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警察学院 柳实
调整驾驶心态 树立交通道德观
文/北京警察学院 柳实
在驾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堵车、不文明驾驶等现象时,您是否“心生怒火”?本期,我与大家分享在驾驶过程中,调整驾驶心态的方法。
以前开车也“加塞儿”,也愤怒过,也斗过气。我认为开车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心态调整的动力,来自于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出行安全的责任感。
我常告诉自己,“道,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把我们交通出行的行为,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德,就是积累。守道德就是守护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事儿。”
遵纪守法出行,既节省出行时间,又能保证出行安全。而照顾其他人出行,也是为了自己出行通畅。
我在警校执教,有堂课叫《驾驶心理学》,其中按照行为表现将人划分为四种气质类型,这可以帮助驾驶员找到开车时脾气急躁的依据。根据气质类型,可以在交通出行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做到驾驶过程中扬长避短。
驾驶员个性心理分析
多血质:反应灵活,善交往,情绪不够稳定,不宜长途驾驶。
胆汁质:兴奋性高,抑制力差,有驾驶天赋,但需要监督。
黏液质:行动迟缓,情绪平和,适于长途驾驶,但不宜特殊驾驶。
抑郁质:感情细腻不外露,较孤僻,不适宜驾驶,特别是专用车的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