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林
诗句就云山动色,语文因深度溢彩。深度语文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师生对话的深度交流,是对文字意蕴的深度捕捉,是引领学生深度发展。它是一种思想,追求的是“思”与“诗”的结合,挖掘的是语文本真的价值,实现的是民族文化的诠释,收获的是知识能力的积淀。我们呼唤体现“语感之美、语义之趣、语言之灵性、语蕴之厚重”的深度语文。
一、个性阅读,在深度语文中“天阔地远随飞扬”
在萨特看来,“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成为阅读的引领者,然后学生才能成为阅读的创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深度语文,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价值。一堂课,有了教师的引领,才能缔造出一个疏朗、博大、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
而与之相对应的广度语文,要么引领缺失,要么引领肤浅,轻描淡写而浮于文面。这种引领,最终只能导致学生阅读上的信马由缰。表面上是广泛阅读、大量汲取,实际上是面面俱到而面面未到,结果只能是让具有深厚意蕴的母语变得淡然无味,学生从阅读中收获的东西仍是混沌一片。像这样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毫无意义。
不可否认,个体差别决定着学生与文本对话级次的千差万别——“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深度语文并非只是引领学生从一个层面去深挖细究。正好相反,它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牵引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的头脑,放达自己的情怀,去读,去思,去悟,去辨,去创造。阅读活动只有在教师的深入引领下,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有利于进行必要的感情移入,有利于学生把自我加入到文本之中去,实现文本“视界”和自我“视界”的融合。学生或菀其鸿裁,或猎其艳辞,或衔其山川,或拾其香草。于是,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建构,情感得以丰赡,个性得以放飞,人格得以完善。在深度语文的深度对话中,“天阔地远随飞扬”的阅读追求才得以真正实现。
二、引发质疑,在深度语文中“一波未平一波起”
《朱子读书法》中这样说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质疑是一种读书习惯,更是一种读书方法。这习惯,这方法,应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文本深究不深,哪来的“疑”?学生缺乏“疑”,哪来的“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泛泛而读,这对提高学生的读书素养是毫无帮助的。
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通之。”鬼神通之,就是灵光一现、豁然开朗的顿悟。没有深度语文的深入领悟,哪来的灵光一现?没有教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哪来的豁然开朗?
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正是读书之“疑”。读一本书,要有收获,必要有疑。清人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实疑之难也。”也许,学生在蜻蜓点水般的广泛阅读中,有时也会产生“疑”,但这“疑”往往是肤浅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层层深入,步步探究,从而引发质疑”的读书方法,那就是教给了学生“渔之方法”,学生将会受益终生。
三、生命关怀,在深度语文中“月照花林皆似霰”
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的价值观,它是民族的根,而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语文教育是灵魂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不重视对语言的品味,不能不重视对民族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不能不重视文本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有深度、有涵养的语文教学。一篇文章,教师只有深入引领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学生才能在语言的感染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