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要素整合的流程体系推动管理规范协同发展

2015-12-27 08:33余梅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21期
关键词:示例界面要素

余梅梅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1)

1 实施背景

深圳供电局(以下简称“深圳局”)成立于1979年,承担着深圳市(蛇口除外)1952.84km2的电力供应任务,服务客户约256万户。深圳局作为南方电网创先试点单位,按照网公司部署,学习和借鉴香港中电、法国EDF等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管理经验,勇于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创先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持续改进的问题,一是业务规范性不足,如制度内容冲突、运转冗长、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指引不明确、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二是业务协同性不足,如业务流程对接不畅,横向协同性差,协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业务断点、组织断点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局根据战略引领、业务驱动的原则,以流程体系为载体,厘清战略、业务、制度、岗位、绩效、风险与流程之间的关系,按照流程梳理、制度标准匹配、岗位职责匹配、绩效指标识别、风险管控融合的实施路径,构建了多要素整合的流程管理体系,以推动管理的规范协同发展。

2 具体做法

2.1 梳理各管理要素,搭建体系模型

制度、标准、风险等体系是企业员工在日常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做事的依据和标准;表单、信息系统、管理术语等体系内容是工作中重要的载体和参考依据。为了实现各体系内容与流程的有效融合并同时保持体系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结合企业自身已构建的制度、标准、风险等体系现有成果,在流程管理平台上分别搭建组织、制度、标准、风险、表单、信息系统、管理术语等体系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各管理体系模型示例

图2 各管理要素与流程匹配示例

2.2 以流程为核心融合各管理要素,规范业务过程

将体系中的各管理要素的相关内容与对应的流程、流程节点进行匹配。

(1)制度、表单、信息系统匹配:将制度中对流程环节有指导作用的具体条款匹配至对应的流程环节。将流程相关的输入、输出表单、信息系统与对应的流程环节进行匹配。

(2)风险匹配:依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有的成果,识别流程关键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按全面风险的标准进行定义和评估,在流程中识别风险的关键控制节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避免控制措施不能落实到流程进行执行、无法成为岗位的工作职责等问题。

(3)岗位匹配:由于公司的组织架构不断调整,而流程相对稳定,为了建立岗位与流程之间的松耦合关系,在进行岗位匹配时采用“流程-角色-岗位”的间接匹配方法。流程的角色设计是从业务流程出发,切分流程职责并授权到对应岗位的一种方法,可以从流程角度清晰地展现出流程职责的划分、实现脱离组织架构的束缚进行职责切分;建立职责与岗位之间的清晰但“相对变化”的松耦合关系,便于流程到岗位的职责落地,也支持岗位的职责分析。

图2为一个具体匹配示例。

2.3 发布流程浏览平台,从不同视角展现管理内容

为了满足以流程为管理对象,结合需求从不同视角查看相关知识和规范的需求,公司开发了可以与现有OA门户集成的流程浏览平台,见图3。

图3 浏览平台组织界面示例

流程浏览平台主要包括个人界面、组织界面两个界面。组织界面为管理者了解目前企业管理体系的整体情况提供了一个易用的平台,通过组织界面既能够看到单独的业务,也能够看到体系化的管理内容,同时通过引入“部门、科室、班组”三个管理视角,可以使不同层级管理者快速、清晰的看到其管辖范围内的业务及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个人界面可以将员工涉及的所有流程、流程步骤、制度、表单等内容集中进行展现,大大提升了员工查询的方便性和用户体验。通过流程体系浏览平台,公司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个人都很便捷地查阅公司的所有制度规范,从而把各项工作要求转化为员工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具体行动,也即: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与“我”相关的流程和职责是什么、与“我”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制度是什么、与“我”相关的考核指标有哪些,见图4。

图4 个人界面示例

以计量中心运维班班员岗位为例,明确了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管控等一系列问题。即这岗位执行的流程17条,制度5项,业务指导书7项,考核指标5个,需要注意的风险点5个。通过流程体系的设计,得以将制度标准、岗位职责、指标绩效、风险管控等管理要素匹配到流程节点中,确保每个员工在岗位工作中落实所有管理要求。

同时通过以流程为载体的管理要素整合,可以从中抽取满足不同管理视角所需要的管理文档。如以岗位为视角,可生成《计量中心运维班班员岗位手册》,计量中心运维班班员营业员通过查询手册,就能明白自己的所有业务及要求,能很快掌控自身的业务。以流程为视角,可生成《计量自动化终端故障处理流程》,流程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流程手册明确流程的所有管理要素和职责分工。以风险管控或指标的视角,可生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手册》及《指标体系手册》等。

2.4 穿接关键业务的端到端流程,打通业务协同

通过穿接关键业务的端到端流程,梳理发现各部门在协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业务断点、组织断点等问题,从而打通横向业务协同和贯通纵向业务衔接,全面提升业务和组织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

在深圳局的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中,建立了面向客户的跨部门、跨专业高效协同的作业流程和服务机制。横向协同方面,形成从“客户需求—业务流程—作业操作—结果反馈”的横向闭环(紧紧把握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作为所有业务的触发点)。如构建了:高压业扩端到端流程,其由18条流程构成,从“报装受理流程”开始,到“电费收费流程”结束,实现客户报装、方案制定、业扩收费、停送电管理、计量检定、抄表核算、电费收费等业务的横向协同。原传统定义的需求就是让客户“用上电”,从接受报装开始到装表接电结束,见图5。而通过端到端流程的构建,把“服务好”的战略目标落实到高压业扩用电需求的具体定义上,让客户“用好电”,涵盖了从客户提出的用电需求,到初次缴费等

完整过程,真正体现“服务好”的价值导向。

图5 高压业扩报装端到端流程示例

纵向贯通方面,从上到下,形成从战略—流程—指标的纵向贯通。承接集团公司战略,并将战略指标分解为业务指标和流程指标,业务指标由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服务、生产运行、规划建设各业务模块承接,流程指标由各业务模块下的具体流程承接,再向下进行指标归集,形成指标库,通过运营分析与监控进行指标的分析和展示。目前,该体系建设的相关系统已同步上线,营业网掌厅、服务调度、营销移动作业全覆盖应用及运营监控等功能均已实现。以服务调度功能为例,服务调度基于营配主数据管理和实时数据信息,贯通主配网停电信息,将多系统信息高度集成,实现故障情况下,应急处置过程可视化操作、复电情况全过程监控、重要客户信息及时发布。

3 实施效果

3.1 整合核心管理要素,形成了工作规范

以流程体系为载体,厘清流程与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把制度标准、岗位职责、指标绩效、风险管控四项管理要素匹配到流程节点上,确保每个员工在岗位工作中落实所有管理要求,理清“做正确的事”,管好“正确地做事”,控制“事情做正确”。

3.2 构建了端到端流程,提升了业务协同性

在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构建端到端流程(即从“需求提出”到“满足需求”),实现价值有效传递,探索解决业务业务界面不清晰、流程协同效率不高、跨业务不协同的问题。

总而言之,通过流程体系的建设,将各管理要素有机地融合,把职能管理的“线”理清楚了,管理顺畅了,基层的“针”则能具体干好活了,企业管理正逐步实现“理清楚”和“管起来”。

[1]梅绍祖,[美]JamesTCTeng.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英]J·佩帕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M].第 2 版.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蒋志青.企业业务流程设计与管理[M].第 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示例界面要素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