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

2015-12-24 02:53杨鑫萍
文教资料 2015年23期
关键词:思乡物象唐诗

杨鑫萍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

杨鑫萍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唐诗中意象艺术的成熟讲起,引出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并探求李白与明月的渊源,最后对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进行了总结。

李白 古诗 明月 意象

一、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意象”一次首次出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后世对意象的说法不一,纷繁复杂,本文择取其中较为浅显易懂的说法: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文学离不开意象,诗歌作为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更是离不开意象对情感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中国诗歌的意象艺术从起步至成熟,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到唐代以后日臻完善,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在所谓的“盛唐气象”中,意象的艺术愈发生机勃发,走过了初唐的探索期,在盛唐大放异彩。

成熟的意象能在诗篇中连缀成完整的诗歌意境。早在《诗经》的诗篇中,已有意象的出现,但其中的物象多用来直接表达情感,因而在物象和诗人的情感之间,界限是分明的,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和客体。到汉魏古诗,诗中的物象开始同诗中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情境,但是还是多从属于情意的抒发,因而不能自立。后来的晋宋之交山水诗兴起,“景”成了诗篇的重要内容,山水诗人多采纳谢灵运“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观,最终组织完成一幅全景图。但是六朝人写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写景虽然灵动有余,但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情感难以达到“神合”,让人感觉堆砌过密不甚流畅,刻画得细致入微却没有源远流长的韵味,也很难感受到诗人倾注其中的感情——这是唐人力图改进的。

唐诗中的意象构成和谐的情境,这种构成无需用定式加以规范,而是灵动的,其根本的要义在于要相融而且相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整体的美感,构成情感统摄下的完整意境,让人能从有限的画面中走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得到审美的高峰体验,这是人们常说的“境生象外”,这是唐诗意象构成意境的艺术手法真正成熟的表现。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意象组合,致力于从单独的意象打造情感充盈的审美意境。

二、李白与“明月”的渊源

意象艺术在唐朝日益成熟,不难想象,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典范,对意象的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月是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在李白选用的众多意象中,“明月”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杨义先生统计,在50836首《全唐诗》的作品中,月出现了11055次;在李白的1166首诗中,月出现了523次。明月虽然不是李白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却是其作品众多意象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白独此钟爱“明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李白从小便钟爱明月,这在他回忆童年的诗作《古郎月行》中能够明显看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在李白的儿时记忆中,明亮的月是多么美好而令人遐思翩翩。洁白的月亮又圆又大,像极了白玉做的盘子,又像是悬挂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明镜。月亮里有什么呢?李白不禁遐想,有桂树,更有仙人,当月亮升起的时候,还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不仅如此,还有捣药的白兔,它不停地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短短的八句话,我们便能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童真及诗人对月亮的憧憬和向往。

其次,李白喜爱明月,这也是他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所决定的。他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气魄,也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乐观,更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豪情。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直至现今,也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这体现了李白对光明和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明月这个意象,恰恰能够表达世人对美好事物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中的诗人是孤独的,但并不落寞。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他是孤独的;但他胸怀明月,愿与月为友,“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享受这孤独的时光,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在他心中,只要夜有月光相伴,就足矣,月代表了他的情怀,也表达了他的态度。

最后,唐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影响。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大熔炉,不仅对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对于中外文化也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朝代诞生的李白是幸运的,他的气场与这种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磨合成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正是当时的人们在唐代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积极进取、自信自尊的精神。这种积极的态度需要用美好的意象来表达和反映,明月作为清雅高洁的代表,不仅符合了这种精神的需要,而且给了人一种诗意的美和朦胧感,这恰恰是盛唐诗人所追求的。李白笔下的明月,更是灵气逼人,他高歌圣唐之音,寄情明月,抒发或悲或喜的感情,使得明月诗真正走向了成熟,丰富了古典诗歌意象的表达。

三、李白诗中明月意象的含义

李白笔下的月,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翻阅这些诗歌,结合李白的个人境遇,我们不难总结出李白咏月诗中明月意象的几种含义。

(一)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着思乡、怀友之情。说起李白的思乡诗,最广为传颂的当属《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诗,短短的二十字,却勾画出了宁静醉人的秋夜之景,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流落他乡之人。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映在天幕上,柔和而纯白的月光温柔地洒在地面上,就好像是蒙上了薄薄的一层霜。诗人坐在床边,眺望窗外的明月,想起了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生涯,月是故乡明,却不知道何时能再回到故乡,再见到远方的亲人。

诗的开头“床前明月光”并无特别之处,可以说是朴素平实至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感受到四周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若非身处静谧无人之处,怎么会留意到窗外头顶的月光呢?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疑是地上霜”一句更加勾勒出月光的皎洁,这里的“疑”字用得很好。在月黑风高之夜,诗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很容易产生错觉,再加上思乡之情的浓烈,因而误以为月光是地上的霜,由此想起遥远的故乡和亲人。“低头思故乡”这一句则是完全沉浸在自己思念之情中的诗人的落魄背影。

李白的咏月诗除了写思乡之情外,还寄托着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感情真挚,饱含着关心忧虑的感情。诗人不能亲自为王昌龄送行,只能从远道寄去这首诗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短短的四句诗,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通过寄愁心与明月,让明月护送好友平平安安地抵达夜郎,这里的明月其实也是诗人的化身,寄托着诗人对友人沉重的感情。

(二)明月作为知音,是诗人倾诉内心的孤独和仕途不畅的苦闷的挚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千古传颂的《月下独酌》(其一)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旷达,同时诗中的“月”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一角。诗人在月夜下独酌,无人亲近,诗人是孤独的,但他同时并不寂寞,因为有明月作为举杯共饮的挚友,他向明月倾诉着自己的孤独和忧伤。他与明月好似天生一对的好友,彼此默契,心照不宣,这是李白聊以慰藉的一种方式,但无不透露出豁达之情。

当然,李白是狂放的,天生孤傲、蔑视权贵,但这注定了他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的抱负与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他只能“借酒消愁愁更愁”,对着明月感慨人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诗人内心是明亮豁达的,可是不免透露出无奈之情,只有明月才能带给他些许安慰。在《九日龙山饮》中,登山之际,联想起龙山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李白以“逐臣”自比,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诗的最后一句就是以“月留人”来收尾的,在这里,明月好似诗人的挚友,在挽留仕途失意的诗人,想让他在这忘却尘俗之地将心中的悲伤治愈。

(三)通过咏月,李白展开了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想必是诸位耳熟能详的佳作,之中对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发人深省;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人顿感胸中畅达。可见,月一向都是引人沉思的一种物象,常常能够触发诗人对于人生的哲理上的思考。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在《把酒问月》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首诗描写诗人举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以饮酒问月始,以邀月临酒作为尾声,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和不解之情。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触,从多个层次描摹了高洁孤傲的明月形象,通过描绘海天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慨叹。

李白诗中吟咏的明月,蕴含月亮对人生的启迪,既是歌颂月亮,又是通过明月展开关于人生的哲理思考,这就使得李白笔下的明月主题多了一重境界。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2012年7月第9次印刷.

[2]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叶春芳.试论李白与苏轼诗词中月亮意象的相似点.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猜你喜欢
思乡物象唐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