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松,杨玲芳
对外贸易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碳排放的国际转移。我国既是世界对外贸易大国,也是碳排放大国,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随着我国新一届政府改革不断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益迫切,我国正积极寻求一条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作为我国的内陆开放高地,重庆自直辖以来的对外贸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1990年,重庆的进出口总额为6.81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值已达954.5亿美元,增长了近140倍,为重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重庆的能源消耗也在逐年增长,由1990年的1 41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3年的7 92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4倍多。能源消耗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碳排放的增长,重庆的碳排放量由1990年的960.8万吨上升至2013年的5 326.6万吨。节能减排已成为重庆市政府工作的重点。2015年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5年重庆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分别下降3%和2.5%。那么,对外贸易到底对重庆的碳排放有没有影响呢?并且是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选取了重庆1990—2013年的经济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为重庆实现低碳贸易发展提供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G.Machado等运用输入-输出模型来测算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其国内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将巴西的进出口商品所耗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量化[1]。结果表明:巴西的对外贸易中,其出口商品所耗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均大于进口商品所耗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即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巴西的二氧化碳排放。P.Munoz等研究了奥地利1997—2004年间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2]。他们发现按照消费原则计算出来的奥地利的碳排放要大于按照生产原则计算出来的碳排放。奥地利通过进口某些产品而非本国生产来减少本国的碳排放,这种通过进口而转移的碳排放占奥地利碳排放总量的2/3。G.P.Peters等选取全球113个国家和57个经济部门1990—2008年的数据[3],建立一个与对外贸易挂钩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以此来计算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碳排放转移。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消费原则还是生产原则,对外贸易都是造成碳排放国际转移的重要因素。B.Shui等研究了1997—2003年中美贸易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4]。他们认为在此期间,如果美国采用本国生产的方式来替代从中国的进口,那么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增加3%到6%。另外,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而造成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14%;他们还认为中美贸易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7.2亿公吨。
国内关于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仍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任力,黄崇杰按照发展程度的不同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运用这三大地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各地区对外贸易密度、人均收入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5]。结论是:三大区域的对外贸易都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且碳排放随着贸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潘雄锋,杨越建立了包括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三个联立方程来研究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双向因果关系,利用2000—2009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6]。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碳排放有着显著的影响,碳排放会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刘翠霞对山东省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7]。她将生态要素引入了对外贸易理论中,得出生态要素会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她还利用因素分解法对山东省1984—2010年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促进了山东省碳排放的增加。朱德进,杜克锐研究了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选取我国28个省市1995—2009年的数据,利用SBM模型测算其碳排放效率[8]。研究发现,各省市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碳排放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李秀香,张婷对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9]。她们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例,分析了1981—1999年间出口增长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最终得出结论:我国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研究,由于其所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多是基于国家层面来研究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或是针对我国东部地区某些对外贸易发达的省份进行研究,对于对外贸易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省市的研究较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其对外贸易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重庆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研究重庆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对于重庆的低碳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选取重庆1990—2013年的数据对重庆的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公布的碳排放数据,现有的大部分关于碳排放的测算都是通过测算能源的消费量而得来,因为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就是能源的消耗。我们参考其他学者的测算方法,对重庆的碳排放量进行如下估算:
表1 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及平均值 t碳/t标准煤
根据上述测算方法可测算出重庆的碳排放总量。由图1可知,在1990—2013年期间,重庆的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不同。在1990—1997年间,重庆的碳排放量几乎没有增长或增长不明显,说明在这一阶段,重庆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能源消耗量不大。1997—2003年,重庆的碳排放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这是因为重庆直辖以后,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重庆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能源消耗开始增加。从2003年开始,重庆的碳排放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只在2006年略有下降。这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有关。2013年,重庆的碳排放已达5 326.6万吨。
图1 1990—2013年重庆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增长状况
重庆作为我国的内陆开放高地,其对外贸易在1990—2013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03年以前,重庆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缓慢,说明这一时期重庆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高。从2004年开始,重庆的对外贸易总额开始稳步上升,在2009年出现小幅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不过在那之后,重庆的对外贸易几乎呈直线增长趋势,这是因为近几年,重庆引来了包括富士康、广达在内的一大批代工商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带动了重庆加工贸易的发展。另外,渝新欧铁路的建成又进一步促进了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消除人口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我们用人均碳排放量AC来衡量重庆的碳排放水平,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外贸依存度即对外贸易总额占重庆GDP比重来衡量重庆的对外贸易水平,记为TRADE,除此之外,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还包括经济增长(GDP)、外商直接投资(FDI)等。为了剔除价格因素,我们采用GDP指数(上一年为基期)来衡量重庆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用外资依存度即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来衡量重庆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
以上各变量的数据均来自于《重庆统计年鉴》或是由《重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2.模型的构建
为使数据更加平稳,对上述变量均取对数,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我们在借鉴参考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LNAC=β0+β1LNTRADE+β2LNFDI+β3LNGDP
报纸行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受众基础。但如今,报纸编辑在创新的过程中,只重视提高阅读量,各大报纸不断相互借鉴、模仿,导致报纸原有的优势和特点丢失。例如,一些报社为了吸引读者,增加了娱乐明星版块。这些报社利用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报纸的阅读量,但也失去了报纸原有的优势和特点,而且有可能会丧失原有的忠实读者。报纸编辑创新率低还表现在,报社之间的相互模仿。比如,一些报纸出现了版面上的新颖设计,很多报社争相模仿,这种缺乏创新的报纸编辑方法对报纸行业的发展失去了生命力。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我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最佳滞后阶数根据SIC准则确定,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变量水平序列非平稳,而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因此,各变量均服从 I(1)过程。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因为变量是同阶单整,因此,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我们采用的是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
1.确定协整滞后阶数L
在无约束 (unrestricted)VAR模型下,根据LR、FPE、AIC、SC、HQ 值选出 VAR 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由于本文样本容量有限,我们从最大滞后阶数L=3开始,并通过逐一测试,最终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1。水平VAR的最佳滞后阶数检验后果见表3。
表3 水平VAR的最佳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2.非约束协整关系检验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并假设含截距项、不含时间趋势项,Johansen检验结果见表4。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因此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表4 Johansen检验结果
3.协整方程
通过协整检验已确立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因此可根据标准化协整系数写出协整方程,其形式为:
LNACt=4.406 4LNTRADEt-1+0.129 9LNFDIt-1-97.324 3LNGDPt-1+β0
由协整方程可知,在1990—2013年间,重庆的对外贸易与人均碳排放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长期看,对外贸易依存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人均碳排放将增加4.406%。
前面的分析已表明 LNAC、LNTRADE、LNFDI、LN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在短期波动的不断调整下而形成的,故而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实现这种机制。误差修正模型为:
ΔLNACt=-0.432ΔLNACt-1+0.015ΔLNTRADEt-1+0.059ΔLNFDIt-1-1.136ΔLNGDPt-1-0.008Ut-1
R2=0.232 AIC=-0.673 SC=-0.375
结果表明,系统内存在误差修正机制,LNAC、LNTRADE、LNFDI、LNGDP 在短期内会偏离它们的长期均衡水平,被解释变量LNAC的变动是由较稳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所决定的。当LNAC短期均衡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波动1%时,误差修正项会向反方向减少0.008%,使得人均碳排放的波动减小,从而使其发展趋势向均衡状态调整。
以上分析的结果表明:重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中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重庆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碳排放转移”现象,且因出口增加的碳排放大于因进口减少的碳排放。这是因为在重庆的出口商品中,占比最高的是机电产品,而机电产品的生产所耗费的钢材、电力等中间产品的碳排放非常大。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重庆碳排放的增长,这说明重庆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承接了国外的污染密集产业,符合“污染天堂”假说。另外,经济增长对重庆的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表明重庆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碳排放,实现“发展减排”。
根据以上的结论分析,笔者对重庆的低碳贸易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目前,重庆的对外贸易发展正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出口商品中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占比较大,而进口商品中低能耗、低排放产品占比较大。因此,一方面,政府应鼓励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低能耗、低排放产品的出口,加大对这类企业的出口退税力度,将这类产品培育成为重庆出口的主导产品,实现重庆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还要靠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环保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当然,重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注重低碳技术的发展,但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出口企业可与国外企业协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来实现国内的清洁生产。
重庆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极不合理,第二产业吸引的外资占比最高,而第二产业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主。因此,在引进外资方面,应鼓励低污染型外资的流入,给予这类外资企业一系列政策优惠;而对于高污染型外资企业,政府应提高其进入门槛,并对其征收环境税。
[1]Machado G,Schaeffer R,Worrell E.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an Input-Output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9).
[2]Munoz P, Steininger K W.Austria’s CO2Responsibility and the Carbon Content of Its International Trade[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3]Peters G P,Minx J C,Weber C L,Edenhofer O.Growth in Emission Transfers Via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1990-2008[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108).
[4]Shui B,Harriss R C.The Role of CO2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 Plocy,2006(34).
[5]任力,黄崇杰.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3).
[6]潘雄锋,杨越.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互动关系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2).
[7]刘翠霞.山东省对外贸易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8]朱德进,杜克锐.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5).
[9]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