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对于桂城教育而言,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桂城成为广东省唯一的镇街一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样一项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的改革试点之所以会选择桂城,更多的是因为桂城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厚积”,已经到了“薄发”的关键时期——
1.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9年中,佛山市南海桂城正式启动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范围包括佛山一环桂城段两侧超过20平方公里区域,一场为推动“城市过一环,产业过一环”的转型升级,引领着南海桂城从“乡镇型经济形态”向“都市型经济形态”华丽转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下,桂城的常住人口急剧增长,学位需求不断递增,教育如何面对现实需要,适度超前发展,从而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应有的教育服务和人才支撑,成为桂城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
2. 教育内涵建设水平的仍然失衡
当时间行进到2010年的节点,桂城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资源配置、师资建设、特色发展等诸多方面,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如何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课题下,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建设,较好地缩小这些差距,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高位均衡,是桂城教育提升与突进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3. 教育公平的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桂城党工委、办事处一直将教育公平作为民生问题高度重视,但是2010年前后快速出台和不断开放的教育入学政策、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快速增长的学位需求,在桂城局部区域已经超过其现有教育资源所能承受的极限。扩充扩建学校的速度,由于教育用地短缺、规划报建时间过长,远远跟不上学位需求的速度。再加上现有学校间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特色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到农村人群与城区人群、随迁人群与本地人群、特殊人群与普通人群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现实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