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古有以其万世师表的素养开创了中国教育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之先河的孔圣人,近有“大学之魂”的蔡元培校长、倡导全民教育的陶行知先生。这些事例都证实了一个好校长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卓著贡献。
一、校长要成为价值领导和思想引领者
作为一校之长,只有竭力做到把教育问题摆在工作首位,才能把握办学方向,咬定发展目标;才会率领全校教职员工实现教育思想;才会担负起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神圣使命,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呕心沥血,“虽九死其犹未悔”。闻名世界的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以“热爱孩子”、“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缔造了国际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以其“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教育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明、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当下红遍全国的杜郎口中学也正是提出了“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的理念,才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神话”。可见,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生活观、甚至娱乐观等,都会通过其管理行为反映到教师身上。校长的职责在于改变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整个生活方式。反之,没有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的引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纸空谈。
二、校长要成为教学领导和科研引领者
苏霍姆林斯基对校长有一精辟的断言:“校长必须具备一名教师所具备的一切素质,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只有自身专业素养造诣深厚的校长才会赢得教师的信服,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此,校长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还养成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做到视野开阔,观念更新,专博相济,思考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使决策达到科学化、最优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呼唤更多有理念、有思想、有特色、有成效的专家型的校长,校长只有自觉树立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意识,才有可能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改精神,明确推进新课改的方法途径,带动师生共同建设学习型学校,真正为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学校办学的顶梁柱,优质教育的驱动链。此外,校长还应站在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组、深入学生,参与听课评课,开展好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要做到:走下去。走到教职工中去,以人为本,以情换情,以心换心;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总之,只有做科研型、学术型校长,才会在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的学校教育面前,科学管理,科学决策,不断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
三、校长要成为管理特色和管理艺术的引领者
学校发展的特色就是校长管理的特色。作为校长,是学校全面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以及管理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者,是学校内部和外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执行官。校长的管理创新,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创新。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执政,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改革管理制度,追求精致化管理,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新体系,努力实现理念创新——内涵发展——行为创新这三个层面,是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根本任务。
校长要公道正派,靠无私无畏的品质感染人。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去感召学校的全体师生,赢取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赢得领导学校管理的主动权。对内管理做到,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于如何去“影响”人,让教师“主动”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对外管理要有勇气打开校门,把专家学者请进学校,指导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网络。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