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观问题

2015-12-25 02:19寇健忠林正锋
体育科研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资源配置人类

寇健忠,林正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可见,“生态文明建设”、“资源配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成为今后改革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问题,即生态观问题,梳理出对今后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有益启示,对科学配置体育场地资源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1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1 生态学思想的萌芽

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生态的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和儒家生态直觉思想都体现生态思想。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关于宇宙的论述可以说是全球生态学理论的最原始模型。柏拉图的《理想国》也蕴藏丰富的管理生态学思想。随后,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要了解动物必须研究动物的生活特点、环境、运动形式等。可见,中西古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早期朴素的生态思想更多是起源于古人的无意识生态实践,是人与自然环境间探讨的结果,是生态学萌芽的体现。

1.2 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oikos”和“logos”两个词根构成,前者意为“房屋”或“居住地”;后者有“论述”、“研究”之意。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博物学家索罗(Thoreau,H.D.)于 1858年提出,随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定义,现被普遍认同的解释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1]。

从15世纪起,随着机械论和还原论等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改变,古代朴素的生态观逐渐被机械论和还原论所取代。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诞生打破了人们受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进化论认为物种进化是由于物种受环境影响的结果,因而直接促成生态学的形成。

1.3 生态学的发展

自生态学产生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生态学的研究。20世纪初,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个领域快速发展,生态学已初步成为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学科。1921年,帕克(Park,R.E)和伯吉斯(Burgess,E.W.)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问题,并在其著作《社会学科学导论》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1935年,英国学者比尤斯(Bews,J.W.)在《人类生态学》一书中指出,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集体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态学’”[2]。从此以后,生态学从早期研究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生物科学的领域中走出来,开始重视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的融合,关注人类发展中面临的人口、教育、管理、城市建设等核心问题,逐渐形成社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行政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为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为人类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演变,生态学已超出一门学问、一门科学的范畴,开始重视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地球、精神与物质等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观念系统[3]。生态系统的研究,不仅推动生态科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且,促进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也可以说是科学发展的生态学化[4]。

1.4 生态学规律与原理

纵观国内外生态学研究成果,从中体现了生态学的规律,彭勃归纳出生态学必须遵守的10条规律,即“生态学是科学、生态学知识只有按照进化论才可理解、对物种有利现象并不存在、基因和环境都很重要、理解复杂性要求模式、“讲故事”是危险的、要有分层次的解释、有机体具有很多限制、机会是重要的、在生态学家心目中的生态学边界[5]”。这些规律是人类认识普通生态学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各种应用生态学的前提。

原理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在了解生态学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和概括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胜汰原理、生态位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瓶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和主导性原理、机巧原理、累加效应原理、生态发展原理[5,6]。上述原理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不同环境下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作了深入分析,这些原理都体现了多样共存、协调发展;整体关联、循环再生;互利共生、拮抗制约;相适相调、动态平衡;适时演替、持续进化等基本生态学思想[6],但从本质上看,集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理念和生态平衡理念。

1.5 生态学系统理念与生态平衡理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Tansley.A.G.)于1935年提出。他认为,生物与环境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整体。现在普遍认为,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或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所有生物同生态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体[7]。此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义:首先,系统内生物与环境间、各子系统间以及子系统与高一级系统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次,它们之间从不间断地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再次,系统是有范围、分层次的,布朗弗布伦纳把生态系统分为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大系统[8];最后,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所有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5]。20世纪60年代,普里高津提出的耗散理论为生态系统的研究注入新的血液。该理论认为耗散结构的构成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二是系统必须是非平衡的;三是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处于相干状态;四是系统有涨落,涨落导致有序[9]。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间、生物各种群间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保持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平衡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二是,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止的平衡,即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换保持动态平衡;三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当系统内因某一因素的改变而出现不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则利用自我调控机制走向新的平衡。若外来干扰力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而难以达到平衡状态时,出现生态失衡。四是,生态平衡的调控呈现螺旋式上升,就是说,一种新的生态平衡不是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而是经自我调控后,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高效,生态系统的部分和整体比原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一种平衡走向另一种平衡。

2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观

“创造性,尤其是科学的创造性,来自于‘概念的移植’,也就是把一个生活领域的概念运用于另一个领域以便带来新的洞察力。”[10]因此,可以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体育场地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生态学研究,为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德国著名生态学家汉斯·萨克塞认为,“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她克服常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11]。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与原理,但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又有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因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以便进一步探索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生态环境及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2.1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系统观

生态学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系统理论的完美结合,不仅促进生态学的发展,形成生态系统理论,而且,帮助人类用系统、整体、开放、和谐的眼光看待环境和环境中的事物。每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间断地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共同保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功能释放,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12]。

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首先,要有体育场地建设系统,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负责场地地址的选择、场地类型和数量的决策、场地的设计等建设工作。其次,要有消费系统,要根据分别从事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群体对场地建设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建设体育场地。再次,要有保障系统,通过计划和市场运作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为体育场地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又次,要提供体育场地发展的动力系统,包括体育场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律等。同时,还涉及体育场地管理系统,含场地的开放、运营模式和无形资产的开发等。最后,要考虑体育场地建设的内外环境系统,一是自然环境,是指体育场地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是体育场地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社会环境,是由体育场地所属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环境要素组成,具有高度组织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三是规范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民族传统、宗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上述子系统构成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它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还存在以下特征:第一,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系统。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和全民族身体素质。在体育场地建设系统、消费系统、保障系统、动力系统、管理系统,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都必须有人的参与,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可以通过掌握的科学知识和能力自觉利用和改造环境,提高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因此,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系统,是体育场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具有生态演替性。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时期内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该系统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随着群体对体育场地需求的变化及其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引起生态演替。第三,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具有自我调控性。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一个各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的开放系统,在此过程中是以人和物的形式体现。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集中体现在对体育场地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调控,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调控、不同场地类型、层次及其数量、分布的调控等方面。

总之,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除了具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生态演替性和自我调控性,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该系统各组成要素与生存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一个复杂的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生态系统(见图1)。

图1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生态系统Figure 1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of Sports Facilities

2.2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整体观

生态整体观指的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与环境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特点。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由各子系统构成一个复合、整体的生态系统。各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间互相适应、互相依存,形成一个整体,并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同时,构成每个子系统的内部因子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靠,不管是纵向的层次结构,还是横向的类别结构,都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恰如一面网上的网线扭结”[13]。

2.3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观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时,系统处于平衡;但当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遭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超过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就会失调,平衡被破坏,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处于生态失衡。其中,输入和输出的平衡和失衡指的是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物质、信息、能量等资源的交换和传递等的平衡和失衡;功能和结构的平衡和失衡指的是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内部各种资源在协调发展与功能发挥等的平衡和失衡。近些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体育场地的数量、质量得到改观,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体育场地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都会造成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与外环境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传递的失衡;又比如,政策、法规的制定滞后于体育场地的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和场地使用效益不高等,这些都会引发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衡。这些客观存在的生态失衡已经对我国体育场地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制约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针对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关键是要发挥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做好输入该系统的资源和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完善法规、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逐步改变失衡,建立新的平衡,努力维持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2.4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调控观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为了更好地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建立的系统,它不是一个自然系统,而是一个社会系统和一个可以生态控制的人工生态系统。但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失衡时,人类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该系统实施有效调控,优化系统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生态平衡,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的调控“被认为是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强调的不是生态系统过程,而是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结果的影响”[14]。

3 对未来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启示

3.1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推动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生态化转向

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对此,党和政府已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15]。因此,在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时,要树立生态观念,从过去只重视人类和社会自身的发展向既重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观念转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新定位。只有站在生态文明发展的广度和高度上,对体育场地的建设、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生态化配置,才能使人类真正走出体育场地建设中的生态危机困境,这不仅为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时正确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理论变革,推动体育场地资源配置向生态化转向。

3.2 运用系统的方法,提高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

前苏联科学家B.F.阿法纳西耶夫在《系统与社会》一书中强调,“系统方式本身的价值,只有在提出科学和实际问题(首先是管理问题)的领域中才能获得最大发展和最大意义。”[16]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一个由建设系统、管理系统、消费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具有生态特征,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必须用系统的方法处理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也顺应系统论的发展要求。首先,由单级思维向多级思维转变。由于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单一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而是由多种生态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应改变过去只重视体育场地的建设或管理等某一方面研究的单一思维,从系统观点出发,多方位、多层次研究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各子系统间、系统各生态要素间、系统与环境间关系。其次,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理论、手段和方法也具有显著的系统性,可以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运用到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上,不断创新出新的方法,提高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

3.3 发挥调控能力,实现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需要系统内部间及其系统内部与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当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各种循环出现断裂时,系统处于失衡状态。此时,可以根据失衡产生的原因及自身需要对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进行调控,正如生态学家奥德姆所认为的,“人类是站在他所在的生态系统的最高控制点上……生态系统就受人类有节奏的发展文化的脉冲所控制”[17]。对于系统内部与外部间的失衡,必须引进新的资源与能量,如建设消费者需要的体育场地,融合体育场地的选址与城市发展、体育场地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等。对于系统内部间的失衡,就需要进行内部环境的改变和组织自身的改革,如对各种制度、法规、价值规范、管理、资金等内容的改革和完善。因此,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由原先无序的混乱状态变为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有序的新状态,建立新的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系统的生态平衡,实现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

[1]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

[2] 周鸿.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

[3] P奥德姆[美].生态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

[4]孙冬.管理生态学——一种现代管理新范式[D].江苏:苏州大学,2003.

[5]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配置与培植[D].江苏:中国矿业大学,2008.

[6] 周忍.生态学视域下的个人学习环境(PLEs)建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7] 马世骏.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若干基本规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1.

[8] 阮阳.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四川:西南大学,2009.

[9] 陈敏豪.生态文明与文明前景[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5:59.

[10]查尔斯.汉迪[英].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3.

[11] 汉斯.萨克塞,文韬(译),佩云(译).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2.

[12] 贝塔朗菲.林康义等译.一般系统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

[13] 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13.

[14]马尔特比[英],康乐等(译).生态系统管理——科学和社会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15] http://www.xinhuanet.com.新华网.

[16] B.F.阿法纳西耶夫[苏].贾泽林等(译).系统与社会[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10-11.

[17] 奥德姆[美].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607.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资源配置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体育场地投资结构、运营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