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学生走出阅读误区的措施
李爱芳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054001)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对于中学生来讲就好像是药,读好书就好像吃良药一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反则,读不好的书就像吸食了毒品,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引导中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中学生 语文阅读 误区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毒害思想。“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的确如此,我们发现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没有一个标准,可能会从众、跟风,因此在阅读时我们需要加以引导。
市场上流行的书籍中,有漫画、武侠、故事会、文摘……甚至是毫无剧情、胡编乱造的黄暴小说。这些书籍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学生既没有辨别好坏的能力又没有抵制诱惑的自制力,所以任其自由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一旦这些毒草样的刊物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它的破坏力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等到再想要斩草除根,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好比吸食了鸦片,若想戒毒是很困难的。所以不要让学生去去冒险,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在家里也不要让学生接触到这类不好的书籍(一旦发现孩子有接触,一定要当机立断)。这样,失去了这个环境,相信学生会很快从不好的阅读习惯中走出来。
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有的人看书不认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随便翻翻,有的人去读不适合自己的书,有的人甚至抱着猎奇的态度去读书……这样的读书都不是真正的会读书,我们应该选择好书在读书中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培养气质,提高阅读的素养。那么究竟应该给学生读些什么书呢?
中华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在给学生选择这样的书籍时,有三个原则可供参考。
第一,可以读一些文史书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祖国历史都不能了解,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读史可以明智”,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借鉴作用,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通过读史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像在学生的面前打开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刀枪剑戟、唇枪舌剑、鼓角争鸣、刀光剑影……书中呈现出的是大智慧,相信读着史书长大的学生自会胸中有丘壑、脑中有韬略,自会受益匪浅。
第二,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学生在读书中可以完善性格、健全人格。书中古人处事的方式很值得我们效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慢慢树立,有名著陪伴,他们将会更加茁壮地成长。比如东晋谢安,风神秀彻、运筹帷幄,等天下有难,他自会力挽东晋于狂澜。从东山再起到淝水之战,谢安完成了从安于身到安于国的华丽转身。相比于工于谋于天下,拙于谋自身的韩信,鸟尽弓藏的文种和信奉黄老的张良,他无疑是将为人为臣之道领悟最深之人,也是历代文人最为推崇之人,风流无人出其右。读了谢安的传记,学生自会在比较中选出最值得效仿的对象,其实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给他一个模仿的对象,他就能给你一个惊喜!相信选择这样的名人传记是再好不过的了。
第三,可以给学生看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世界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而留下的“金子”,是经过无数人认定后的精华。世界名著可以教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可以使人变得更充实。有些人认为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无论身处哪一个时代,人们都应该将其视为珍宝。经典著作代表着过去的智慧,我们正向着未来大步迈进,探索未知世界、发掘对人与自然的新认识是我们的责任。阅读世界名著不仅可以解决当下,更可以畅想未来!读经典的世界名著好似春日一望无际的原野,好似夏日汩汩流淌的清泉,好似秋水长天,好似大雪无痕,这种潜移默化是值得期待的惊喜!
阅读是一种习惯,就像味道,习惯了一种味道,就会喜欢。书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和容易,就像语言,对一个孩子来说学习哪种语言的难度系数都是一样的。教师大可抛开顾虑,放手让学生去读完整的经典!阅读好书就像与高贵的灵魂对话,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树立了正确价值观的人。
阅读是学生人生大厦的奠基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的任何一步都很重要,阅读更是伴随一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优秀书籍的陪伴?因此次教师应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使其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对人生的重要影响。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证明读书对学习成绩的帮助是巨大的,不仅对文科生的帮助巨大,就连优秀的理科生都认为阅读对学习帮助巨大。可见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没有阅读就不能培养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阅读就不能独立……让我们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优秀阅读进行到底吧!
(责编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