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燕萍
福建人多地少,粮食不足,自古就有“以海为田”的传统,靠海吃饭的人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一部分人,他们背井离乡,踏上茫茫大海,在狂风大浪中穿梭,出国经商。一来一回,虽然风险极大,但是利润也颇高。加上福建海外交通的发达,在福建沿海,出国经商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其中又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原因留居海外。
福建侨联数据显示,目前福建全省有海外华侨华人1580万人(其中华侨230万人),分布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78%的华侨是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闽籍华侨的起源,要追溯到北宋时期。
17世纪运载中国货物和中国移民前往南洋的帆船。
早在北宋,就有大批福建商人前往高丽、交趾等邻近国家。当时从福建下南洋,乘的是风帆船。这种船要依靠季候风向,有些人错过返航的季风,只好在当地住下来,待次年再回国。渐渐的,就有人在海外长期居住下来,而且一住就是10年、20年,娶当地女人为妻,生子繁衍,叫做“住蕃”。显然,这些“住蕃”就是早期的华侨。
南宋时期,由于官府的差役科索,福建海船户多有被迫“往海外不还”者。
1972年,文莱穆斯林公墓发现一块南宋墓碑,上刻“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1264年)男应、甲立”等字样。这位宋代泉州判院蒲大人,我们虽不知道他的名字和身世,但他确确实实是移民到文莱的泉州人。这块现存年代最早的海外中国侨民的墓碑,成为宋代福建人侨居海外的有力物证。
到了元代,海商留居海外不归者越来越多。在元代文人的作品中,描写海商妻子在家独守空房的哀怨和表达思念异域亲人情感的诗词大量出现,就是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映。特别是元代后期,福建沿海的商人因不堪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色目商人的排挤,纷纷到海外定居,谋求发展。这些人遍布东南亚,占城、真腊、暹罗、三佛齐、单马令、爪哇等国都有许多福建人居住。
清政府签署的华商护照。
据元代汪大渊撰写的《岛夷志略》记载,当时泉州对外交往已达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爪哇之间有船舶通往,居住在爪哇的泉州人颇众。该书还有泉州人往苏禄等国的记载。
后来,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4个在南洋。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从泉州出发,当时有不少泉州人随郑和船队往南洋,有的因病在那居住下来。
“到鸦片战争前夕,南洋华侨的人数已接近100万人,其中居留海外的泉籍华侨估计已逾30万人。”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介绍道。
这么多的福建华侨在南洋,都在做什么呢?
在晋江安海的李氏家谱中,记载了一位牛人。这人叫李公蕴,从小就跟他爹去了“交趾北江”,长大后当上了“黎朝殿前指挥使”。后来,黎朝朝廷动乱,李公蕴平定有功,被朝臣拥立为交趾王,改朝换代,开创了“李朝”。有意思的是,这李朝传承了九世,就被陈朝取代了,而陈朝的开创者叫陈日煚,跟李公蕴还是老乡,都是从安海到交趾的福建华侨。
像李公蕴和陈日煚这样在异国他乡开创新朝代的闽侨,毕竟是在少数,大部分福建人的选择是从商。从古至今,这点没怎么变。
元代的时候,福建华侨有的在当地从事商业活动,有的从事各国间的居间贸易,还有的从事所在国与中国之间的海上贸易。在占城的港口,就有“土生唐人”从事招引外国商船的活动。
李公蕴,晋江安海人,越南李朝的开国君主,1009年至1028年在位。
近现代爱国侨领陈嘉庚。
而近现代如陈谦善、陈嘉庚、胡文虎、黄双安等,都是闽籍华商中的佼佼者。2005年,《亚洲周刊》“国际华商500强”统计显示,仅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四国,闽籍华商大企业就有85家,占比超过六分之一。其中,菲律宾、印尼华商前10名中,有6位祖籍福建。
福建人最常说的一句话,莫过于“爱拼才会赢”。在外的闽籍华侨的骨子里都有着“海纳百川、敢拼会赢”的精神,流着与大海搏斗、征服大海的血液,那是一种拼劲,一种浪潮越大、越要乘舟破浪的决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他们拼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成功之路,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不仅没有死去,反而迸发出越来越强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