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隽菁
新课程改革历时多年,一线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与困惑。其源头毋庸置疑就是对目标的理解与认同。提到“教学目标”,老师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是课程标准中的叙述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教学目标?
溯源反思:什么是品德教学目标?
为什么新课程推进至今,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做到人尽皆知?我认为,要探寻其中的缘由,就必须回到原点:什么是目标。
企业管理学认为,目标是对于你努力想在世界上做出的贡献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具有唤醒作用,是能够鼓舞干劲的,能够让所有利益相关方感觉到的。因而,最有力的目标陈述的焦点通常都如水晶般清晰和单一。
反观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表述,毋庸置疑,目标仅仅指向儿童,培养何等儿童,让学生成为何等公民,而对于课堂的另一主体——教师却置若罔闻。这直接导致了教师依旧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进行教学。他们对目标的忽视甚至无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我们的品德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
我很喜欢来自课程执行者草根直觉,他们以课堂为生命,且思且行,他们的直觉感受往往更能触及目标的本质。仔细品读他们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备受关注,这与课标中的目标有部分交集(相比较而言,“学会做人”比“认识、参与、适应社会”更为通俗易懂)。与此同时,我也请孩子们发表意见,在“学会做人、热爱生活”“我们是合格公民”“我们是生活的主人”“学做社会人”……(其中也包含课程标准中的两种目标表述)中,孩子们更倾向于“我们是合格公民”。他们认为:“生活的主人往往会让我们唯我独尊,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群体中的,这样不利于和大家相处。”“什么是社会人?我不明白。”“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长为合格公民,而这就包含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学会做人、适应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孩子们的话不正是阐述了德育为什么存在的意义吗?
陈述越简单,教学相关各方就越能够理解、采纳,最终达成一致。当然,我们时常也会将目标与使命、愿景混为一谈。使命能够解释你打算怎样实现目标,是下达的前进命令,而愿景则描绘了一幅目标实现后的美好蓝图。据此,我这样表述品德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命与愿景——
时刻审视:教学设计是否指向目标?
每次备课时,教学目标是必写项目。面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一课多标的现状,我们或是随着波动而变化,或是将本课教学目标束之高阁,终日疲于奔命,不停应付不断出现的问题。
以苏教·中图版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为例。教师用书中,本课教学目标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论及,看似滴水不漏,但是大而全的结果就是难有操作性。目标,其实就是一张路线图,让我们在旅途中坚持航向。让我们一起从“我们是合格的公民”出发吧。作为现代公民,我们需要具有哪些素养?“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用书中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教学目标最终就浓缩为这三大关键词组。
由此出发,我们审视教材,教材创设了4个环节:“‘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我们身边的进口货”“互通有无,由来已久”“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引导学生了解中外贸易交流历史悠久、感受进口商品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看到中国商品正在走向世界、为中国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自豪。但是,这些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全球七成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利润不高……这不正是辩证客观看待事物的最佳例证吗?于是,我改变了教材中提供的调查表(如下图):
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孩子们恍然大悟:众多的国际名牌其实大多不是在品牌拥有国生产的,产地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如纺织、制鞋、机械加工等。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孩子们不禁质疑:“为什么这些国际品牌不在本国生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一问,不正是自由思想的表现吗?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一探究竟,当“廉价劳动力”“节约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等这些看似高深的经济学术语频繁出现在他们的话语中时,我们不得不对眼前的孩子刮目相看!
有了对国际品牌的重新认识,孩子们意识到:身边的进口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没有必要盲目崇洋;我们在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而自豪时,不能过分因此骄傲,毕竟我们的自主品牌还太少、我们拥有的核心技术还太少、我们的高新科技产品还太少。而这正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呀!
只有我们拥有了“我们是合格公民”这一明确的品德教学目标,我们才真切明白“我们为什么而奋斗”“我们的教是为了什么”;我们才真正知晓,什么是与目标无关应该大刀阔斧不留情面地舍弃的;我们才有理由坚信,有见地的想法和有意义的创新一定会出现!
严格执行:用目标引领教学行为
拥有一个合适的目标,决策制定就变得容易了。我们可以在考虑一个机会或挑战时问自己“考虑到我们的目标,这么做对吗?它能促进我们的事业发展吗?”如果能,就去做;反之,就不做。
按照我们的目标做事——不要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上网搜索成为老师备课的一大法宝,特别是对一些名师名课,我们更是顶礼膜拜。
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的公开课——《隔海相望》。课上,他请孩子们自学课本中“历史告诉我们”版块,小组合作完成老师课前下发的“台湾大事记年表”,并进行小组汇报;随后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台湾历史的资料,学生反应平平。老师却继续按照教案慷慨陈词,在播放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录像后,他请学生说说郑成功的最大贡献……我身边有个孩子小声嘀咕了一句:“我们语文课上都学过了。”
课后,我和上课老师进行了交流:“作为语文老师,你一定给孩子们上过《郑成功》吧,这课你在此处用墨颇多是为了什么?”老师憨厚地一笑:“实不相瞒,这个教学思路是我从网上找到的,这位老师上这课可是获了奖的!”“那你上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挺别扭的。孩子们也显得无精打采。”“这位老师这样上,很可能是为了赛课借班上课,咱们可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呀!”我们共同回顾了品德教学目标,并以此解构这篇教案,分析哪些教学环节与目标无关,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又该做些什么。这位勤勉的老师又在另一个班进行了教学,学生反响热烈。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当我们有了明确目标,并且努力去执行,就不会因为他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我们会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的事情,会做正确的事情。
按照我们的目标做事——体现在一些细小决定中
并不是只有公开课、教研课、展示课才能考验你的斗志。在课堂上,总是会有很多小事情让你有机会按照目标做正确的事情。
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时,我请孩子们以衣、食、住、行来分组讨论:到底有哪些人为了我们而辛劳。5分钟之后,我们进行了全班交流。在“吃”这一组的汇报中,孩子们从喝的牛奶想到了奶牛场工人、送奶工、司机、牧场工人的劳动。其中,“送奶工”一下子吸引了我!相对于其它离孩子们太过遥远的职业,每天都出现在家门口的送奶工和孩子们太近了。“你们知不知道,送奶工每天什么时候把牛奶送到你家门口?”我和孩子们闲聊了起来。一个小男孩立即接了话茬:“我知道。有一天,天还没有亮我就醒了。我听到我们家门口的奶箱被人打开了,听到了玻璃瓶碰撞的声音,听到了奶箱上锁的声音。我看了一下闹钟,才5点多钟。”我继续追问:“送奶工每天4、5点多钟把牛奶送到我们家门口,那么他又是什么时候去拿牛奶的?”孩子们纷纷猜测了起来:“大概是3、4点钟。”“牛奶是什么时候装箱出厂的?”“1、2点钟。”(全班同学肃然了)
站在品德教学核心目标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发现,这看似悉数而平常的对话,却直接、直观地揭示了我们与社会其他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但是“按照目标去做”,就能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中,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充分追求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超越预定目标的理想。
按照我们的目标做事——即使它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那次是借班上《我不耍赖皮》一课,因为对学生不了解,所以课前我和班主任进行了沟通。她告诉我,最近她正为班级卫生每况愈下而犯愁。她觉得孩子们一定也在关注这一问题。太好了!这正是我预设中的。我踌躇满志地走进了三(6)班教室。万万没想到,课堂上,在制定何种班规的讨论中,孩子们最关注的竟然是物品丢失问题!我硬着头皮课上完了这节课。走出教室,班主任第一个向我走来:“我们班孩子很少丢东西,他们怎么会最想解决这个问题?”我无言。
这份意料之外的规则,究竟有没有效用?虽然我不教三(6)班,但是这个结一直在我心里。一个星期后,我利用课间又走进了三(6)班,回访的目的自不待言。正巧教室里有许多孩子,我便和他们闲聊起来:“你们还记得上个星期制定的保管物品的规则吗?”“记得!”“老师,保管物品的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第一条班级宪法。下课后,我们就把各组制定的规则整理后,贴在这儿了。”“这规则可好了。现在我一下课就收拾桌子。”“老师,告诉你,我这一周都没有再少东西了。”……
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我笑了。能够为他们真真正正做些事,我很快乐。课堂上孩子们的关注热点真是让我手足无措,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就直接出示“班级卫生规定”罢了。但我的目标是“成为合格的公民”,维护每个个体的表达权、自由权是我应尽的义务,即使这节课上失败了,我也不能背离目标!
经济学家艾赛亚·柏林在《刺猬与狐狸》中写道,刺猬就是把复杂的环境简化为一个简单观点或原则,统筹和指导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所有挑战、机遇和危机都被一个统一的世界观检视。我们的品德教学目标同样如此,通过目标这个镜头审视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备课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诸多困惑自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8)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