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来自四川省平昌县的实践与思考

2015-12-26 06:15孙春辉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3期
关键词:平昌县平昌水乡

孙春辉

四川省平昌县灵山乡民意村

乡村旅游 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来自四川省平昌县的实践与思考

孙春辉

四川省平昌县灵山乡民意村

四川省平昌县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平昌县围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发展定位,突出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扶贫、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不断改变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立足本县特色发展乡村旅游

坚持把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新村建设、产业培育、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树立全域旅游、全域景区理念,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规划团队,高起点编制平昌县旅游发展规划、平昌县乡村旅游规划等总规和相关专项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融入现代旅游的理念和元素,着力构建以“一乡两园三线”(“一乡”即江口水乡,“两园”即佛头山文化产业园、驷马国家湿地公园,“三线”即驷马-得胜-五木-灵山-元山环线,双滩库区-喜神-牛角坑-云台环线,西兴-皇家山-友谊水库环线)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巴山新居为载体,打造乡村旅游节点。坚持一个新村聚居点就是一个乡村旅游节点,突出农耕文化、田园意境、乡村记忆,注重内在实用和外在美观结合、传统民居特色与现代审美元素结合。整合旅游资源,在驷马镇打造集湿地体验、水乡风情、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驷马水乡景区,在五木乡打造集森林养身、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在灵山镇打造集米仓古道、巴人文化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巴灵寨景区,构建独具平昌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县建成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18个、购物中心28个、乡村旅游酒店50个,开通旅游公交,既满足旅游接待,又方便群众需求。

——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拓展乡村旅游环线。坚持产业围绕新村布局,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引进成都翼展等龙头企业带动,建成集现代设施农业、花卉苗木观赏、农耕体验、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驷马镇元峰省级农业科技园、元山镇中岭村生态农业科技园,通过产业带将新村串成线、连成片,形成休闲、观光旅游环线。充分利用平昌丰富的水资源,依托通河、巴河骨干水系,建成风滩、双滩水能发电站,在牛角坑水库、友谊水库、双桥水库等中型水库上做活“水”文章,打造水景观,发展生态养鱼,开展水上游乐项目,形成亲水休闲乡村旅游环线。坚持一条道路就是一条森林通道,就是一条绿色生态走廊,在公路沿线因地制宜栽植风景林,发展原料林,形成以森林走廊和经果林为纽带的乡村旅游环线。

翻山铰子舞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提升乡村旅游品位。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高品质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刘伯坚烈士纪念园,收录全国近千幅红军石刻标语,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园,佛头山创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挖掘提炼巴人文化,在佛头山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2平方公里的巴人文化区。以巴灵台景区为核心,高品位打造米仓古道遗迹和巴人风情街,包装提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舞、金钱棍等巴人传统民间艺术,今年巴灵台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检。在著名画家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原创地驷马水乡打造孝道文化园。丰富提升水乡文化,依托江口水乡国家水利风景区,着力开发皮划艇、摩托艇、画舫游船、划龙舟、垂钓、沙滩排球等游乐项目,邀请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水乡平昌采风创作和慰问演出,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展播独具水乡风情的《水恋平昌》等乡土歌曲,挖掘提升水乡文化内涵。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强化乡村旅游服务。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为主题,优化“农家乐”旅游服务,打造乡村坝坝宴、白衣全鱼宴等特色农家乐餐饮品牌。全县发展“农家乐”950家,带动发展运输、营销、娱乐等相关旅游服务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年营业额达2亿元以上。突出乡土特色,开发特色旅游商品50余种,江口醇、小角楼酒畅销海内外,驷马豆瓣、杨势风干鱼、巴山土鸡等15个优质农产品备受游客青睐。由县妇联组织的民间手工编制、刺绣等成了游客最抢手的旅游商品。强化以节会营销为主的旅游宣传,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搭台、群众办节、农民增收,常态化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元宵登高、中秋赏月、巴人祭天、采莲赏荷等节庆活动。2014年,成功举办以“智慧乡村游”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兆润杯·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大型活动,接待游客6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

发挥乡村旅游引擎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其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引擎作用,在生态资源富集的贫困山区,要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打造。围绕六大旅游要素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建立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产业链条。城乡居民在乡村旅游中直接互动交流,城乡生产要素在旅游发展中加快流通,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城乡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旅游业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产业,涵盖了基础、产业、社会、人文、环境方方面面,要着眼长远和全局综合打造综合提升,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乡村旅游是培育发展优势的有效载体,必须超前谋划持续推进。旅游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旅游消费需求将迅速扩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无论是从消费结构的变化,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看,乡村旅游都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谁先抢占这个市场,谁将获得发展先机。平昌乡村旅游发展已有一定基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超前谋划、持续发力,加快建设旅游大县。

——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必须示范带动群众参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农民从事规模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旅游服务,倒逼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了增收致富渠道。驷马、元山等乡镇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现代设施农业、花卉苗木、生态养殖等,50%以上的农户脱离传统农业,兴办农家乐、开设购物点等二三产业,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乡村旅游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创业。

——乡村旅游是打造地域名片的成功捷径,必须突出优势彰显特色。一个地方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财富。平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7%,水域面积23万亩,是米仓古道的重要节点,依托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景点景区,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满足重庆、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追求绿色生态的旅游需求,让“天然画廊·水乡平昌”成为平昌的旅游名片,就会不断扩大平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作者系四川省平昌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平昌县平昌水乡
平昌县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
平昌县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我见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从索契、平昌冬奥会展望北京冬奥会中国冰上项目表现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走进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