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春香
【摘 要】2011年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的首要任务便是开展数学基本活动,积累活动经验,这是小学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数学活动不仅是小学义务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更为以后的初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文章不仅对数学活动进行了基本的界定,还描述了其基本的特性,也对数学活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对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活动 教学策略
目前数学基本活动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活动缺少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很难让他们在这项活动的长期学习中坚持下去,所以数学活动怎样开展也是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数学活动中的数学味也在渐渐减少,使得学生不能在这其中获得有用的数学经验。本文就此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不足之处还望专业人士进行批评指导。
一、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界定和教学特征
数学活动经验一般指的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积累的经验。可操作性、持续性、和多元性这三点是数学活动的一般性特征。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总领思想,在全面考查学生课程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在数学的授课活动中积累经验,不断融入实践活动当中。所以,总的来说,数学活动主要有两大主要因素,数学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数学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活动,带领学生融入活动当中,并满足数学授课的基本要求。还应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小学生,在兴趣方面的要求会比较高,受这方面的影响较大。数学活动经验最终是要在实践中体现的,实践出真知,这样才能更好检验学生对此的掌握程度。
二、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一)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给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最好引导,指引他们去打开数学这扇神秘的大门,并爱上数学,能够去主动学习数学。
(二)构建匹配问题的生活情景,是学生能够主动融入课堂
构建问题的情景,是为了使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问题的情景,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教材构建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使其源于生活的同时又不失去数学元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例如,在小学教材“圆柱的体积”中,教师在构建问题情景时,可以这样:在课前准备一个圆柱木头和一个水杯,并提问学生计算木柱体积和水杯里可以装多少的水,这个情景源于生活但又不失数学元素,尽管一个是体积,另一个是容积,但都是对圆柱体积的求解。
(三)增加动手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能力的增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的活动经验。动手能力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小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十分高涨的,相比静坐式的教学方式,他们会更喜欢亲自参与其中,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知识,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设置动手环节是非有必要的。例如,在小学教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棍,让学生利用小木棍组合三角形,并在动手中思考怎样的小木棍组合起来无法构成三角形,使其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源头,积累探索经验
2011版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指引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索知识,并使其能够自己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了解知识的由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例如,在小学教材“单位体积的换算”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一立方分米的透明箱子,以及大量一立方厘米的小彩块,让学生用彩块去填满箱子,在这其中,学生便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立方分米=一千立方厘米,从而对单位换算有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而且对后续教学活动也有很大帮助。
三、小结
探究积累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既能使授课环节趣味性十足,丰富多彩,又能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文章从“增强活动兴趣,构建匹配的问题情景,增加手工性活动和带领学生探索知识源头”四方面探讨了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和途径,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也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经验。这一活动的价值在于我们对数学教育的真正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我们之前理解的书本上的“客观知识”,也包括学生自己理解的“主观性知识”,并且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彭国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经验的内涵和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与教学改革,2013(03).
[2]田玉萍.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
[3]王新民,王富英,王亚雄.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