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与艺术的思考

2015-12-25 17:04:44郑时龄
建筑设计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世博会建筑师雕塑

郑时龄

关于建筑与艺术的思考

郑时龄

在当代网络、多媒体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艺术表现和传播艺术、体验艺术的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方面,当代建筑与其他艺术相比更具有代表性,建筑有时候走在时代的前面,其先锋性甚至超越了许多其他的艺术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们从艺术中认识到的建筑可能远超过建筑本身,我们的大部分有关建筑的知识和理解往往是通过绘画、电影、电视、摄影、文学和音乐而获得的,这些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建筑的集体记忆,也为后世的建筑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郑时龄;建筑;艺术;思考

自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讳言建筑艺术,关于建筑与艺术的思考并非混淆建筑与其他艺术的界线,而是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无论在古代还是中世纪,艺术的范畴要比今天的意义广泛得多,凡是技艺性的产品,甚至技艺本身都称为艺术,艺术与工艺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甚至科学也是艺术。16世纪关于“美术”这一名称和概念的确立使艺术的范畴发生了变化,直到19世纪才将工艺和科学排除在艺术之外,使艺术的范畴变得更为狭窄。远古时代的艺术与建筑是一个整体,在本质上相互关联。建筑与艺术都象征着生命,尤其是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潮、艺术风尚的相互影响,建筑师与艺术家从事的工作有时相互融合,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建立的古典美学关于艺术的体系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代建筑正愈益与艺术融合,成为实用艺术和空间实践的艺术,建筑尤其被看做与雕塑在某些方面具有同构的性质。美国艺术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乔治·库布勒认为,艺术品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的人造物品,而不仅是那些非实用的、美观的和富有诗意的东西(1962)。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关于非形式艺术的观念,更是模糊了建筑与艺术的边界。关于建筑是否是艺术的论争一直延续至今天,在后现代建筑理论中,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始终是核心问题。

一、建筑作为艺术

自人类文明起源以来,建筑与艺术就有着渊源关系,历史上有无数关于建筑与艺术联姻的例子,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是建筑与雕塑、绘画相融合的整体。中世纪的教堂建筑为绘画、雕塑和音乐提供了空间、场所和灵感,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绘画也往往把建筑作为理想的宗教环境。建筑师作为艺术家以及建筑作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的概念,是西方的产物,这个概念开始于文艺复兴。

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建筑与各门艺术的关系主要限于建筑与绘画和雕塑,以及作为礼仪的音乐。建筑与艺术的联姻也体现在艺术家建筑师身上,意大利文艺复兴理论家和建筑师瓦萨里在《意大利杰出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传》中,把建筑师归为“雕塑家和建筑师”“画家和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等类型。他将绘画、雕塑和建筑总称为“设计艺术”和“采用了设计构思的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斯卡莫齐则将它们统称为“美术”。直至“法兰西学院派”兴起后,“美术”或者说“造型艺术”的说法才被普遍接受,并流传至今,设计艺术的统一性为美的理想所取代。艺术史学家和思想家认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歌这五种艺术构成了艺术体系的核心,而当代艺术的核心体系已经有很大的拓展,除文学艺术和音乐之外,还包括装置艺术、艺术设计、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摄影、广告、装饰、家具、灯具、服装、玩具等。

建筑也被称为“建构艺术”“特殊艺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社会艺术”等。今天,仍然有许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赞同建筑是艺术的观点,建筑是社会、城市空间和场所的艺术,尽管建筑的许多方面与艺术无关,例如构成建筑的技术、设备、功能、管理等,但是并不能抹杀建筑是人们最熟悉的艺术,无法避免的艺术。然而,建筑只有站在工程、物理、机械、经济和工艺的基础上才能成为艺术。

许多艺术史学家、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都认识到建筑是一门伟大的艺术,然而由于建筑的特殊性,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撰写的美学史没有给予建筑以应有的地位。艺术史曾经将建筑归入造型艺术,几乎在所有的艺术史中,建筑都是主要的论述对象之一。而建筑史虽然没有论述其他造型艺术的章节,但是也总会涉及其他艺术,建筑的思潮在许多方面都与当时的艺术思潮密切相关。法国艺术史学家、批评家泰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把建筑与诗歌、绘画、雕塑、音乐并列为五大艺术类型。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科林伍德将建筑看做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这种意图有一种表现主义的倾向,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倾向于把建筑归结为雕塑和绘画一类的造型艺术。

二、建筑师与艺术

尽管现代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20世纪初的先锋派革命中逐渐疏离,甚至连建筑本身也往往被排除在艺术之外。尽管有不少极端的观点,然而现代建筑运动的一些理论家和建筑师其实仍然把建筑作为艺术来看待,艺术仍然是建筑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的创导者和理论家雷纳·班纳姆也强调:“建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艺术。无论承认与否,这是一个文化历史性的事实,建筑师受到视觉形象的训练与影响。”

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融合了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即便是正统观念上的建筑师,由于在培养他们成为建筑师的过程中,宽泛的知识和技术背景,使他们从事的领域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范畴。意大利建筑师吉奥·蓬蒂认为:“建筑留存下来因为它是艺术,因为它超越实用。”蓬蒂本人也是设计师,除建筑外,同时从事室内设计、家具设计、舞台设计、灯具设计、家用器皿设计等十分广泛的艺术设计领域。

创造性的设计要求建筑师富于联想,擅长视觉表达,探索形式语言,并将构思转化为建筑。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与艺术家十分类似。历届威尼斯双年展所展出的实验性建筑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师着意表现建筑的艺术性。2004年第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蜕变》,反映建筑进入了转型和持续性的更新,其主旨是让建筑向文化的、社会的和生态的议题开放,展出的许多建筑表现出与环境艺术的融合,展示了建筑世界的多样性,见证了建筑作为生命有机体的演变。以“越界:超越房屋的建筑”为主题的2008年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所展出的许多建筑作品其实是装置艺术或雕塑,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在这届双年展上达到了高潮。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瑞展出了他的作品的综合形象,实质上也是一件装置艺术品。盖瑞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钟爱雕塑、绘画和文学艺术,他在这届双年展的宣言中说:“就定义而言,一座建筑就是一件三维的雕塑。在确凿的阶段,艺术与建筑有许多相似性。”

三、建筑——无所不在的艺术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运动不断出现。就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而言,艺术或者是建筑与城市的一部分,或者是建筑与城市的衔接和过渡的环节,或者起着阐释建筑、建筑与环境的作用。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大力资助公共建筑项目和营造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注重与艺术家的合作,更是推动了建筑与艺术的融合。艺术不再是静态的概念,人们不再以古典造型艺术来衡量建筑,建筑成为生活的艺术、实践的艺术和社会的艺术。同艺术一样,少数人享有建筑艺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建筑成为大众都能参与的艺术。

建筑是最复杂而又最为综合的艺术,需要人们去体验,去使用,去理解,去维护。无论是在历史上,或是今天的情况,历史的各个时代,建筑艺术都以不同的程度、多种的方式融合了园林艺术、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电影、电视、音乐、文学艺术、工艺美术等,建筑已经渗入各门造型艺术之中,相互之间推波助澜,创造了一种新艺术。建筑作为艺术的观点在今天的建筑界已经成为主流,并在许多标志性建筑上得以充分表现。

从世博会的历史来看,世博会也是建筑博览会。由于建筑功能的特殊性和建筑造型的象征性,有些世博会的建筑只是展示内容的舞台布景,是展品的陪衬。由于代表国家和地区,建筑具有重要的符号意义,而建筑的功能则相对比较简单,建筑本身就是展品,就是艺术品,世博会建筑融合了多种艺术的元素。也正因为世博会建筑的短暂性,使建筑师有机会创造特殊的建筑,表现出建筑的创造性。绝大部分世博会的场馆都是独立建筑,基本上可以不考虑环境已经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建筑的造型性就更为突出。世博会的建筑作为原创的作品成为世博会展示的组成部分,建筑的形象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大部分世博会展馆都是“广告建筑”,建筑的造型将文化价值和功能作用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艺术作品。对博览会建筑人们往往会产生疑问,不知究竟应该将它们归入装置艺术,还是建筑,实际上,它们既是艺术作品,又是建筑,人们将这类建筑称之为“装置建筑”。

由西班牙米拉莱斯-塔利埃布建筑师事务所(EMBT)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主题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建筑师力求将展馆的设计摆脱传统盒子型的式样。篮子形状展馆的设计打开了向天井的通道也便利参观者的流动。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天然和可持续性环保的,展馆的外墙由8 524块不同质地和色彩的藤条板组成的外墙作为装饰,以钢管材料作为整个篮子的建筑结构,自然光线可以通过藤条和钢结构直接透入展馆内。造型像一个可以包容各种文化的绿洲竹篮,以西班牙传统柳条编织手工艺展现建筑的曲面造型。

(来源:《建筑时报》2015-03-02)

郑时龄,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猜你喜欢
世博会建筑师雕塑
胖胖的“建筑师”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8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好孩子画报(2019年3期)2019-04-28 12:07:52
当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喜游世博会
中国火炬(2010年8期)2010-07-25 11:34:30
世博会历史
制冷技术(2010年1期)2010-02-15 14: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