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玲+邓建玲+翟晶
摘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了“2+2+2”、“4+4+2”、“订单式”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校外实训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校外实训;教学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19-02
校外实训是解决缺少实训基地的高职学校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养成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全国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校外实训很普遍,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不过,校外实训的教学组织管理还存在一些难点,有待突破。
一、校外实训教学组织管理难点
1.院校与企业间紧密合作难。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可以达到双赢,不过企业与院校间合作存在功利层面,需求旺盛时显示出其“积极”的一面,而需求减弱时又表现出其“被动”的一面。院校与企业间尚未形成教学“双主体”格局。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难。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外基地所进行的实训,以田间作业为主,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按照实践性教学计划所进行的实训难以落实。企业很少从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和素质方面安排实训内容,甚至有时把实训学生当作了企业的临时劳动力,降低了学生从事实训的积极性,使实训流于形式。
3.组织实施难。园艺专业实训的项目受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实训的课程计划不同于实际生产,近期效益差,时间也很难吻合;而企业是按照生产实际要求进行的,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必要的实训环节。
二、探究突破难点的思路
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校外实训教学要始终秉持这一目标,从实训教学方案设计到校企合作协议书签定,都要体现这一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翔实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在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素质。
三、校外实训模式
坚持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灵活实训课时间,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
1.实践教学“2+2+2”模式。(1)技能实训。第1、2学期在校内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实践主要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外出到企业进行认知性实习及园艺植物栽培关键技术实训。(2)轮岗综合实训。第3、4学期,参加企业园艺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划分“果、菜、花”三个方向生产小组,利用企业的条件,进行阶段性的生产管理,把握园艺植物产供销关键技术。(3)顶岗实习。第5、6学期,学生顶岗实习,直接与工作岗位对接。同时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试验,并在产、学、研生产实践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根据园艺作物生长季节,学生在校三年分别实施专业认知、季节单项实训、季节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实训项目,实现学生能力由“一般能力→专业认知→基本技能→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阶梯上升,实现教育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机统一。
2.实践教学“4+4+2”模式。(1)轮岗综合实训。第1、2、3、4学期+两学年的4个假期(寒暑),学生直接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生产管理,时间和内容先由实训基地提出方案,教师授课计划围绕生产实训进行制定,实施时还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2)顶岗实习。最后2个学期,企业根据学生的意向及前两年考核情况,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训。实训期间完成工作报告或毕业论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校企共同制订实训计划,与“2+2+2”模式不同的是,学生直接全程参加生产实践。
3.“订单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部分或者全部学费以及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是:确定“订单”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组织和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协议签订后,各方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如若违约,就要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校外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
学院设有校企合作办公室,成立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本着校企互惠、服务企业、统一管理、校企互动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
1.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1)专业课程开发的指导原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指导原则是,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探索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组织领导机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以系(部)为基础,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分管院领导任组长,负责全院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布点、规划、过程管理、验收等工作。(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方案。在系、部教师申报的基础上,经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立项院级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确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经费,合作经费纳入学院年度财务预算,实行专款专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及实训指导书;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或能工巧匠参与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应反映本课程领域内行业、企业最新应用技术或管理成果及反映行业特征。教材由教师与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一起撰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并用于该专业课程的教学。邀请专家结合行业发展举办讲座、参与实验、实训部分的授课,共同建立课程试题库。企业专家参与学生成果考核。进行课程评价时,一定要有企业人员的参与,甚至要让企业人员充当课程评价的主角。
2.校企共管校外实训基地。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养成不可缺少的教学场所。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管理细则。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必须责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3.校企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拥有众多高层次的人才和完备的实验设施,而且还有了解最新的国际科技动态的优势。高校和企业,学校提供新技术,企业推广新技术,校企联合科研实现互补双赢的局面。校企联合科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深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必然趋势。
4.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兼课。企业实训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带教,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任教。兼课教师的管理由组织人事部牵头,教务部、各教学单位、组织人事部共同负责。教务处是兼课教师业务指导和管理部门,负责兼课教师聘任条件、工作规范、考核、质量监控等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组织人事部负责兼课教师人事信息管理,负责建立兼课教师档案信息库,发放兼课教师酬金;教学单位是兼课教师的日常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教学任务、基本信息收集、工作量统计、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兼课教师的聘任期限视课程及授课情况而定,一般以学期为单位。兼课教师须遵守学院相关管理规定,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兼课教师的考核,纳入教务部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统一管理,结果报组织人事部备案。
5.学生企业实践。学生技能实训、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三方中最关键的一方。学生在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期间是实习单位的准员工,要接受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共同管理。
在实习过程中,系部要派管理人员到各实习地点进行检查和监督,向实习单位了解实习生的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填写《顶岗实习巡查记录表》。
6.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督。学院纪检室每年对学院承办的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监察、审计。对违反规定的按学院的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7.日常管理。各系每年度初应向校企合作委员会上报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及时反映校企合作的进展,年度末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总结,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协议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备案登记,并按照协议严格管理。
8.资产管理。校企合作项目实施期间,承办项目的系应明确固定资产权属,并分别明列仪器设备清单。合作项目自然终止或违约终止,学校固定资产均收回,不得以任何理由交由合作企业处置。
9.经费管理。校企合作项目中经费的管理,按职业院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韩继红.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理性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06).
[2]何红.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3]熊良伟.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03)
[4]王海军.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
[5]秦赋明.高职高专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类型与管理模式的探究[J].桂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