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的乡村记忆
——评干亚群散文集《梯子的眼睛》

2015-12-26 08:34南志刚
文学港 2015年4期
关键词:单田芳老蒋活色生香

南志刚

活色生香的乡村记忆
——评干亚群散文集《梯子的眼睛》

南志刚

20世纪中国乡村是动荡的乡村,尤其是后三十年,农村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和农民生活方式用“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曾经安详宁静和谐、生机勃勃乡村,在我们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农民工进城,青壮年远离,儿童和老人留守着寂寞、衰败、孤独的乡村世界,尽管有些乡村出现了高楼洋房、宽阔马路和公共交通,然而“人气”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我们这些乡村出生、乡村长大的“新城市人”而言,儿时的乡村影像竟然恍若隔世。现代性让我们的乡村记忆越来越模糊。所以,散文集《梯子的眼睛》让我感动,它唤醒了我几乎忘却的儿时记忆,那人,那事,那景,那鸡鸭,那牛羊,熟悉的景象、言语、情景随着干亚群的叙述,像蒙太奇一样来到眼前,带着我来到曾经活色生香的乡村世界。

《梯子的眼睛》是干亚群的乡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淳朴的乡民,逗趣的村事、精湛的手艺,情态各异的家畜家禽,还有个性鲜明的乡村语言。干亚群的叙述平静而节制,浓浓乡情和灵动文字相得益彰,将乡村生活的一派嬉闹、乐观、生机盎然叙述得活灵活现。这个世界阵容庞大,内涵丰富:村官、报道员、群众、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焦急等待阉鸡佬的妇女,斥责摔破碗的母亲,牧羊人、育牛人、养狗人、喂猪者、养鸡者,看鸭者等组成的村民;篾匠、修伞匠、阉鸡佬、磨刀人等组成的走街串巷的匠人;牛、羊、猪、狗、鸡、鸭、老鼠、蚂蚁、蝉、壁虎等组成的动物昆虫;还有小姑娘们爱的雪花膏、蝴蝶结、毛线针等。干亚群简练的笔触,将这么丰富的世界叙述得活色生香:人物活色生香,景象活色生香,语言活色生香。

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是文学成功的基础,只有长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进而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出来,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干亚群善于抓住人物突出特征,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状态勾画出来,人物动作、语言、情态、神态浑然一体,妙趣横生。《老蒋牧羊》中,老蒋接受报道员采访时,正说得兴起,“突然一个喷嚏,唾沫星子沾了年轻报道员身上。老蒋忙用手去擦,伸出一半,担心自己的手不干净,赶紧朝手心里吐了一口,揉搓了几下,准备再伸出手”。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把老蒋憨厚、着急的情态活脱脱地带到我们面前。

干亚群对手工艺人的动作描述细腻到位,在她的笔下篾匠、补碗匠、补缸匠、修伞人、阉鸡佬的动作都活灵活现。“磨刀师傅眯起眼睛,用手指头在刀锋上轻轻刮一下,如果觉得不满意,他还会继续磨,直到他眯缝的眼睛忽然张开了,说明这把菜刀差不多了”。“磨刀师傅看人的目光有些特别,他看人时目光只停留在嘴巴上,就跟他磨刀时只盯刀刃一样。我有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担心他看着看着,把人的嘴唇看薄了”。这样的描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必须建立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没有长期细致的观察,没有对乡村生活的执着热情,根本看不出来、写不出来。

文学语言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就是有质感,能够通过语言叙述将事物的内在肌理叙述出来,诱导读者通过有形的描述,体验“无形”的物态,干亚群表现出这种成熟的文学语言运用能力。声音本来是无形的,只能作用于人的听觉,但干亚群却能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声音”,用心灵体会这些声音。《梯子的眼睛》中描述了很多种声音,手工艺人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母亲的训斥声,磨刀声,鸡鸭老鼠的叫声,乡村播音员的广播声,单田芳的评书声,村民的吵闹声,群猫夜晚的叫声,狗吠声,鸡鸣声等等,干亚群或用巧妙的比喻,或用出人意料的补叙,或用某种外力动作,对声音进行“艺术化”处理,表现力极强。如写两个村民抱怨老鼠整夜不歇的叫声:一个说,老鼠声有五个手指头宽;一个说:老鼠声起码有三锄头深,特咬人,似乎咔嚓咔嚓逼过来,而人是吧嗒吧嗒往后退。这样的句子还有“猫的声音很快会厚得跟九斤重的棉被”。用宽、深、厚来写老鼠、猫的声音,不仅把老鼠、猫彻夜不歇的叫声描述出来,也把村民的抱怨而又无奈的心情展示出来。女儿不小心打破了碗,母亲立刻斥责女儿,小女孩委屈懊恼地抽泣,“有抽泣声贴着水面隐隐飘过来”,声音贴着水面飘过来,颇有意味。牧羊的老蒋喜欢听单田芳的评述,牧羊时从来不数羊,只要播放单田芳的评述,老蒋的羊就自动围拢过来,老蒋“特意跑到老葛家,说:‘单田芳的评书不仅我喜欢,连我家的畜生都喜欢。’老蒋一想,感觉表达上有问题,于是又改口,‘不仅是我家畜生喜欢,连我也喜欢。’”这种不经意间有语病的表达方式,让人忍俊不禁。在老蒋的感觉里:单田芳先生的嗓音就是宽银幕。用“宽银幕”来形容单田芳先生的嗓音,不是说声音宽,而是强调声音“走心”,在那样的年代里,乡村电影极少出现“宽银幕”,作者用“宽银幕”三个字就把老蒋“爱之深”活脱出来,富有时代特征。

干亚群对声音有独特的感觉,善于对“声音”做文章,常常通过简练的引申,把“声音”的意义呈现出来。《万家的狗》描述万家的狗吠声,颇值得玩味:“村里人发现万家的狗够意思,村长走过,它叫五声;队长走过,它叫三声;其他人路过,它一律叫四声。于是,村里人对村长与队长晚上的活动掌握得一清二楚。”狗吠声有了官民之分、级别之变,简单几句,耐人寻味。而当村里养狗多起来,群狗狂吠之时,万家的狗反而不叫了:“这狗越活越老成,见人也不再叫,拿眼睛瞧你一下,然后转过头,慢慢从你身边走过。那眼神似乎不像狗,倒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狗终于“老成”了、成熟了,就不像狗了,个中况味,不难索解。《磨剪刀戗菜刀》中叙述磨刀师傅与刀之间的“和谐”:“在磨刀石上蘸上水后,磨刀师傅两手按住刀来回地磨。刚开始声音有些粗,后来越来越细,听起来有点像‘是是是’,似乎磨刀师傅说了什么,刀应承了下来。”《我们的世界在它的眼睛里》写群众开会场景,也用声音来表现:“尽管大家吵吵嚷嚷,挑肥拣瘦,捏斤掂量,最后还是在队长的哨声里捏住了声音,统一了嘴巴。只是对栏里的那两头牛却颇费神,连队长都没有了主意。牛既是牲口,又是农具,上面没有具体指示。”一句“上面没有具体指示”,你都懂得!需要特别点出的是,干亚群不仅善于发挥声音的“额外”功能,还善于通过声音达到抒情效果,同样是在《我们的世界在它的眼睛里》叙述分产到户过程中,生产队将仅有的两头牛也分到了个人,养牛人的心情、叙述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但作者没有直接写人的心情,而是通过牛的无声加以表达:“两只牛黑黑地站在栏前,嘴里不停地在咀嚼,却没有一丝声音,像绅士一样。”这样叙述了还不够,作者继续写道,自己小时候,常被妈妈告诫:吃饭时不准出声音,但总做不到,而牛却做到了,其中的感情不言自明。《拉晒耙》中写的乡村喇叭播音员的声音:“女播音还在播报,一条一条,说得都是农家农田那些土得掉渣的内容,可到了她的嘴巴里那些土渣,像是竹筛筛过一样,从筛眼里纷纷往下掉,只剩下饱满的、结实的事儿。”这不仅仅是播音员的声音,还是村民的感觉,是村民喜欢乡村播音员的表现,也是乡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视角独特、构思巧妙是《梯子的眼睛》又一引人之处。有人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也有人主张“形散而神亦散”,散文的主要特征就是“散”,选择的视角相对宽泛,关键是“妙”,通过特定的视角发现人所不能发现世界本相。《叫着叫着,春天来了》选取了一个饶有趣味的视角——老鼠和猫的叫声,表现当代乡村生活变迁和农民心态的不断调整。文革时期,大家饿得前胸贴后背,哪里有老鼠的声音,偶尔在夜深人静中听到老鼠的叫声,循声而去,居然从童家翻出半袋玉米。分田到户之后,农民渐渐有了粮食,老鼠也就滋生了,但大家对老鼠“讳莫如深”,即使家里被老鼠翻箱倒柜,也要“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知道家有余粮。后来,队长发话:该养群猫了,家家纷纷养猫防鼠。开始猫还是顾家的,还是抓老鼠的,尽管夜晚猫的叫声恼人,大家还是忍受了。后来,猫也变了,不再顾家,而是热衷于走亲访友,也不再抓老鼠,只剩夜半猫叫了,“叫着叫着,春天来了”。中国当代乡村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就在这老鼠和猫的叫声中呈现出来,视角之独特,构思之精巧,令人慨叹。《拉晒耙》并没有写农事活动,而是一次“新闻事件”。“老葛”无意间遇到领导,被“中山装”问到:农民收入怎么样?生产积极性是不是空前高涨?老葛不知所对,冒出一句:就像拉晒耙。老葛没想到上了“新闻”,当他反应过来自己是“新闻人物”,提请老婆听新闻时,这条新闻已经过去了。从此,老葛就等着广播重播这条新闻,但播音员好像永久忘记了这条新闻,再也不播报。于是,老葛不断地找队长,找村支书,一再说明自己上新闻了。一条简单的新闻,连老葛的名字也没有提到,对老葛产生了这么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单田芳老蒋活色生香
老蒋和
活色生香
封笔
单田芳死磕张作霖
抱怨不如宽容
单田芳死磕张作霖
To Be Continued
“活色生香”的语文课堂
手机 “活色生香”不是梦
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