级职称的语文教师担任学术班主任,随堂听课,组织学术讨论,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学习心得评比活动,学校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爱护学员,让学员能安心学习、放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大家把培训所学、所获、心得、体会、反思均写在简报上,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简报制作精美、大气,体现了本次的主题,我们给他们评了奖,大家兴高采烈。培训结束时学员舍不得我们的管理教师,舍不得离开双牌。益阳安化八中的蒋红霞老师,是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和省电教馆的挂牌名师,回到学校后专门写了文章《感悟双牌》 一文,对双牌一中的培训进行了赞扬。
▲学员老师听课中
每一期的学员,除上课外,我们还举行了三次交流活动,学员到校的第二天晚上,我们会举行一次破冰活动,学员随机分组,同一地区的学员尽可能不分到一起,各组介绍组名,确定组徽,喊出口号,唱出组歌,摆一个Pose,各个成员介绍自己,选出组长、班干部并成立班委会。应学员的要求第三天的下午提前上课,带学员走出学校看看当地的风景,也让大家留影留念。第六天的晚上,我们组织一个联欢活动,庆祝学习结束,学校的领导出席,大家充分展示才艺。有活动学习就不会枯燥了,对于学习大家有了激情,碰出各种火花,推动培训的良性发展。
按照省项目部的要求,学校成立了教学服务、案例教师、后勤保障、接待管理四个团队。后勤保障团队组织人员对学校的外墙进行了粉刷,更换了学校的办公桌椅、学生的课桌椅;升级了宽带网,流量达到了100兆;对承担住宿任务的两家酒店做出了系统的要求,从用水、用电、通风、面积、网速、安全、卫生各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对他们的服务员进行礼仪教育,要让学员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制定了菜单,8荤2蔬,把学员当成了贵宾。教学服务团队对案例教师上课的教学设计和PPT进行了修改、包装,为课堂量身打造,制做出了精美适用的PPT,让每一节课都紧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这一主题,对每一项技术进行分解,让上课的教师系统地理解培训的主题,要求确保教师高水平,培训出高能力的学员;每一位案例教师学习了新课标,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三个标准,对教师的教案、上课用PPT、解读稿进行了细致的修改,一再易稿,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对他们的课进行了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市县教研室也来听了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我们的案例课程得到了每一位学员的肯定。接待管理团队为学员安排住宿,提供各个方面的帮助,有张家界的学员吕玉潇、田芳敏到永州车站时由于时间太晚,已经没有大巴车到双牌了,我到高铁站接她们;学员住宿地到学校大约有800米,为了方便学员上课,学校每天安排专门的公交接学员到校;郴州市苏园中学学员汤来亲,在学习期间得了鳃腺炎,校医陪护细心照看,校领导到医院看望;双牌一中对学员,从吃、住、行给予了全方位立体的关照。对学员,我们真的是把他们当成亲人一样对待,学员离开时都说,永远忘不了双牌之行,会永远铭记双牌一中老师的真诚、热情和敬业精神!
本次培训创新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培训模式,首先采用了湖南省特有的集中现场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训这样一种混合式培训方式;其次集中现场培训也是湖南特有的“观摩—解读—研讨—编写实习教案—现场说课—研讨—上汇报课”的培训流程。
▲国培示范课
在集中现场培训中,采用专题讲座与研讨、名师教学观摩、学员教学实践与专家点评,名师访谈,案例研究等培训方式,培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组建了以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团队,另外本次培训还聘请了9名省级专家,两名国家级专家来校讲座、做报告,培训结合8个学科案例教学,通过 “观摩—解读—研讨—编写实习教案—现场说课—研讨—上汇报课”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意识与能力,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实用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又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网络培训主要组织教师通过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交流和探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根据教师需求确定研修主题,设计系列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网络研修与线下研修相结合,自主选学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等方式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任务,打造培训—研修—应用—成果一体化的培训模式,着重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但在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中尚未掌握的理论、技术与实践方面的问题。研修主持教师与学员共同开发生成资源,推送典型案例资源和微课程资源,推动优质资源交易与交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与工作需求,增强了区域教师常态化学习研修机制。
在网络培训中,我们的班级建制不变,各位组长、各位班干部起带头作用,组长督促本组学员学习,学习委员督促各位班干部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技术指导。网络培训双牌一中更是一枝独秀,我们的研修简报被研修网整篇发布在它的简报中,做为湖南的示范,我们是研修网最快最好完成培训任务的单位,我因此也代表研修网湖南项目部出席全国的学情交流会,做经验分享。
“提升工程”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专业引领和问题诊断实行按需施训:
1.在培训前一周,全体参训成员都参加了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训前自测,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标准》,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我们安排了技术素养课、理论修养课、语文案例课、教师专业发展课、实践课,大家根据自己的测评成绩,有针对性地学习,我们请名师、专家授课,突出专业引领,学员按需学习。
2.有些学员来自农村乡下、年纪比较大、信息技术基础不好,我们安排了校本课程《“小”软件解决“大”问题》,突出解决了学员基础不好、专家的课程太深奥的矛盾,用一些常用软件如音视频素材处理与编辑的“QQ影音”软件、图片处理的“美图秀秀”软件、PPT转换为视频的“OFFICE 2010”软件、“维棠视频”下载软件等,解决学员教育教学中的音频、视频、图片处理和PPT制作中的问题,起到了速成的作用。
3.案例课照顾学员年龄特点,突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高度融合的特征,根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标准》,每一节案例课突出解决一个或者一方面的问题,不能面面俱到。现在参训的很多教师都是40多、50来岁了,如果课程太多、太深,学员就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以。而语文课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基础的一个学科,学生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我们在上案例课时必须要考虑学科性,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感知能力,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明一条道路,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提升工程”培训,课程结构合理、研修内容丰富、学习形式灵活,有效解决了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乃至终身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和困惑,提升了参训学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尽管有些年纪大的老师不是很熟练,但是他们已经在这个方面打开了一扇窗户,吹来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清新空气,在接下来的网络培训和校本研训中,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一定会得心应手的,回校后一定会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