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

2015-12-26 05:21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

芮雪琴,李亚男,牛冲槐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在分析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理论的基础上,从规模、结构、水平、效应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3—2013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的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模和效应上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在结构和水平上的适配性很差,并且上升趋势不显著。从整体上看,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和水平制约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科技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协同度模型

1 引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1]。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人才的优化配置是关键[2]。而科技人才聚集是实现人才优化配置的前提,科技人才聚集可以集中经济发展所需的优势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同时,经济发展可以为科技人才聚集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因此,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目前,学术界在科技人才聚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成果,通常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科技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育[3-4]、经济和职业[5]、文化[6]、环境因素[7]等。二是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内部聚集效应有创新效应、激励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等[8];还有引致效应、品牌效应、示范效应等外部效应。另外,人才聚集过度也可能产生负效应[9]。三是科技人才聚集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专业分工和国际贸易提升,推动经济增长[10],还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1]。还有学者以某个地区为例研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互动中彼此影响[12]。这些成果为区域科技人才聚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缺乏科技人才聚集与经济发展适配情况的研究。在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对中国科技人才聚集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程度进行研究,有利于各区域科技人才聚集策略的提出,并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2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 1概念模型

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视为复合系统,它们由不同属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和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复合而成。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科技人才聚集可以通过科技人才聚集规模、结构、水平及效应体现,区域经济子系统亦如此。其中,规模是基础,效应是结果。随着科技人才的流动,科技人才会迅速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聚集。区域科技人才聚集规模越大,科技人才的知识积累就越丰富,知识溢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聚集的经济性效应就越明显。聚集与竞争是共生关系,竞争的结果会在科技人才聚集群体中产生激励效应,促进科技人才集聚结构与水平的改善,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强人才的吸引力,形成人才聚集高地,使人才聚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产生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科技人才聚集效应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并在和谐的环境中产生良性循环。2. 2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的理论分析以及现有文献的相关评价指标,建立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两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分别构建了规模、结构、水平、效应四个二级指标,并具体构建了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

2. 3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的适配程度,本文基于子系统的有序度分析,探讨二者复合系统的协同度。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本文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视为复合系统E = { E1,E2}。为了研究子系统的有序度,设其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为: ei= (ei1,ei2,…,ein)。其中,n≥2,βij≤eij≤αij,j∈[1,n],ei1,ei2,…,ein是描述子系统Ei运行机制与运行状况的若干指标。当ei1,ei2,…,ein是正向指标时,取值越大子系统有序度越高;当其是负向指标时,取值越小子系统有序度越高。由公式可知: ui(eij)∈[0,1],ui(eij)越大,表明序参量分量对子系统有序度“贡献”越大。

(1)子系统Ei的序参量分量的有序度可定义为:

(2)通过指标有序度确定子系统有序度:

序参量变量ei对子系统Ei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ui(eij)的集成来实现。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进行集成,即:

由上式可知,ui(ei)∈[0,1],其中u1(e1)表示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的有序度,u1(e1)越大,e1对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有序程度就越高,反之越低; u2(e2)表示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有序度,u2(e2)越大,e2对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反之越低。权系数wj表示eij在系统有序运行中所处的地位,可用熵权法求得。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假设对于给定的初始时刻t0,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E1的有序度为u01(e1),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E2的有序度为u02(e2),那么对于系统演变发展过程中的t1时刻,若此时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的E1的有序度为u11(e1),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E2的有序度为u12(e2),定义C为系统协同度。则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为:

由上式可知,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复合系统的协同度C∈[-1,1],并且值越大,复合系统协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另外,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是由这两个子系统共同决定的,如果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大,而另外一个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小或者下降,此时整个系统协同水平就很低,甚至不协同(协同度C∈[-1,0])。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以中国31个省市为样本,选取2003—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鉴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将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四个区域来研究。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天津、山东、浙江、河北、海南、福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3. 1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适配性分析

除了2012年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规模有序度回落之外,全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有序度都在逐年上升,为2003—2013年间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协同度呈整体上升趋势奠定了基础。

二者协同度表明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适配性水平不断提高。除了2012年中部地区二者协同度明显下降之外,都呈现整体波动上升趋势。2012年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规模有序度出现下降,某些子系统有序度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水平[13],因此2012年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处于非协同演进状态。除此之外,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的协同度都是正值,但都不高,这表明二者适配性水平总体上还很低,但从趋势上看,其适配性水平有望提高。

3. 2科技人才聚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适配性分析

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子系统有序度在2003—2007年不断上升,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和东北地区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地区上升缓慢,2008—2009年又出现快速上升,2009年之后上升趋势变缓,中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有序度2003—2007年呈波动上升,2008—2009年急速下降,其中西部地区在2009年出现回升,2009年之后整体出现小幅度波动上升。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有序度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

从协同度可以发现,科技人才聚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复合系统协同度很低,特别是2008—2010年间出现了负值。但是西部地区2009年的协同度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其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有序度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子系统、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子系统有序度都得到提升,该年西部地区复合系统协同度比较高,适配性较好。2010年之后,二者在结构上的适配性很差,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2012年中部地区适配性水平出现进一步下降也是上述原因所导致的。2012年东部地区的适配性水平出现下降。主要因为: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利于出口,东部地区出口比重大,因此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复合系统协同度下降。

3. 3科技人才聚集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配性分析

全国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2003—2008年科技人才聚集水平子系统有序度逐渐提高,2008—2009年出现下降,2009年之后波动上升。而西部地区2003—2005年先下降后上升,2005年之后有序度很低,并且比较平稳,直到2007年以后才出现明显上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有序度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这主要因为序参量R&D投入占GDP比重有序度波动较大。

从协同度可以发现,科技人才聚集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复合系统协同度很低,并且上升趋势不显著,均呈现波动状态。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水平子系统有序度波动导致,另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中序参量R&D投入占GDP比重有序度波动较大也会加剧复合系统协同度波动。全国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在2008—2009年间复合系统协同度出现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复合系统协同度反而上升。综上所述,二者的适配性很差,就其发展规律来看,下一经济周期很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3. 4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的适配性分析

2008年,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的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有序度均下降。另外,2011年西部地区R&D课题数突然减少,导致该地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子系统有序度略有下降。其他年份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子系统有序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子系统有序度则在逐年上升。

从协同度可知,2008年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经济发展效应协同度均下降,处于非协同演进状态,但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1年,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有序度下降,导致协同度出现负值。2013年,科技人才聚集效应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小,导致协同度出现下降。另外,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经济发展效应的适配性水平还是比较低,但从长远来看,二者的适配性水平有望提高。

3. 5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适配性分析

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有序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有序度上升趋势减慢;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有序度总体上不断上升,处于有序发展状态。2008年除了中部,其他地区都有所回落,特别是西部地区回落较大。其他年份也都呈现上升趋势。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2012年中部地区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下降,这是因为2012年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结构与水平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出现下降,导致中部地区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和水平不协调。另外,2008年各区域协同度均出现下降。2009年,除了东部地区,各复合系统协同度上升,其中西部地区上升最为明显。因为相比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比较低的有序度,2009年出现大幅度提升,在科技人才聚集子系统有序度也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复合系统出现了较高的协同。

4结论及建议

综上,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模和效应上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但从长远看,有上升趋势;而由于科技人才聚集的结构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较大,二者在结构和水平上的适配性很差,上升趋势不显著。②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水平比较低。这主要因为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结构和水平上存在“短板效应”。因此,即使科技人才聚集的规模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科技人才聚集结构与水平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则会导致整体适配水平很低。可见,科技人才聚集的结构和水平已成为制约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演进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合理调整区域科技人才聚集规模。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对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要注意科技人才是否产生过度聚集现象,并合理引导科技人才流动。②优化区域科技人才聚集结构。引进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引导科技人才资源合理分配,使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③提高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水平。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另外,适当增加研发投入,鼓励科技人才进行项目研发,并将其转化成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促进区域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提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才的群体合力,实现科技人才聚集的信息共享、知识溢出、创新和激励效应,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从而促进区域财政收入增加以及居民收入增长。

参考文献:

[1]Hausmann R,Hwang J,Rodrik D. 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1) :1-25.

[2]Strenze T. Allocation of Talent in Society and Its Effe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J].Intelligence,2013,41(3) :193-202.

[3]Lee J W,Francisco R.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Emerging Asia,1970—2030[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2012,24 (2) :76-86.

[4]Bergin A,Kearney I.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an Open Labour Market: Ireland in the 1990s[J].Economic Modelling,2007,24(6) :839-858.

[5]Carr S C,Inkson K,Thorn K. From Global Careers to Talent Flow: Reinterpreting‘Brain Drai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5,40(4) :386-398.

[6]牛冲槐,杨玲,芮雪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1: 121-124 +139.

[7]孙其军,王詠.北京CBD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05:25-31.

[8]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4) :118-123.

[9]张体勤,刘军,杨明海.知识型组织的人才聚集效应与集聚战略[J].理论月刊,2005,(6) :70-72.

[10]Rotemberg J J,Saloner G. Competition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 Theory of Inter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0,30(4) :373-404.

[11]Ma L,Yue F. Industrial Clusters'Talents Agglomeration Effects on High-Tech Enterprises' Innovations[C].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ICEEE),2010.

[12]刘兵,李嫄,许刚.开发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2) :89-96.

[13]刘志迎,谭敏.纵向视角下中国技术转移系统演变的协同度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测度[J].科学学研究,

2012,04:534-542 +533.

(责任编辑谭果林)

The Compatibility Analysis between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ui Xueqin,Li Yanan,Niu Chonghu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daptation theory,this paper construc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scale,structure,level and effect. On the basis of 2003—2013 data,the paper uses the coordination measurement model of composite system,evaluates the eastern,central,western,northeastern region and the country's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tibility of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ow on the scale and effect,but there is an upward trend; the compatibility on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is poor,and the upward trend is not significant. Overall,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ow. The restric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mainly due to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Key words:Technological talent aggreg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tibility; Coordination measurement model

收稿日期:2015-01-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才聚集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7143174),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机制研究”(201421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062. 4

作者简介:芮雪琴(1972-),女,山西永济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山东省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分析
浅析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
强化航海类高职院校和港口企业合作,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试论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柳来河”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及实践机制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