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甄,隋春花,吴晓桐,刘心怡,卢晓珊
(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作为“南禅祖庭”的韶关,是一座拥有古老历史文化底蕴的禅宗佛教圣地,“唐仪凤二年(677年),六祖慧能驻锡宝林寺(今南华寺),在韶州弘扬禅法近四十年”[1]。在韶州(今韶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六祖慧能禅师正式建立宗派,禅宗从此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以“禅”作为本宗法门的最大特点,宗旨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2]。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特定的地域文化等因素,无论是生活环境的建筑特色,还是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性、文化思想都能显现禅宗的影子,禅宗文化成为了韶关地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调查韶关社区居民对禅宗文化的感知,了解禅宗文化对现代居民日常生活、信仰理念、风俗习惯等影响状况,为禅宗文化体验性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内容提供指引,增强人们对禅宗文化的保护和关注,提高韶关社区居民参与禅宗文化体验活动的积极性。
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询问等方法,通过对韶关市浈江、武江、曲江等三个地区的居民对禅宗文化的认知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考察和访谈询问力求获得禅宗文化对韶关市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的详尽资料。共发出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19份有效问卷。其中,调查者以韶关本地人居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3.03%;其中男女比例较均衡,分别占56.27%和43.73%;被调查居民年龄最多集中于30岁以下,占45%,其次是30至55岁的中年人,还有少数老年人。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禅宗文化在某些区域的凸显性却越来越弱,但它仍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而个人自我认同的建构是神圣世界的社会基础,个体作为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最终体现着的地位特征更加明显[3]。从个人生活领域的影响角度来调研禅宗文化对韶关社区居民的嵌入程度,数据显示,被调查的韶关社区居民中,自身或者家人信仰佛教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中中老年女性居多,信奉佛教的人占被调查人群的53.78%。在日常生活中会吃素的占67.23%,其中偶尔吃素的占大部分;自己或者家人有到寺庙里上香或者家里有上香的占64.71%;自己或者家人有佩戴禅宗文化相关饰物的习惯,如佛珠手链、佛珠项链、佛像吊坠等的占46.22%;平时不会看一些关于禅宗文化的书籍、视频或者听音频的居民占45%,而偶尔会看此类书籍或听音频的居民也占了43%。可见,禅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已不是难事,大多数个体的生活领域中都或多或少体现禅宗文化,但如上香、吃素、看佛书听佛歌、带佛珠佛吊坠等,禅宗文化对居民生活和思想产生影响的程度却一般。另外调查发现,并不是信仰佛教的人才会有体现禅宗文化的行为,不信奉禅宗文化的个体也会带佛珠、佛吊坠作为装饰等,他们一般都对禅宗文化缺乏有深度的认知和行为,不是主动学习禅宗文化后的结果,而是源于家族传统习惯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群体现象,宗教群体的成员,或者是出生在这一群体之中的,或者是在其生命周期的后来某一阶段参加进去的;而在任何情况下,他或她都会被教以这个群体的规范,并被整合在该群体的生命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群体使其成员社会化,而个人则把这个群体的规范内在化。[4]”禅宗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个体之间的内在化联系而发生相互影响的,其中家庭是个体之间内在化最熟悉的群体或载体。调查发现,禅宗文化对于家庭的影响首先来源于父母及其亲朋好友的示范作用。结果显示,67.23%的人会在某个特定的日子里吃斋、拜佛、烧香等,其中上香对象为家里的祖先占59.66%,其次是佛像占24.37%,其他为财神爷和土地爷。家庭会影响个体进行相同的宗教活动仪式,这种群体活动对于一个家庭和睦起到积极作用。日常生活中,长辈会带着晚辈去寺庙烧香拜佛,刚开始晚辈只是简单的模仿,但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去了解和学习禅宗文化的一些道德伦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场境影响个体从被动变主动,这种转变会影响他们渐渐去了解甚至依赖禅宗文化,只因为文化能给他们从家庭中找到精神寄托。同样地,类似的宗教活动也会激发个体内心共同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固相互之间的情感基础,促进社区居民良好的互动和有效的沟通。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特征,而在社区这个大环境下举行的宗教活动对于宣扬和传承禅宗文化更有影响力。调查发现,韶关社区居民对禅宗文化的态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曲江区多数受访者很乐意接受采访调查,甚至有的非常热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是在武江区和浈江区,几乎50%的居民拒绝发表自己的观点。出现这种区域性现象,主要是因为“南禅祖庭”南华寺位于曲江区,影响到不少信奉禅宗文化的人民聚于此。相比之下,在浈江和武江两个地区的居民受禅宗文化的影响远不及曲江区浓厚,受外来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南华寺每年都会举办“禅悦行”暑期夏令营活动、“周末进修班”等体验活动,针对这些活动调查显示,有47.9%的被调查者知道但从没参加过,20.17%的被调查者完全不知道有此类活动;对于所在社区的禅宗文化相关的载体,居民们多表示“只有一点”或“没发现”。由此可见,禅宗思想仅对于少部分韶关市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大部分居民未能理解禅宗的精髓智慧,只能浅层地遵循禅宗文化习性进行相关禅宗活动。在禅宗文化价值影响上,仅有少部分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会在遇到心烦事时会“到寺院里参拜,净化心境,平复心情”;较多社区居民认为禅宗文化价值在于获得人生智慧(占60.5%)、促进文化交流(占52.1%)、为社会健康发展服务(占36.1%)。禅宗文化作为精神信仰,对民众进行心理调节,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使人们在精神和行为上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5]。宗教不只是个人的私事,它还是个体获得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的重要依据。
禅宗文化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本身是意识形态表现的形式之一。禅宗文化对民众行为的影响包括六个方面,即意识形态功能、心理调节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凝聚功能、交流功能、经济功能[6]。为了让禅宗文化能够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起积极影响,通过深入了解、探究、整理和完善禅宗文化资源,把禅宗文化的精华稀释出来,不仅对禅宗文化起到保护和推广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种禅宗的智慧生活氛围,使居民对禅宗文化耳濡目染,不知不觉的享受禅宗智慧对自身的熏陶,从而了解禅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如在经书的设计上融入现代元素,设计新颖的经书,使得经书内容不再枯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阅读兴趣;通过贴近民生生活的宣传,将禅宗文化以更鲜明的方式融入居民生活中;在现代生活中加入禅宗元素,小区的装饰可以加入禅宗文化书画、书法、饰物等的相关载体。六祖慧能曾在韶关这片土地上传经说法长达40年,期间一定留下丰富、经典的禅宗典故,多挖掘这类禅宗故事、禅宗历史,并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大众传播,将禅宗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生活,加深韶关社区居民对禅宗文化的认知。
针对居民对禅宗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增加禅宗文化体验活动,创新禅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寺庙之间或者寺庙和相关协会之间的知识交流可以邀请民间居士一同参与,从而把禅宗文化的智慧渗透到社区居民的生活当中,通过居士在民众间的传播提高居民对参加禅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目前韶关地区居民较为熟悉的禅宗活动除了自发的祈福烧香外,就是南华寺所举办的系列禅宗体验活动和相关禅宗文化纪念活动,活动形式上多以禅修体验为主,也有举办系列讲座、体验农禅等活动。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数量是有限的,能够参与的人数也是很少部分。建议韶关政府部门和宗教协会考虑举办较为小型的禅宗体验活动,将规模缩小,举办次数增多。同时,小型寺庙可以相互联合举办,或作为活动的分会场进行,扩大参与人员的范围,不仅提高居民参与度,也加大宣传效果。禅宗文化体验活动形式方面,建议增加竞赛型禅宗活动,如举办明信片设计大赛、佛缘征文比赛、禅宗文化猜谜等新颖活动。通过融合时代元素、创新活动形式,引起社区居民对系列禅宗文化活动的关注,激发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
当今社会网络日新月异,传播速度和广度令人惊叹,网络作为一个良好的传播媒介能够为禅宗文化的宣传认知提供十分良好的途径。寺庙的宣传部门和禅宗文化的相关部门应该利用网络的力量,在做好自己主页的同时与韶关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性网站,例如韶关生活网、韶关民生网、韶关旅游网和韶关生活网微信平台紧密联系,在相关网站上建立连接,通过连接可以直接跳到寺庙或者相关组织协会的主页或者最近举办的活动当中。同时与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网站相合作,寺庙或者禅宗文化相关组织协会提供活动,韶关旅游网或者韶关生活网作为媒介组织居民和游客参与活动,加强宣传认知。同时,网站也可以设计事后反映该活动的举办情况的论坛,吸引更多人参与活动,增强禅宗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除了利用网络搭建平台,还可以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联合,推出一条以体验禅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以健身养生、禅修体验和寺院生活参与为形式,以减压放松、探索禅宗文化智慧为目的,最终为禅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契机。
[1] 隋春花.禅宗文化智慧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8):75-77.
[2] 黄明奇,李振林.韶关禅宗文化面面观[J].韶关学院学报( 社科版),2011,32(9):11-1.
[3] 闫翠娟.藏传佛教与藏区民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7.
[4] (美)罗纳德·L·约翰斯通著,尹今黎,张蕾译.社会中的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 刘艳玲,王立平.赣西禅宗文化沿革及对当地乡村民俗的影响研究[J].农业考古,2011(1):348-350.
[6] 王朝新.论杨岐禅宗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9(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