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石珊珊 严峰
一、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
栽培季节:早春茬栽培12月下旬至1月上旬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3月中下旬采收,6月下旬拉秧。
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性、丰产性、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条瓜顺直的适宜早春日光温室及大棚种植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津优35号、津优36、津优303等。
二、产地环境及实施条件
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块。
塑料大棚:要求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阴,矢高2.5~3米,跨度6~12米,长度30~80米。两侧预留有随时可以关闭或打开的放风口。跨度超过8米,中部增设一道放风口。
日光温室:要求后墙高2~2.5米,墙体厚度砖墙50~62厘米,土墙80~100厘米,脊高2.5~3米,跨度5~8米,高跨比1∶2.3左右,长度30米以上,温室顶部和肩部各设一道放风口,采光面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三、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一般每亩育苗用种量200克左右。用种子重量5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一小时,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小时,捞出用清水洗干净催芽,预防枯萎病、黑星病。或者将种子用55℃的温水,在连续搅拌情况下浸种15分钟,水温降至30℃后继续浸泡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预防炭疽病、菌核病。将消毒的种子,用30℃温水浸泡6小时捞出洗净,置于25℃~30℃催芽。种子70%破嘴露芽即可播种,包衣种子直播即可。
四、播种与苗期管理
播种:将商品基质加水拌匀,含水量达到40%,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装入穴盘,点播,覆盖基质或蛭石2厘米厚。苗期以控水为主,在秧苗3~4叶时,如幼苗较弱可追施0.3%尿素水溶液或0.3%的复合肥(氮∶磷∶钾=15∶15∶15)水溶液提苗。幼苗株高15厘米左右,5~6片,茎基部粗0.6~0.8厘米,叶子完好,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即可定植。
五、定植与田间管理
定植:提前7天扣棚升温,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2℃定植。按宽行距75厘米,窄行距45厘米,覆盖地膜栽培。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株距20~25厘米,每亩定植4000~5000株。定植后及时浇水,覆盖小拱棚或二道膜。
大棚、温室温度湿度管理:缓苗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晚上不低于20℃~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遇到降温天气大棚四周覆盖草苫保温。
水肥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3~5天后浇缓苗水,根瓜坐住后,结束蹲苗,浇水追肥,早春季节不浇明水。结瓜盛期每7~10天随水冲施一次10千克/亩~15千克/亩复合肥(氮∶磷∶钾=15∶15∶15)。
六、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猝倒病:幼苗期用45%百菌清烟剂500克/亩熏棚。或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4%恶霜灵+代森锰锌5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5~7天一次。
灰霉病: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灰霉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间隔5~7天一次。
角斑病: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间隔5~7天喷洒一次。
霜霉病:4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叶面喷雾或45%百菌清烟剂500克/亩熏棚,防治霜霉病。
白粉虱、蚜虫等:每亩悬挂30块~40块,规格25厘米×40厘米涂10#机油和黄油的黄纸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
七、采收与整理
根据品种特征,适时早采摘根瓜,促进后期果实膨大。根据品种的形状特征及品质进行分级包装,一般每件重量15~20千克。黄瓜冷库贮藏,一般温度为8℃~10℃,相对湿度90%~95%为宜。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注意防冻和通风。冬季运输,控制温度8℃~10℃,相对湿度在90%~95%。夏季长途调运,需要专用保温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