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之母”屠哟哟 诺贝尔医药奖归来

2015-12-26 05:26寒一一
时尚北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抗疟药疟原虫诺贝尔

寒一一

二零一五年十月,诺贝尔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多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诺贝尔奖励。

在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其实四年前,屠哟哟就得到了拉斯克奖。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那一年,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当时,各大版面都以“屠哟哟——‘离诺贝尔最近的女人”为标题。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媒体变脸极快,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四年后,她终于手捧诺贝尔奖,光彩照人而归来。

颁奖典礼上,屠哟哟反复安静地讲:“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因为她对传统中医药的发自肺腑地虔诚感恩。

举国上下沸腾。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诺贝尔情结,屠哟哟依靠诺贝尔的风将她的名字吹进了千家万户。

每个人都不自觉对屠呦呦这个名字好奇,为什么叫哟哟?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莫非这就是隐喻,她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一九三零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作为家中五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中学时,她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她还是在一九五一年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几乎所有的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关于“523'项目,需要知道的背景是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屠哟哟被选入“523项目”,并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一九七一年十月四日,屠哟哟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素提取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而在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然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又质疑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屠哟哟保持沉默。像黑夜一样沉默。

其实她内心极度难过,自己这辈子完全给了青蒿素,对于家庭,她愧对万分。对于一个传统中国女性,屠哟哟并不算完美,是个粗线条,不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自己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说起丈夫李廷钊,当初大学毕业后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到曾经暗恋的对象她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她接受了这份迟到的爱情。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现在丈夫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家里的事都他管。

除此之外,他们家算得上家庭完美,有两个女儿,都很出色,大女儿在英国,现在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小女儿很活泼,现在北京。

如今,对她而言,迟来的诺贝尔奖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但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

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她仍然是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

猜你喜欢
抗疟药疟原虫诺贝尔
人文教育融入药理学教学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阿克苏诺贝尔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2019年诺贝尔颁奖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的防爆包装——纪念诺贝尔诞辰180 周年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