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红晓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关注,中职教育在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中职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关系到学生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形成学生理性思维和促进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再加上现行的中职学校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贴合不是很紧密,甚至有些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才能改变目前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为中职学生学习数学解除困惑呢?
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大多数中职学生虽说都选定了各自的专业,但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应掌握的知识却不甚了解,数学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关系也不清楚。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帮助了解数学与其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确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心中的梦想就会具体化,学习起来就会心中有数,热情高涨。有明确的目标又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工具,根据自己距离目标的远近不断地努力进取,缩小与目标的差距,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一些中职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数学课往往听不进去,作业做不下去,学习上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4点。
1.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以简单的、最熟悉的生活例子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集合的确定性这一节时,设问:怎样才能确定集合的对象呢?如班内个子高的同学能组成集合吗?怎样才算个子高呢?显然班内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而班内的男同学就是确定对象,于是班内的男同学就能组成集合。将概念讲清楚,学生才能理解清楚,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慢慢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应用联系起来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应多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例如: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就举例:西峡县袋料香菇种植户在堆放袋料时,第一层放40袋,第二层放39袋,第三层放38袋,……,共十五层,问这堆袋料一共多少袋?大家都积极讨论,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了,并且掌握了正确方法也不难计算,就有了学习的信心。
3.降低难度,分层教学
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学准备,力求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题目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事例出发,然后到抽象公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打开通道。接着教师可采用提出问题、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肯定他们思考中的合理部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
人的认识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合理运用,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学生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学习效果的好坏。那么,如何培养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前提。大多数中职学生因为自身数学成绩差,对数学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如果教师与学生多交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好感,进而迁移为对数学的兴趣。
其次,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入教学,创设真实而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学向量的加法时,可以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示范,让他“朝正前方前进五步,再朝正右方前进四步”,问这个学生的位移是多少?通过现场演示,学生就容易理解向量这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知识。这样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数学教学。对于中职学生所学专业而言,数学知识的应用尤为重要。如建筑、机械类专业,学生要掌握楼梯板钢筋的计算、建筑物的方向、高度及表面积,基坑方出土量的计算等,这些计算必须用到任意角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电工、焊工类专业诸多的计算问题则需要用到向量、立体几何等知识。其他专业的学习更需较好的数学训练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与数学的关系,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其教学任重道远。每个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课堂,把握好教学策略与方法,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知识与幸福的源泉,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知识阶梯。
(责编 黄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