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明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北京 100740)
日本经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向停滞和低迷的,但直到现在,日本依然是一个富有的发达国家。2012年,日本GDP总量达5.96万亿美元,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高达46 736美元,仍居世界前茅。海外净资产高达296.1万亿日元,为世界第一;个人金融资产为1 547万亿日元,居世界之首。从外汇储备看,到2006年为止,日本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以后被中国超越,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9月为1.28万亿美元。失业率为4%左右,最高年份的2002年也只有5.4%,而欧洲国家大多都在8%以上。国民生活水平甚至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仍是世界最好。[1]
日本人均收入较高,贫富差距较小。根据世界银行2005-2009年数据平均,日本的基尼系数为32.1,低于美国41.6,英国 38.1,意大利 35.5,加拿大 33.9,俄罗斯 38.02,中国42.55等国,[2]应该说日本社会总体的贫富差距相对较小。
但近年来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非正式员工的就业占比越来越大。从1985年16%一路上升至2006年34%,也就是说现在日本劳动力市场上,每3个人就有1人是非正式员工(如图1)。
图1 非正式员工的比率
一方面,日本企业中正式员工上了年纪以后无事可做,等着混日子退休,成为公司内部的“窗边族”。另一方面,年轻人大学毕业正值就业冰河期,很难成为正式员工,不得不在各种公司打零工。随着时间的延续,年轻的非正式员工年龄逐渐增大,到40岁左右时,和同龄的正式员工相比,收入差距将逐渐扩大到2倍左右。20-24岁年龄段的非正式员工占全体劳动人口的43%。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加剧,非正式员工占比将达到全部劳动人口的一半。以至于日本社会给非正式员工专门起了一个名字:“穷忙族(日语:ワーキングプア,即英语workingpoor)”,据统计,1997年日本穷忙族家庭有458万户,占日本家庭总数的12.8%,之后逐年上升至2007年675万户,占日本家庭总数的19.0%。[3]
当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学者分析日本的成功经验,找出日本企业管理独特的所谓“三大支柱”,即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由于3项制度生命力非常顽强,以至于泡沫经济破灭制后延续至今,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向前发展的障碍。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封建经济破产,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日本产业逐渐形成了终身雇佣制。即只要成为公司正式员工,无故不会开除直至退休。这种长期稳定的雇佣制度助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反过来说,经济高速发展也助推这种长期稳定的雇佣制度从大企业扩展至日本全社会。
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政府为了稳定经济,不惜扩大财政赤字,出手救援濒于破产的金融体系,为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企业利润下滑出现亏损。但是长久形成的终身雇佣制在日本社会深入人心,从政府机构到企业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反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企业为了延缓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只能减少新招录正式员工的人数。另一方面,当业务繁忙时,只能让正式员工加班加点,或雇佣一些非正式员工来完成工作。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已经持续多年,造成非正式员工的比例越来越大。
年功序列制就是不论员工个体的生产成果如何,随年龄增长工资水平逐渐上升的一种工资制度(如图2)。日本企业从“战时经济”开始,通过按年增长的工资水平把员工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对员工来说,一旦中途离开公司,意味着失去养老金和退休金,如果被公司开除,几乎不可能再被其他公司看中,这就意味着一下子失去了后半辈子数千万日元的收入。对于公司来说,对劳动力发放的薪酬并不是严格依据其对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多少来决定,即使在员工年龄增长薪酬成本很高的时候也不会为了削减成本而裁员,造成企业薪酬成本负担很重,只能通过雇佣、解雇一些非正式员工来调节这种矛盾。
图2 工资和生产力
日本的工会主要是企业内工会,与西方传统的行业工会有一定区别,企业内工会只限于企业内部,不分工种,行业工会经常是跨企业组成,工种较为专一。西方的行业工会和企业管理阶层经常处于对立状态,日本的企业内工会却和管理阶层经常保持利益一致,甚至同流合污。日本工会的组织率、员工入会率总体来说并不高。正式员工在工会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1980年日本工会组建率为30.8%,到2009年仅为18.5%。究其原因:一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占到60—70%,出现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组建工会有难度。二是政府部门减少。公务员工会人数减少。三是正式员工阶层的停顿,非正规劳动者组织化程度降低。大企业入会率高,都是正式员工。非正式工不在工会行列。但非正式工数量在增加,入会率又很低,社会地位低。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工会与管理阶层沆瀣一气,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正式员工的雇佣减少。
图3表示的是1990年代日本生产率增长率和劳动人口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由于经济不景气,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吸收的劳动人口不多甚至减少,而人口只能流向服务业建筑业等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部门,这就造成日本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被拉低。
图3 生产率增长率和劳动人口的移动
由于大量的非正式员工存在,使得企业没有动力招收新毕业的大学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进入漫长的就业冰河期。
非正式员工身份一经确立,在其后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就很难再次成为正式员工,经济形势不好时,经常面临被裁员的厄运,巨大的心理落差和身份壁垒逐渐形成。随着非正式员工比例不断上升,收入少压力大的人群逐渐增大,由此造成的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不定期爆发的风险加大。如发生在2008年6月8日的东京秋叶原杀人事件,就是这种社会矛盾的一次体现。
经合组织(OECD)每年对会员国发布的审议报告中,对日本就业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提高女性、老年人就业,引导日本企业改变不必要的加班文化,基于工作业绩发放薪酬。政府应该推进立法,让临时工工作的条件更接近于全职工作的条件。总之,日本迫切需要创造一种更灵活、更富想象力、最终带来更高生产率的工作环境。
[1] 张季风.重新审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J].日本学刊,2013(6).