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015-12-25 04:31邹海周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邹海周

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提高水稻病害防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水稻病害中,纹枯病是一种常见、危害严重的病害,为提高此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对6种嘧菌酯复配剂开展相应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遍应用的5%井冈霉素水剂,有4种嘧菌酯复配剂防治效果更佳,分别20%氟酰胺·嘧菌酯、75%甲硫·嘧菌酯、75%戊唑醇·嘧菌酯以及32%丙环唑·嘧菌酯,前3种为水分散粒剂,最后一种是悬浮剂,其平均防治效果为84.7%、81.6%、78.9%、76.3%。

关键词 嘧菌酯复配剂;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33-00-03

水稻纹枯病属于一种高温高湿病害,是最为普遍的水稻病害,由立枯丝核菌引起。水稻纹枯病的初发期是在水稻分蘖盛期,表现为金失眠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椭圆形的水渍状病斑,然后向云纹状、灰白色转变,在过湿的环境中,会表现为灰绿色[1]。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中,我国应用较为普遍的是井冈霉素,其药效高、无毒副作用,但由于井冈霉素属于抗生素,对人类、动植物等可能存在潜在隐患,被欧盟列入禁止使用的农药名单当中。因此,研发井冈霉素的取代药剂十分必要,嘧菌酯适用于多种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低毒、高效、广谱等优点,在实际水稻纹枯病防治中,单一、长期的嘧菌酯会随着水稻纹枯病抗性增强而降低效果,使用嘧菌酯复配剂十分必要[2]。因此,开展6种嘧菌酯复配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选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早稻田,属于水稻纹枯病重灾区,土壤肥力中等,将其平均分为32个试验区,水稻品种均为“籼优016”,水稻行距和株距均为20 cm,长势良好,未使用其他任何杀菌剂。

1.2 药剂选用

试验药剂有6种嘧菌酯复配剂,分别是20%氟酰胺·嘧菌酯、75%甲硫·嘧菌酯、75%戊唑醇·嘧菌酯,此3种是水分散粒剂;32%丙环唑·嘧菌酯、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50%戊唑醇·嘧菌酯,此3种是悬浮剂。对照药剂为5%井冈霉素水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分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4 m×5m,施药用量分别是处理1: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1 500 g/hm2。处理2:75%甲硫·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1 500 g/hm2。处理3: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300 g/hm2。处理4:32%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为675 g/hm2。处理5: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为600 g/hm2。处理6:5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为225g/hm2。处理7:5%井冈霉素水剂为3 000 g/hm2,依次用1~7编号,空白对照组不使用杀菌药物,编号CK。

1.4 试验方法

药物喷洒借助HY-16L-B2背负式受到喷雾器,根据设的药剂施用量对水后使用,尽量喷洒均匀全面,使水稻的叶片正面和背面都撒有药剂雾滴,药物使用量平均为900 L/hm2。在本组试验中,共施药2次,时间分别是6月18日和6月28日,第1次施药时水稻处于孕穗末期,叶鞘没有出现纹枯病症状。

1.5 试验天气

本组试验观察期从6月18日-7月12日,在此期间,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6 ℃和24 ℃,降雨天气有14 d,总降雨量为90 mm。

1.6 调查方法

1.6.1 水稻纹枯病分级标准

共分6个级别,其中,全株无病为0级,以剑叶作为第1片叶,1、3/5级分别为第4叶片、第3叶片、第2叶片及其下叶片、叶鞘发病;7级为剑叶及其下叶片、叶鞘发病;全株发病、提前枯死为9级。

1.6.2 调查时间与方法

在第2次施药后的15 d内为调查期,7月12日是水稻乳熟期。在调查过程中,需在各个试验小区中,按照对角线取样的方法,共选择5个调查点,每个点选择连续5丛水稻进行观察,对水稻株数、病株数以及病级数等情况进行记录。

1.7 防治效果计算

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的相关标准,来计算各种药物的防治效果,其中: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叶数×9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100%/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2 结果

2.1 气候分析

水稻纹枯病属于气候型病害,湿度和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23~30 ℃日平均气温、≥91%空气湿度和>1 mm日平均降水的条件下,水稻纹枯病是最容易发生的。在本组试验中,日平均气温、降水和湿度均符合水稻纹枯病的促病气象指标,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合适时间。在本组试验二次施药时,天气晴朗、无风,施药后24 h内无降雨,天气指标不会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2.2 防治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以5%井冈霉素水剂作为对照,比较各中药剂防治效果可知,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甲硫·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以及32%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其中,防治效果最佳的是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平均值为84.7%;而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和5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见表1。

3 结论与讨论

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当中,任何一种单剂杀菌剂,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时间的延长,都会使得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防治效果逐步降低。对此,为提高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延迟病菌的抗药性,杀菌剂混配使用得到广泛重视。

嘧菌酯是一种高效的水稻纹枯病杀菌药剂,其作用机理是:对病菌的线粒体呼吸作用进行抑制,阻止病菌能量合成,从而使病菌的繁殖过程——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孢子形成过程受到抑制,起到杀菌的效果[3]。

在本组试验中,通过对比6种嘧菌酯复配剂与传统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可知,有四种嘧菌酯复配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井冈霉素,分别是20%氟酰胺·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甲硫·嘧菌酯水分散粒剂、75%戊唑醇·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以及32%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此结果表明,嘧菌酯药剂的复配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杀菌剂作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通过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可以得到4种对水稻纹枯病防治高效的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实际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瑾,吴如健,胡菡青,等.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13(18):162-167.

[2]罗华池.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5(5):64-65.

[3]姚张明,董涛海.25.5%苯醚·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7):151,1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助剂“激健”在水稻纹枯病防治上的应用初探
不同药剂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比较试验
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