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刘冲
小学数学复习课设计“攻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刘冲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特点,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回顾梳理已学知识和技能,促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有效盘点知识。
小学数学复习课系统整合
复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体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不可缺失的学习过程。然而,据调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复习内容已经学过,是“重复回炉”,兴趣不大,甚至感到倦怠。教师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害怕上复习课,而且绝大部分的复习课常以枯燥重复的训练方式呈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继续遵循“回顾→做题→总结”复习授课模式、如何寻找有效复习点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笔者梳理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有效的复习要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内化为自主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内化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可以用5~8分钟的知识梳理置于正式训练之前。
1.思维导图法。以“认识百分数”为例,课前布置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课堂上,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展开讨论和补充。这样的知识梳理是全方位、辐射式的。学生首先自我梳理,再在老师、同伴的帮助下重新整合旧知识。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为清晰、更为有序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有效盘点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强大的正能量。
2.创意梳理法。在一上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正在发愁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易分散,而且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绝大部分孩子而言都能熟练掌握,这样的复习课怎么上呢?正巧一位学生拿着一份手抄报展示在我面前。这样的手抄报,不仅能看出孩子掌握了哪些知识,而且能指导学生有序的分类:相同的数相加、1加几有序的排列……
另外,在课堂交流这些学生作品时,教师要立足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学生汇报整理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不同观点,也可以质疑。尤其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应做到五多五少:多问差生,少问优生;多问异同,少问定义;多些耐心,少些急燥;多些追问,少些质问;多些表扬,少些打击。这样才能保持住学生那份创作学习数学的热情,以期待他们在数学上更大的进步。
复习过程中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困惑、困难的学习点。教师在处理这些重难点时常采用题海战术——通过练习强化知识点,突破难点;一次不成功便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虽然短期有效,但磨灭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谈复习就色变。如果教师在复习时能系统整合知识点,以重难点、易错点为切入口就能使学生在轻松状态下接受知识,事半功倍。
1.编题训练法。对于复习课中的练习题设计权利,教师尽量不要一人独揽,要善于放权。如复习“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练习,如果还是停留在做题上,学生势必味同嚼蜡。教师可以给问题加点“调料”,调动学生的胃口。
【教学片段】
师:苹果有5千克,桃有2千克。你能说说苹果和桃的和差关系吗?
生:苹果比桃多3千克,桃比苹果少3千克,苹果和桃一共7千克。
师:你还能用百分数说说苹果和桃的倍比关系吗?
生:苹果是桃的250%,桃是苹果的40%,苹果比桃多150%,桃比苹果少60%。
师(归纳呈现条件如下后再问):
现在你能从分别从两个框中各选一个条件,并提出问题,让同伴解决吗?请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小组解题活动展开。
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常会在练习中出现。设计这样的编题练习,体现了教师把教学重难点作为核心研究点的专业精神。学生通过编题、对比、解答、讨论等学习方法对百分数的实际运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混淆视听法。基于小学生思考问题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抽象的、概念的定义小学生总是会混淆,如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圆的面积与周长公式、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总是让学生在学习时磕磕绊绊,严重的还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复习课也可以就用易错点为切入口,帮助学生了解得更透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核心任务。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关注全体,更要关注学困生。针对不同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如对于知识基础差异,可以“把脉问诊”,深入了解其知识链的断点,再对症下药;如针对学习态度差异,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助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兴趣。总之,复习课要尊重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每个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个孩子得到有利于成长的知识,让每个孩子在智商、情商上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